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先於做事,一個成功的老板,除了善於抓住機遇善於應用人才之外,更依靠自己的個人魅力和自己獨特的行事方式。
一個成功的老板,往往有著與常人不同的性格品質,而這往往就成為了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有人罵你是“一個笨蛋”,你應該怎麼辦呢?生氣嗎?覺得受到了侮辱嗎?然後開始大吵大鬧或者忍氣吞聲嗎?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你和成功老板之間的差距了。林肯是這樣做的:有一次,愛德華·史丹頓稱林肯是“一個笨蛋”。史丹頓之所以生氣是因為林肯幹涉了史丹頓的業務,由於為了取悅一個很自私的政客,林肯簽署了一項命令,調動了某些軍隊。史丹頓不僅拒絕執行林肯的命令,而且大罵林肯簽發這種命令是笨蛋的行為。結果怎麼樣呢?當林肯聽到史丹頓說的話之後,他很平靜地回答說:“如果史丹頓說我是個笨蛋,那我一定就是個笨蛋,因為他幾乎從來沒有出過錯。我得親自過去看一看。”林肯果然去見史丹頓,他知道自己簽發了錯誤的命令,於是收回了該命令。
你可以想想你的老板,他是如何行事的,在他遇到挫折、批評和挑戰時,和你遇到這些情況時,表現出來的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差別在那裏?你現在是一個想要做老板的員工,和那些庸庸終老等著掙套房子掙輛車就安安心心抱兒孫的人不一樣,你不能放棄每一個觀察老板學習老板的機會。你為什麼要呆在老板身邊?不就是要向老板學做事,學做人麼。
你不僅要觀察你的老板,還要觀察那些和你老板往來的老板。你在這些成功老板身上所看到的共性,大致就是人們所說的企業家精神。
通常來說,企業家的基本素質有三條:
一是有思想。沒有思想的人當不了總經理。所謂有思想,是指認識規律,把握趨勢,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不能做違背規律的事,隻能夠適應規律,按照規律的要求去想問題、辦事情。對事物的發展趨勢、對大勢要能夠把握,要把公司放到國際大環境、國內大市場來思考,否則,就看不清方位,把握不了方向。
二是有膽識。要敢於正視現實,敢於剖析個人。即敢於正視公司現實,敢於剖析本單位和本人。無膽無識,就做不了企業家。有膽,是指膽大,而不是大膽。膽量大,意味著采取行動前,對問題的數理、物理和事理心中有數,對問題的結果成竹在胸,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而不是胸中無數;其次是有見識,即有遠見卓識,真知灼見,有創新的意識、超前的意識,能以己昭昭,使人昭昭。
三是有魄力。沒有魄力當不了企業家。所謂魄力,主要表現為判斷能力、處置能力和應變能力。判斷能力不強,要誤大事;處置能力不強,優柔寡斷,當斷不斷,要坐失機會;應變能力不強,“船大難調頭”,效率低下,也要被市場淘汰。
公司高級管理者往往同時還是一位“政治家”。即具有很強的凝聚力——能統一分歧的意願,集聚分散的力量;很強的向心力——能團結各種力量,吸引各類人才;很強的號召力——能表達共同的願望,代表共同的利益。
這方麵的基本素質也有三條:
一是有氣度。“宰相肚裏能撐船”,政治家的氣量一定要大。氣度非凡,才能納百川、融大海;能聽不同的意見,特別是反對意見、批評意見;能用各種人才,特別是那些曾經反對過自己反對錯了又確實是人才的人。這才是政治家。搞小圈子,拉山頭,絕對不是政治家。對一把手來說,都是你的部下,都是你的員工,要對誰都一樣,不能厚此薄彼。
二是有風度。政治家的風度在什麼地方?首先是指大局意識、全局觀念,想問題、辦事情決不能隻顧自己分管部門的利益,決不能隻顧小集團的利益。作為一個領導班子成員,必須從大局考慮問題。一件事情能不能辦,辦了之後有什麼影響,對全局有什麼影響,不能隻從自己分管部門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其次是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一個班子,少則幾個人,多則十幾個人,每個人的性格,每個人的特長都不一樣,怎麼相處?在原則問題上不能糊塗,能為大局利益而放棄局部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為長遠利益而放棄短期利益。
三是有眼光。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鼠目寸光,肯定不是一個政治家。要高瞻遠矚,高屋建瓴,未雨綢繆;要有戰略眼光,既要把握大勢,掌握全局,又要見微知,明察秋毫。
