第8節 如何做成功的創業型老板(1 / 2)

當你從老板那裏學習了他們的思考方式之後,還有一個問題是你需要注意的,雖然同為老板,但他們是功成名就的,同你的事業草創肯定有差別。他們最初草創時的思維肯定隨著公司的發展與時俱進為現在這個樣子,而對你而言,你最需要的是草創時期的思維,因為你是要做一個創業型老板。

你可能有機會接觸一些同你老板往來的創業型老板,觀察他們成長的經曆,那你真的很幸運,你可以在鮮活的生活與事實麵前學習到最新鮮的經驗。假如你沒有這樣的機會也不要沮喪,我們已經為你準備了關於創業型老板的資料。不要驚訝於我們的細心周到,記住,我們的目的就是讓你懷揣著這本《從員工到老板的五個步驟》仿佛得到一個隨時在身邊的良師益友,讓你穩步地邁向老板的位置。你隻需要看和學習就好了,那麼請看:

如何做成功的創業型老板

創業不是一時的勇氣或瞬間的靈感,這時候一些長久的和重複出現的力量就更為重要。也就是說,良好的習慣對創業者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但要取得卓越不隻是單一舉動,而是要靠良好的習慣。要提升自我,贏得革命性的效果,必須從觀念著手,暫時犧牲眼前的安適與利益,樹立克服“慣性”的信念,並且“由內而外全麵地造就自己”。作者史蒂芬?柯維認為:觀念是態度與行為的根本,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成功其實是習慣使然。

在我們的生活和事業中,常常有像愚蠢的農夫那樣以犧牲產能(鵝)的代價來提高產出(金蛋)的事。我們往往更關心的是效率而不是效能,為了提高效率而忽視效能,這使我們破壞了取得成果的能力。而唯有產出與產能取得平衡,才能達到卓越的效能。日常生活中,足以印證這個道理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曾經因為想多做點兒事而徹夜不眠,結果弄得精疲力竭,身體不適;但倘若是好好睡一覺,第二天則可以精力充沛地做更多的事。產出與產能平衡是效率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準,也是成功創業的基礎。

一、積極主動的態度,是實現個人願景的原則。別指望誰能推著你走如果你不向前走,誰又會推你走呢?

我們常說:“我不會……,因為遺傳……”、“我遲到,因為……”、“我的計劃沒完成,因為……”我們總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滿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類與動物的區別正是人能主動積極地創造、實現夢想,來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所以,有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自主選擇應對外界環境的態度和應對方法;他們致力於實現有能力控製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製或難以控製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範圍和影響範圍。

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我們雖然不能控製客觀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客觀現實做何種反應。積極的涵義不僅僅是采取行動,還代表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個人行為取決於自身,而非外部環境,並且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二、忠誠於自己的人生計劃我們經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麼人,想做些什麼,要擁有什麼,並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並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我們將這個書麵計劃稱之為“使命宣言”。

任何一個存在的社會組織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個企業或個人也不例外。“使命宣言”需要階段性地評估以及持續修正和改良。

確立目標後全力以赴,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並把事情做對。為什麼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許多人在埋頭苦幹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隻是為忙碌而忙碌著,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麼?什麼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麼?隻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誌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三、分清輕重緩急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並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隻是忙於到處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能的人隻會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