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逍遙之人辯逍遙(2 / 3)

老者聽了,出奇沒有反駁,也沒有動怒。

“那到底何謂自由?”老者再次問道。

“做我想做之事,成我想成之人。”

“那不就是為所欲為?”

“對我來說,是的。”孩子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那我問你,青牛村的村民自由嗎?”

“我想是的,男耕女織,平靜安逸,其樂融融,無可大慮之事,便是他們的自由。”孩子想了想,道。

“無知小兒,他們怎無大慮?衣食住行,生活之憂;生老病死,身體之憂。豈是你現在能體會得到的?”

孩子無言以對,便開口問道:“那何謂自由?”

“為師也不知道。但或許沒有真正的大自由,便沒有真正的逍遙者。或許自由也因人因時而異,譬如,你此時此刻,無擔憂之事,與為師辯自由,想想應該是自由的。青牛村村民若無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之憂,便也應該是自由的。”

“那師父你是自由的嗎?”

“你覺得呢?”老者反問道。

“不是。”

“為何?”

“師父乃有大本事者,卻不知為何屈居於此,未能自在傲立於天地之間,談何自由?”

老者大笑了兩聲,看著天,沒有說話。

孩子見老者沒有回答,接著問道:“師父自認為可是逍遙之人?”

“不是。”

“為何?”

“按你之說法,為師都不能談自由,何以做逍遙之人?”老者搖頭。

“如此說來,那我應該是逍遙之人。”

“為何?”老者倒是有些不解。

“因為我與師父在此辯逍遙,師父辯不過我,我便是逍遙之人。逍遙之人辯逍遙,師父當然辯不過我。”

“好!好!好!”老者連說了三聲好,顯然,聽到孩子的說法,很高興。

老者有些感慨:我意為逍遙,欲覓逍遙、得逍遙,做逍遙之人,居此些年,卻漸忘了吾之本意,實在不該,不該啊!

老者欣慰地看著孩子:“或許你將來可獲逍遙,成為真正的逍遙之人。”

“那是當然。”孩子起身,挺了挺胸脯,道。

“到是一無賴。”老者笑罵道。

“還不如一老無賴。”孩子哪肯吃虧,立馬反擊。

“我本非如此,卻是世人讓我不得不如此。”老者似乎又想起了什麼,有些無奈。

“我亦本非如此,都是師父教導。”孩子沒有聽出老者口中的無奈,接著說道。

“教你無賴之道,是讓你以後能更好的逍遙於世間。”老者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的,因為這都是他這麼多年來的經驗之談。

“世間不好逍遙?”對於從來沒有離開過青牛村的他來說,有些不懂。

“世間險惡,無背景之人,想要逍遙於世間,唯三種人:一乃世間大惡之人,窮凶極惡,不管世人,不管天地,為所欲為;二乃虛情假意,恭上逢迎,假麵之士,雖可能有一身能耐,卻不得真我,在夾縫中求得逍遙。以上二種,為師不以為真逍遙,皆是可笑之人。第三種,才是為師覺得真正可達逍遙之士,便是無賴者。無賴並非無恥,敢於表達真心,無所畏懼,為所欲為,卻不為所欲為,以真我修得一身本事,逍遙於天地之間,才算是逍遙之人。或許才可能有一天,踏破天地,獲得真正逍遙。”老者細心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