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在漏雨的簷下歌唱(4)(1 / 2)

潤是生命詞牌裏的一束光輝,以玉的靈魂,水的美德,慢的節拍,體現著人生的境界。潤是以柔克剛的生動寫照。潤是上善若水的鮮活演繹。潤是我們培育靈性智慧的愉悅體驗。它的起點或許並不驚人,但過程和結果卻同樣絢爛。

最後,我想說,這細微的光束,是生命的一種別樣壯觀。

每年的二月,南極的夏天接近尾聲,氣溫開始降低。這時,成群結隊的南極企鵝們離開溫暖的海洋,紛紛上岸,成群結隊地邁向冰原的深處,它們蹣跚的雙腳在冰麵上行走顯得是那麼的笨拙遲緩,但它們從不停歇。這些企鵝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到長年冰天雪地,冬天氣溫甚至可驟降至零下八十幾度,沒有任何的生物能夠存活的出生地,交配、產卵,繁衍下一代。

昏天黑地的冰風暴讓企鵝們腳步更加踉蹌,旅程變得更加艱辛。大約70公裏的長途跋涉後,終於抵達家鄉。很快,在一番熱鬧的追求與求婚儀式後,原本散亂的企鵝群變成了成雙結對的和諧與秩序。結合成夫婦的企鵝們,或一起散步、互相依偎、或幫對方清理毛發。一對對企鵝完成了婚姻大禮後,他們開始營造他們的家。企鵝巢穴使用的材料是他們唯一搬得動的鵝卵石,為了建造直徑大約10厘米的巢穴,企鵝“夫婦”必須四處尋找足夠的石塊。

白天越來越短,氣候也越來越惡劣,母企鵝終於產下一枚蛋。已經近兩個月沒有吃東西的母企鵝在產下卵後,已經筋疲力盡,但她們來不及休息和喘息,就匆匆踏上返回海洋的長行。因為她們產卵消耗了太多的熱量,她們必須馬上回到海洋覓食,一方麵是補充體力,一方麵是儲存喂食之後孵出的小企鵝。母企鵝小心翼翼地將在腳上的蛋交給身旁的公企鵝,笨手笨腳的公企鵝在嘴的幫助下總算把蛋鏟到了自己的腳背上後,略略抬起前掌,用肚子下方肚皮褶皺形成的孵化袋緊緊地把蛋裹起來,開始了漫長的孵化小企鵝的工作。公企鵝為了能讓企鵝蛋始終保持在零度以上,它要始終將企鵝蛋托在自己的雙腳上,然後始終用孵化袋裹著蛋,一刻也不能離開。否則,一旦企鵝蛋暴露,南極大陸平均零下60℃的氣溫很快就將企鵝蛋凍裂。

孵卵是一段艱辛的過程,暴風雪經常來襲,雖然有厚重的皮下組織保暖,但氣溫太低了,公企鵝們聚在一起將身體緊緊貼近,相互取著暖。但一段時間後,企鵝群外圍的企鵝們仍舊承受不住了,這時,群體中間的公企鵝移到群體的外圈,原來在外圍的企鵝們則移到中間。這樣的內外輪換十分頻繁,幾乎三兩天就要進行一次。這樣的輪換,一方麵讓企鵝們輪流在外圈抵擋風雪和享受內圈溫暖的體溫同時,另一方麵也讓企鵝們避免瞌睡發作,睡過去。

風雪、嚴寒,饑餓、疲憊,長夜、寂寞……孵卵的企鵝們一個個都恪盡職守著,輪換進行了兩個月後,小企鵝終於一隻隻地孵出來,原本偉岸漂亮的公企鵝卻急劇地消瘦下來,體重從原來的三四十公斤驟然降到了二十多公斤,毛色也變得黯然無光。這時候,外出覓食的母企鵝也搖晃著吃得圓圓的身體陸續返回。經過家庭的短暫團聚後,體力殆盡的公企鵝前往海洋尋找食物,母企鵝開始承擔起喂食小企鵝的任務。

……當我從一位生物學家朋友那裏了解到企鵝孵化繁衍的過程後,我被震撼著。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企鵝們,它們並沒有被嚴酷的環境滅絕,反而息息不絕地繁衍壯大著它們的種族,繁衍之道卻如此簡單:每個個體扮演好自我的角色,同時緊密聯係其他同伴,相互取暖相互幫助。

這是一個張揚個性,追求自我的時代。一些人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漸漸忽略了他人的利益,甚至喪失了攜手、助愛他人的心。以為這樣“全神貫注”的發展自我,用心自我,就可以將自己提升得最快最高,實際常常難如心願。

社會半徑的大小決定著一個人的成功大小。而社會半徑的大小,取決於助愛心的多少。

冰雪酷寒的南極,再堅強彪悍個體的“我”也無法獨勝風雪,隻有一個個個體攜手成“我們”時,才生命不息。這生存法則一樣適合人類。

那聲狗叫,尖嘯、淒厲,甚至是驚恐的,仿佛一下就刺穿了我的耳膜,將我的雙腳一下釘住,我下意識地循聲望去,是一隻狗,大約一尺多長,渾身通白,正趴在我身旁的這條馬路中間偏右一點的地方,我腦海中不由得閃過一句責怪:“哎,這個小家夥,馬路上車來車往的,坐在那裏多危險……”這句話剛剛閃過一半吧,我意識到情況似乎不對。小白狗並不是完全趴在馬路上,而是一種坐姿,兩條前腿直立著,兩條後腿和屁股坐在馬路上,但它的後腿又似乎不是坐著。這時,小白狗的兩條前腿一下站得更直,整個頭和脖子都用力地向前撐伸著,屁股向上抬起,試圖將兩條後腿也站立起來,但屁股剛剛抬起一點,一聲淒厲的慘叫,小白狗觸電般,全身一陣劇烈的抽搐,猝然癱趴在馬路上。那一瞬間,我發現小白狗兩條後腿一片血紅,我意識到,小白狗一定是過馬路時被車壓傷了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