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療法二(2 / 3)

6、運動前的熱身準備:冬季鍛煉,應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人從室內到室外,溫度驟然降低,會使皮膚和肌肉立即收縮,關節和韌帶僵硬,體內的代謝放緩。在這種情況下,若立即開始鍛煉,有可能造成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而且由於心跳加快,還可能引起惡心、嘔吐等不適應症狀。因此,應做好準備活動,做到渾身發熱,使渾身的肌肉、關節活動開,體內器官,尤其是心髒進入適應運動的狀態,提高神經中樞的興奮性,使血液循環和物質代謝得到改善。

7、冬季嚐試進行冷水浴:冬季冷水浴是不少人喜歡的冬季鍛煉方式。事實證明,這是一項能夠提高耐寒力的有益運動。但是,應該根據個體情況選擇全身性冷水浴還是局部擦身。全身冷水浴水溫應在10℃~16℃,脫掉衣服,站在淋浴噴頭下迅速衝洗,時間不宜過長,2~3分鍾即可。進行這種鍛煉最好從夏天開始,每天堅持,這樣到冬天就可以達到適應鍛煉的目的。

8.冬季的室內鍛煉:當室外大風降溫、大霧、降雪不宜室外活動時,室內的適當活動也是冬季鍛煉的好辦法。在室內鍛煉時,應選擇向陽的房間,先將室內通風換氣後,可以在室內做體操,活動腰腿,也可以做氣功鍛煉,應選用動靜結合的功法為好。也可以自己編一套健身操,比如有頸椎病、腰腿痛、高血壓等病的人,可根據自己的個體情況做四肢、腰腿活動。

糖尿病患者運動時間的選擇: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運動時間的選擇,因為血糖值會隨進食或活動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專家建議每日三餐之後的30~60分鍾,各做一次運動,對患者的幫助是最大的。這是因為,餐後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我們的血糖會升到最高點,然後緩緩下降,直到下一次用餐再回升。由此可知,在這段時間做運動最合適,不僅可以快速消耗吃進去的糖質,還能維持血糖的穩定。但是專家提醒,患者一定不能在空腹時做運動,因為空腹時,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運動會使血糖急速下降,從而造成低血糖的症狀,會產生昏眩的感覺。

而且運動應定時、定量,因為糖尿病患者隨生活中各種情況的變化,會引起血糖急速變化而調節胰島素的分泌,所以不論在生活、飲食、用藥和運動等各個方麵,都應定時定量,以便使自己時時刻刻處於平衡狀態之中。

糖尿病患者運動強度的選擇:無論是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糖尿病患者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強度的運動。那患者如何掌握自己的身體素能,來選擇適合自己強度的運動呢?有以下兩點需要考慮,當我們運動時,身體能夠接受的負荷受到兩方麵因素的製約,一方麵受生理狀況的製約,另一方麵也受心理素質的影響,也就是說患者能接受挑戰的心理極限,心理素質好,能選擇更多的強度性大的運動,反之則不能。下麵是兩種基本測量標準來衡量運動強度是否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

心率測量法:這裏提到的心率測量法,就是一邊運動一邊測量心率。請患者在運動前,佩戴一個有秒針的手表或碼表,在運動進行中,每5~10分鍾便量一次脈搏,然後將脈搏數,進行以下的計算:最大心率=220-年齡:儲備心率=最大心率-休息時的心率:目標心率=儲備心率×各型運動百分比+休息時心率:其中,儲備心率代表較長時間內可維持的心跳數;目標心率表示想達到理想運動量時的心跳數。舉例:假設林小姐的年齡是40歲,平常休息時心跳一分鍾70次。要選出適合她的運動強度,就可以從她的最大心率算起。

最大心率=220-40=180

儲備心率=最大心率-休息時的心率=180-70=110

運動中如何測量心率:患者在進行較劇烈的運動時,千萬不可立即停下來,否則會造成心髒負荷度急速上升,易引發危險。

最好的方式是先將動作緩慢下來,慢慢踏步,再將食指與中指並攏按住頸動脈或手腕外側,看著手表,數一數10秒內的心跳數,再乘以6,即可得到一分鍾的心跳數。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林小姐在某項運動中的心率是一分鍾120下,那麼這項運動對她而言是中等強度的;但如果林小姐想要的是更輕鬆的運動,那她最好把自己的心率控製在一分鍾90次以下。

自覺運動強度測量法:除了心率測量法,另一種方法就是讓患者在運動之後,依自己所感覺的難度,為運動強度打分數,稱為運動自覺強度測量法。運動中的自覺強度以0~10的數字來代表,數字越大,表示患者感覺到運動強度越難。0表示一點感覺也沒有、1表示非常輕鬆、2表示輕鬆、3表示適中、4表示有點吃力、7表示非常吃力、10表示太過吃力。強度在2~5之間的運動,應該是最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