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瑾輕輕的飄進屋子裏去,過了這麼長時間了,這幾天元瑾已經弄得很清楚了,自己就是靈魂,隻能自己看見別人,別人去看不見自己的。
進了屋子,元瑾看到母親披頭散發的哭坐在地上,父親卻在一旁的椅子上坐著,臉上一片灰暗與心痛。拿著茶碗的手在輕輕地顫抖,幾次想把茶碗送到嘴邊,都始終沒有成功。
看到父親母親的表情,元瑾心裏更加難過了,公侯之家都是講究門當戶對的,所以能夠嫁給作為侯爺的父親,母親的出生自然也不差,雖然這個年代都講究高嫁低娶,但實際上母親的出生反而比父親要高一截。
元瑾的曾外租是當初開國功臣之一的永樂公,當時許多功臣都是分封王爵世襲五代的,偏偏元瑾的曾外租因為在戰場上救過開國聖上的命,所以當時的開國聖上特意允許他的永樂公爵位可以多襲一代。
現在承襲永樂公爵位的是元瑾的舅舅,也就是說外祖家的永樂宮一爵還可以世襲三代。而父親的爵位已經隻能世襲一代了,也就是說父親之後就隻有一個東臨侯了,除非聖上有特別的旨意,不然東臨侯這個爵位在自己的兄弟之後就再也沒有了。
而且外公家的爵位本來就比父親要高一些,對於當年母親是如何被許給父親的,元瑾知道得並不清楚,可是這並不妨礙元瑾知道父母親之間的身份差距。
想來這些年,母親在內院當中無子又不被婆婆喜歡的情況下,還能夠安安穩穩的坐穩東臨侯妃的位置,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娘家人硬氣。
其次才是父親對母親的尊重,其實嚴格說起來,父親也是一個有分寸的人。無論如何寵愛那位崔姨娘,也不至於在明麵上寵妾滅妻。在外人麵前,父親對母親的作為還是很尊重的。
而且很多時候,細心的元瑾發現,父親與母親之間之所以有一些生疏,似乎不僅僅是因為父親喜歡哪位崔姨娘的原因,應該還有別的原因在。
不然有許多時候,元瑾發現父親和母親相處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帶著淡淡的愧疚之心,隻是母親心意很堅定,似乎從來不接受父親的愧疚。
時間長了,父親似乎也就不知道該怎麼補償母親,該怎麼和母親相處了。元瑾覺得若是自己能夠知道父親和母親之間生疏的原因,也許能夠讓他們不再這麼相敬如賓也說不定。
自己與母親相處這麼多年,深刻的知道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時刻都保持著自己貴族的風範,時刻都穿得體麵。即使不是出去會宴或者在府中會客,就是有下人來回稟事情的時候,也是非常注重儀表的。
今天還是第一次看到母親如此失態,不僅披頭散發,還哭坐在地上,一點風範和儀表都沒有了額,想來自己的事情給母親的打擊真的太大了。
就是元瑾走神的這一會兒,東臨侯抬起頭為難的對地上的顧氏說道:“這件事情不論你知道什麼,都放在心裏就行了,別再追究,也別想追究了。”
“嗬嗬,侯爺說得真可笑,知道什麼,我能知道什麼呢?既沒有見到自己的女兒,侯爺也沒有和我說過什麼,侯爺覺得我一個後宅女子,能知道什麼呢?”
東臨侯沉默不語,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不過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事情是不得已的,總有許多時候是不由自己做主的。
在東臨侯看來,沒有什麼事情比得上宗族的傳承重要,隻要能夠保住祖宗留下的基業,別說是自己一向看重的嫡女了,就是讓自己去犧牲,自己也不會有半句怨言的。
頓了頓之後,顧氏咬牙切齒的說道:“我女兒是為什麼而死的我不知道,不過我倒是知道崔氏的兒子做了什麼?”
“侯爺,不論你和親王府達成了什麼協定,對我都不影響,我也不想有什麼影響,但你若是因為崔氏的一雙兒女從而想對我女兒的死置之不理,那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說道後麵,元瑾看到母親自己動手把眼淚擦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