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朝,嘉德十三年,孔府。
自入了三伏,天熱的愈發厲害。
這一日臨近午時,又該用飯的時辰,宋滿舉著銀筷,瞟了眼滿桌的菜品,非大補大葷則大酸,看了半響,愣是沒找見個比較合胃口的菜下筷。
“可是不合姨娘口味?”王媽媽是太夫人院子裏撥到無瀾閣的,專為看顧宋滿腹中胎兒,責任重大。她看著宋滿不思飲食的模樣就有些著急,想了想,拿了布菜的銀筷替宋滿挾了一塊酸筍,循循善誘,“姨娘嚐嚐,這是自家莊子裏醃製的筍子,太夫人獨獨給您留的,酸脆可口,最是開胃不過了。”
其實宋滿不愛吃酸,有了身孕後更甚,這事王媽媽心裏門清,可為了安太夫人的心,王媽媽還是頓頓給宋滿布這道菜,都兩月有餘了還沒消停。
肚子裏有塊肉還被這般折騰,宋滿實在有點心煩,無奈人在屋簷下,王媽媽又屢次搬出太夫人說話,是提醒也是威脅,宋滿沒法子張口拒絕,哪怕實在厭惡,也夾了筍子塞進嘴裏,若無其事的匆匆嚼了兩口,咬牙咽了下去。
看她終於開始進食,王媽媽也鬆了一口氣,隨即狀若不經意看了眼侍立在桌前,替太夫人當眼睛的南寧,又想起老爺的吩咐,王嬤嬤心裏叫苦,明知宋姨娘不那麼愛吃酸,到底還是一狠心,又給低頭喝湯的宋滿夾了一筷酸菜魚。
好在宋滿識趣,再則每天都來這麼一出也習慣了,悶不吭聲的把魚吃掉,又喝了碗較為清淡的雞湯,在王媽媽再次布菜以前,撂下筷子。
“這就好啦?”宋滿隻用了這麼一點東西,王嬤嬤有點驚訝有點擔心也有點心虛。看宋滿已起身,王媽媽忙不已的扶著她,跟著去了書房,餘光裏瞟到南寧跟了上來,王媽媽想了又想,到底顧忌宋滿腹中骨肉,咬咬牙便用了不那麼經意的口氣,問,“姨娘胃口這般小可如何使得,姨娘以前不是貫愛用些甜羹嗎,老奴使人燉些桂圓蓮子羹,姨娘嚐嚐可好?”
桂圓蓮子羹,宋滿有些意動,可那一個好字還未說出,不經意間便瞥見了如臨大敵的南寧,當即沒了心思。
“不必了,”宋滿坐到書桌前,翻開了昨日那本《大慶地域誌》,“媽媽自忙去吧,我看會子書,把白露叫來伺候就行了。對了,到廚下叫一碗酸梅湯,不是還有楊梅嗎,也舀一點子,半個時辰後送來。”
又是楊梅又是酸梅湯的,她這般主動配合,把話圓了回來,王媽媽簡直謝天謝地,立即回了聲:“是,老奴知道了。”
不出意料看見南華神色終於放鬆下來,王媽媽不著痕跡的鬆了口氣,看宋滿開始翻書,姿態優雅,神色嫻靜裏又帶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嫵媚,隻讓王媽媽看的目不轉睛,生出一股此女不凡的觀感。
一時間王媽媽又想起二老爺交代的盡量照看胎兒,而且若是她真如銘心師太所說,產下庶長子……
王媽媽心裏活泛起來,有心賣好以圖後報,眼睛一轉計上心來。
“姨娘明鑒,融老奴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這哥兒月份愈發大了,姨娘還這般挑食可如何是好?您懷了哥兒,愛吃酸是人之常情,可姨娘也要為哥兒想想,什麼都要用一點子才好呢。”
得了便宜還賣乖,宋滿眼裏浮起嘲諷,是誰為了安太夫人的心,讓她非酸不沾,造出懷了哥兒的假象呢。這會兒把太夫人病情穩住了,倒是又開始出幺蛾子。
宋滿真想冷笑一聲,卻到底又翻了頁書,漫不經心應了句,“媽媽說的是。”
“姨娘可別敷衍老奴,”王媽媽心中已有絕妙主意三麵討好,想想都止不住激動,笑嘻嘻的接口,“這個時節蓮子最好不過,老奴使人去摘,用冰鎮了,吃起來又甜又脆,姨娘就著她用酸梅湯,酸的甜的盡有了,可不比楊梅配酸梅湯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