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聲音是最重要的、最動聽的,並且每個人都有迫不及待表達自己的願望。在這種情況下,友善的傾聽者自然成為最受歡迎的人。如果管理者能夠成為下屬的傾聽者,他就能滿足每一位下屬的需要。
如果你沒有這方麵的能力,就應該立即去培養。培養的方法很簡單,你隻要牢記一條:當他人停止談話前,決不開口。
6、豁達大度,不小肚雞腸
“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古人稱道的所謂大智大勇。要想成為成功的企業經營者,就要培養自己一種處變不驚的素質,以對付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即使企業陷入困境,也要有那種“大不了再上井岡山”的氣魄。對下屬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適當容忍,不能時時盤查,事事追究。必要的時候,也要睜隻眼、閉隻眼,隻要不影響企業的重大利益,對一些事情不必去興師動眾地深查深究。想想使不是有的時候,自己犯的錯誤並沒有被老板追究呢?而那個時候自己有沒有想一想,老板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或者老板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尤其是對下屬管理人員,還要適當照顧他們的麵子和威信,以便今後更好地辦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甚至會有“一念之差”,如果企業的管理者沒有容人之量,很難形成一個團結戰鬥的集體,也很難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養活一班沒有缺點的聖人是什麼事情也幹不成的。
7、不事事追求盡善盡美
很多企業管理者都想把自己管理的企業辦成一個非常完美的企業,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過分的完美無缺了,往往就要走向反麵了。一個由來自四麵八方的群體組成的企業,要想一點問題都沒有也是不可能的。
學習他的經營謀略
在老板身邊,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他們在做事時,並不像書中所說的那些管理模式和管理技巧行事。很多時候,他們玩的是“謀略”,或者比較俗的說,就是“耍手腕”。這聽起來似乎不是很正大光明,但是不耍手腕的人就值得人敬佩麼?除非你喜歡失敗者。沒有謀略的人在商場上隻能是失敗者,可以惹人同情,但不可能讓人敬佩。
仿如楚霸王有勇無謀,婦人之仁,縱英雄一時難免失敗。商場如戰場,一個有勇無謀的人,早晚會成為別人的盤中餐。
可口可樂成功30法則,條條光明正大,那是因為它做到了現在這麼大,如果它當初創業,就推出30法則,恐怕早就被敵人吃掉了。
創業是一個鬥體力的活動,更是一個鬥心力的活動。創業者的智謀,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創業成敗。尤其是在目前產品日益相似,市場有限,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創業者不但要能夠守正,更要有能力出奇。
奧普浴霸現在是國內浴室取暖產品的第一品牌。其創始人、杭州奧普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傑,在1993年將浴霸產品引入中國的時候,國人尚沒有在浴室吊頂的概念。方傑想了一個辦法,將浴霸定位為時尚產品,並且專門針對那些二十來歲的漂亮姑娘進行營銷。方傑的說辭是:“我是國外留學回來的海歸派。在國外作為一個白領能不能在家洗個澡,是一個時髦的生活方式,是你家裏麵生活狀態的一個標誌。”海派小姑娘的標誌,就是崇洋媚外,瞧不起“自己人”,如果有任何東西,能夠將她們同周圍土裏土氣的“自己人”區分開來,她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方傑就巧妙地利用了上海人的這種“海派”心理,將奧普浴霸在上海灘一炮打響。
現在很多人很佩服馮侖,覺得這個人能做能侃,很了不起。馮侖不是有了錢才有本事,他是因為有了本事才有了錢。1991年,馮侖和王功權南下海南創業的時候,兜裏總共才有3萬塊錢。3萬塊錢要做房地產,即使是在海南也是天方夜譚。但是馮侖想了一個辦法。信托公司是金融機構,有錢。他就找到一個信托公司的老板,先給對方講一通自己的經曆。馮侖的經曆很耀眼,對方不敢輕視;再跟對方講一通眼前商機,自己手頭有一單好生意,包賺不賠,說得對方怦然心動;然後提出:不如這樣,這單生意咱們一起做,我出1300萬元,你出500萬元,你看如何?這樣好的生意,對方又是這樣一個人,有這樣的經曆,有什麼不放心?好吧!於是該老板慷慨地甩出了500萬元。馮侖就拿著這500萬元,讓王功權到銀行做現金抵押,又貸出了1300萬元。他們就用這1800萬元,買了8幢別墅,略作包裝一轉手,賺了300萬元,這就是馮侖和王功權在海南淘到的第一桶金。馮侖的說法:“做大生意必須先有錢,第一次做大生意又誰都沒有錢。在這個時候,自己可以知道自己沒錢,但不能讓別人知道。當大家都以為你有錢的時候,都願意和你合作做生意的時候,你就真的有錢了。”馮侖初到海南,盡管沒錢,也一定要將自己和公司上下都收拾得整整齊齊,言談舉止讓人一眼看上去就是很有實力的樣子。
《福布斯》中國富豪陳金義當年也有過這麼一番經曆。陳金義在沒有發跡前,有機會做一個蜂蜜加工廠。建一個蜂蜜加工廠需要30萬元,但當時陳金義手頭僅有3萬元。他將這3萬元存入銀行,隨後又利用這3萬元做抵押,從銀行貸出6萬元,又用6萬元做抵押,貸出12萬元,如此一直到貸出辦工廠所需30萬元。蜂蜜加工廠辦起來,陳金義的事業也逐漸走上正道。現在這成為民營企業家的“原罪”。有人說他們這是空手套白狼,其實不然,最多他們是利用了銀行製度上的缺陷。有能力利用現存製度的缺陷,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市場經濟的假設基礎,就是人都是自私的,每個人都想將自己的個人利益最大化,而結果是人們在利己的同時達到了利人的目的,個人利益與社會效益都達到最大化。說到鑽空子,商人的天性就在於找空子、鑽空子。有人鑽空子不奇怪,如果眼見著空子在那裏沒有人去鑽,那才是奇怪的事情。談到空手套白狼,哪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不需要經過一個空手套白狼的階段呢?空手而能套到狼,不是智慧又是什麼呢!
