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維斯特村概況(1 / 3)

維斯特村如此微不足道,甚至大多數地圖上都沒有標明其地理位置。

整個村子隻有一條寬闊的大街而已,還因其位於高原上而使得出出進進很不方便。它擔當起瓦拉幾亞與特蘭西瓦尼亞兩國邊境之間的自然通道。賣牛、羊、豬、新鮮肉、新鮮水果、新鮮糧食的商販,還有的探險者穿過山穀,接著乘坐科羅斯瓦和馬洛斯山穀的火車的過客都路過此地。這地方在外人看來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的優勢,可落後的人們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因而也沒有從上天賜予的財富中得到什麼好處。

沿著大街,兩旁零散地座落著六十來家村舍,每個房子都有一個古怪的屋頂,屋脊都高垂在堅硬的土牆上,正門對著花園,有天窗的頂樓用作存儲室,破爛不堪的穀倉用作雜屋;一間稻草封頂的馬棚搖搖欲墜;村頭一口水井,井上架一根橫梁,梁上吊著一隻桶;兩三個池塘一下暴雨就會往外溢;那些曲折交錯的溝痕是溪流的水道;這些構成了位於大路兩旁山坡的亂石橫生的維斯特村。但是在門口窗前都栽著花,翠綠色的藤蘿遮掩著牆壁,雜亂無章的植物與古金色的營養土融為一體—

—楊樹、槐樹、柏樹、鬆樹、槭樹一個勁地長,遮住了天空,這一切使村子看上去清新誘人、嫵媚多姿。村外是山邊崎嶇的小道,遠方是峰巒疊嶂,高聳入雲,與蔚藍的天空相互輝映。

維斯特村和特蘭西瓦尼亞整個地區一樣,不講德語和匈牙利語,隻講羅馬尼亞語——甚至連那幾戶在村裏定居而不是匆匆過客的外來人,也像接受這個國家的宗教一樣接受了其語言,維斯特村人形成了一種世襲頭領統治下的部落,他們的小窩棚屋,尖頂的矮小木板屋,大群大群的子女,其生活和風俗習慣與其在歐洲漂泊的同族人區別很大。他們甚至服從於希臘教會組織,並想與他們所皈依的基督信徒的宗教協調一致。維斯特村的宗教領袖是位牧師,他住在烏爾幹村,往返在這兩個相隔半英裏遠的村子講道。

文明就像空氣和水,它四方滲透,即使隻是一道小小的縫隙,它也可以擠進去改變一下那裏的麵貌。但必須認識到,喀爾巴阡山脈的南部一直天衣無縫。烏爾幹山,正像偉大的地理學家依利斯·裏克勒斯提到的那樣,是“瓦拉幾亞的希爾河河穀文明的頑固驛站”,所以說維斯特是科羅斯瓦縣城最落後的村莊之一,也就不必驚詫了。在這種每個人從一落地一直到離開人世都不涉足外界一步的地方的文明又能怎樣呢?

前麵不是說過村裏有教師和法官嗎?的確有。但哈德老師也僅有肚子裏的一點貨—

—也就是說一點,寫一點,算一點,再多一點,也都沒有了。至於科學、曆史、地理、文學方麵,除了流傳甚廣的民謠和周邊地區的一些傳說之外,他一無所知。在這方麵他的記憶非常深刻。他精通於講鬼怪神靈的傳奇故事,村裏的幾個“好學者”從他的講授中常可得到談資。

說到柯爾茲法官——維斯特的總督老爺,他個頭矮小,大約55歲,羅馬尼亞血統,頭發灰白,剪得短短的,胡子黑黑的,目光慈祥但又炯炯有神,他體格強健得和登山運動員一樣,他頭戴一頂碩大的帽子,腰間係著裝飾華麗的昂貴皮帶,穿一件無袖坎肩,短短的寬鬆式燈籠褲腳掖在高筒皮靴裏,說他是個法官,卻更像是個鎮長,雖說他的職責使他必須調解鄰裏間的許多糾紛,但他主要還是以當地最高的權勢掌管村裏的政務,同時又可使自己的腰包迅速膨脹。事實上,所有交易,買方與賣方,都必須向他交稅,更不用說那些來往的觀光遊客與客商塞進他口袋裏的借路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