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既應該成為企業家,更應該學會成為政治家。當然,公司人才戰略需要各級各類人才協調發展,以培養造就高層次人才帶動整個人才隊伍建設。我們要落實剛結束的全國人才會議精神,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唯學曆,不唯職稱,不唯資曆,不唯身份,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創造人才輩出的明天。
向老板學習的做人準則
當你比較你與老板的差別時,你也許會發現,他並不你聰明多少,甚至還不及你,但他為什麼在做人上總略強你一籌呢?也許這和當前流行的一個說法“情商”有關。
情商是人的性格的一種素質,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種涵養。它包括了抑製衝動、延遲滿足的克製力。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以防產生對工作不利的影響;如何激勵自己經得起各種挫折,在逆境中成長;如何發奮向上、積極進取;如何為他人著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等。美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學家戴爾·卡耐基認為,一個人事業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靠人際關係、處事技巧。所以他的哲學思想就是如何寬厚待人,如何培養人的自信心和如何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它的核心是自控情緒,積極向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誰若能自控情緒、戰勝情緒,則他具有特別的智慧,而這種智慧的獲得不是生來俱有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後天的培養而具備的一種素質和修養。所以情商的訓練已為發達國家的教育所接受,他們用不同的方式教學生決策能力、情感的管理、壓力的處理、同情心、溝通能力、坦誠、領悟力、責任感、勇於表達、合群、衝突的解決等。高情商者往往具備了以下幾種品質,這也是我們要向老板學習的做人的幾條準則和方法。
一、不畏風險
一切風險都是一種與令人難以預料的事物打交道的活動。創業與冒險在某種意義上是同義語。創業家們總是不“三思而後行”,而是奉行“先行而後思”。他們會認為風險背後可能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創業家都善於抓住一般的人們稱之為“鋌而走險”的機會。美國心理動機研究會進行的一項研究證明,卓有成就的創業家“往往都是嗜好刺激的人,他們具有賭徒的血統,對失敗的害怕不能像嚇倒其他類型的人那樣嚇倒創業家。
創業家的領導風格是富有預見和直覺的。他依賴自己的直覺和洞察力獲得行動的動力。創業家具有尋求真理和知識的實幹創新家所特有的獨創性氣質和開拓精神。創業家隻有通過競爭以及擊敗那些預言他將失敗的因循守舊者們,他的動機、欲望和精力才能得到滿足,甚至贏得“在刀尖上生活”的名聲。
二、積極進取
高技術風險投資家戴維·西爾夫說:“創業家比社會上的其他任何群體更善於利用時間,更善於賦予時間非常高的價值,他們飛速駕駛汽車,搭乘早班飛機,急速說話,快步行走,以避免浪費時間。”這種行為的證據之一是,全天候有線電視網之父特德·特納謝絕與任何攜帶手提箱的人一同乘飛機。特納認為,因為攜帶行李而接受乘機安全檢查是無謂的浪費時間。
珍惜時間、分秒必爭似乎成為創業家的一種不治之症。“強烈的成功欲望”成為企業家最重要的個性特征。創業家都具有高度進取心和急迫感。創業家都患有“忙碌症”,隻爭朝夕,永不止步。
創業家是一個熱情洋溢的勇於競爭者,他為實現自己更大的目標而犧牲個人的歡樂和機會。他現在不是為錢工作,過去也從來沒有為錢而工作。他工作是因為他喜歡工作。創業家最突出的個人氣質是:堅定的預見和大膽的冒險。凡是他看準的事就會全力以赴去推行。
耐心或許是一種美德,但對創業家來說,耐心是一種累贅。摩托車業之父本田宗一郎是如此急不可待,以至於得到“霹靂先生”的綽號。在創業家身上,通常都能發現性急難耐和缺乏寬容這兩種特點。正是這種性格使愛迪生成為學習不佳的學生,使比爾·蓋茨19歲時就退學。創業者對多餘的或不必要的文書工作、對與生產無直接關係的會議幾乎沒有耐心。創業家對他本人的期望值很高,因而對其他人的期待也低不了多少。這種對己對人都要求極嚴的性格,使創業家對雇員的喜怒哀樂、對必須與他們打交道的人們的內心情感感覺遲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