吳敬璉寫過文章《何處尋找大智慧》,對創業者來說,無所謂大智慧小智慧,能把事情做好,能賺到錢就是好智慧。京城白領沒有幾個沒有吃過麗華快餐的,京城的大街小巷,經常能看見漆著麗華快餐標誌的自行車送餐隊。麗華快餐由一個叫蔣建平的人創立,起家地是江蘇常州,開始不過是常州麗華新村裏的一個小作坊,在蔣建平的精心打理下,很快發展為常州第一快餐公司。幾年前,當蔣建平決定進軍北京時,北京快餐業市場已近飽和。蔣建平劍走偏鋒,從承包中科院電子所的食堂做起,做職工餐兼做快餐,這樣投入少而見效快;由此推而廣之,好像星火燎原,迅速將麗華快餐打入了北京市。假如蔣建平當初進入北京,依循常規,租門麵,招員工,拉開架式從頭做起,恐怕麗華快餐不會有今天。
談到商業謀略,梁伯強是最令人敬佩的一個。梁伯強想做指甲鉗,在國內卻找不到過硬的技術,找來找去,他發現韓國人在這方麵行,技術好。可是韓國人一向摳門,對自己的技術看得很嚴。公開向韓國人討要技術肯定不行,出錢買人家也未必肯賣。為了從韓國人那裏偷師學藝,梁伯強想了一個“曲線救國”的辦法。第一步,他先想辦法成為韓國人的代理商,為其在中國內地批發銷售指甲鉗。這樣既建立了自己的指甲鉗銷售網絡,又取得了韓國人的信任。第二步,在取得韓國人的信任後,梁伯強便開始找借口,說韓國人的貨這不行哪不行,質量不過關,產品老朋口,天天找韓國人的麻煩,把自高自大的韓國人氣得不行。最後為了證明自己的產品質量過關,韓國人竟在一怒之下,將產品生產材料和工藝流程都告訴了他。梁伯強一聽大喜過望,立刻自己開打,“非常小器·聖雅倫”於是呼嘯出山,一亮相就獲得滿堂彩。
智慧或者說謀略,時時貫穿於創業者的每一個創業行動中。王傳福做比亞迪,別人都是用整套的機器代替人力,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大量的人力代替機器,隻在不得不用機器的少數幾個環節才使用少量的機器。原因在於,王傳福知道,作為一個勞動力供應的大國,中國工人的人力成本遠低於購買成套機器設備的成本。使用人力代替機器,雖然使比亞迪的工廠變得不那麼好看,顯得不那麼現代化,但卻使比亞迪的生產成本一下子就降了下來,竟低於主要競爭對手日本人40%。憑借價格優勢,比亞迪在世界市場橫掃千軍,將日本人打得稀裏嘩啦。王傳福也在短短數年之內,積累了巨量的財富,進入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2002年排名第41位。
謀略,說白了就是一種思維的方式,一種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韋爾奇和通用的“6個西格瑪”席卷中國企業界,中國企業界人人奉韋爾奇為神靈,奉“6個西格瑪”為圭臬時,一位創業家說了話。他說:“在我的企業裏,在我目前這種狀況下,我隻需要3個西格瑪、4個西格瑪就足夠用了,如果一定要我在我的企業裏推行6個西格瑪,那麼我的企業必死無疑。”現在,這家夥的企業做得很不錯。
對於成功者來說,智慧是不分等級的,它沒有好壞、高明不高明的區別,隻有好用不好用,適用不適用的問題。當年謝聖明帶著紅桃K一幫人,在農村的豬圈、廁所上大刷廣告時,遭到了多少人的嘲笑。但是,如今在豬圈上刷廣告的謝聖明已經成為了億萬富翁,而當年那些訕笑他的人呢,當年怎樣貧窮,如今依然怎樣貧窮。我們歸結創業者智慧:不拘一格,出奇製勝。作為創業者,你的思維是否至今依然因循守舊?
在老板身邊學習,學做事可能比學做人更容易一些。在老板身邊學做事,很多時候就在你日常的職員工作人。老板布置給員工的任務,就貫徹著他的管理的思想和做事的方式。粗心的人隻注意當今天的活重不重,有沒有獎金或加班費。而聰明的人卻從中能發現金礦,老板給你的任務同時也是老板智慧的結晶,你在幹活的同時若能體味這裏麵的玄奧,那你就發掘了比獎金和加班費值錢得多的東西了。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你隻是默默在老板身邊做事,也能學習到許多老板的做事與管理方法。
在老板身邊學習,不僅僅是學習老板的管理技巧,更重要的是把這些管理技巧和理論相聯係,因為當我們自己管理一個企業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新的問題,很可能是我們在老板這裏從來沒有見過的,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方法來指導我們解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我們應該把握住管理的本質,抓住核心,這樣才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觸類旁通。理論和實際,沒有了哪一個都無法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所以我們要帶著頭腦學習,把自己掌握的理論最大限度上和老板遇到的問題相結合,增加自己的知識容量,為將來自己管理企業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