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大明星發倡議:熱愛第二故鄉,共建和諧寧波我們從五湖四海來到美麗的第二故鄉——港城寧波,我們在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裏播灑汗水,收獲希望。
繼前年寧波首次評選“十大外來務工明星”以來,外來務工者越來越受到這座城市的認可和讚揚。這次開展的寧波市第二屆十大外來務工明星評選活動,我們這些來自各條戰線的一線務工者光榮地入選了,這是對我們的鼓舞和鞭策,也是對我們的期望和信任。
我們由衷地感謝市總工會、市社會和勞動保障局、東南商報社,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厚愛,感謝第二故鄉的人民給予我們的崇高榮譽。
作為全市270萬外來務工者代表,我們鄭重發出“熱愛第二故鄉,共建和諧寧波”的倡議:一、爭當學習模範。我們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學習城市文明成果,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進修,鑽研和掌握一技之長,提升工作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二、爭當創業先鋒。我們要不斷進取,愛崗敬業,立足本職,踏實工作,努力成為工作崗位的能手、標兵,要頑強拚搏,銳意進取,樹立更家遠大的目標,不斷開創人生事業的新天地,走可持續發展的人生之路。
三、爭當守法公民。知榮辱,樹新風,促和諧,我們要積極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遵守社會公德,自立、自信、自強、自律,做文明新市民。我們要增強法製觀念,遵守法律製度,依法維護權益,勤勤懇懇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決不做有損於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事。敢於同社會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作鬥爭,積極維護社會穩定。
四、爭當致富骨幹。我們生逢盛世,更應立足各自的崗位努力工作,用誠實勞動創造幸福生活。致富不忘家鄉,我們要利用務工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服務家鄉,傳播現代科技和文明成果,在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外省總工會雪片似飛來賀信
為能讓明星家鄉的父老鄉親分享喜悅,市總工會在“十大外來務工明星”評選出爐後,便將喜報發到他們各自的家鄉,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當地一些媒體也相繼報道了務工明星們的事跡。四川瀘州市、四川綿陽市、貴州畢節市大方縣、廣西柳州市、新疆農二師34團一農場等總工會紛紛發來了賀信。
“寧波市總工會:欣悉我市鉛山縣鵝湖鎮鳳來村村民楊曉霞同誌在寧波市舉辦的第二屆‘十大外來務工明星’評選活動中獲‘十大外來務工明星’特殊的信息,我們十分高興……”
“喻小兵同誌,你好!從寧波市總工會發來的賀信,獲悉你榮獲寧波第二屆‘十大外來務工明星’榮譽稱號,在此表示熱烈的祝賀……!”當主持人念到楊曉霞的家鄉——江西省上饒市總工會和喻小兵的家鄉——安徽省安慶市總工會發來的賀電時,現場發出了陣陣掌聲。
3.頒獎晚會節目多彩,激情飛揚
五彩燈光點亮三江六岸,歡慶鑼鼓傳遞今夜激情。12月10日晚,在寧波第二屆“十大外來務工明星”頒獎晚會上,一台精彩的文藝演出穿插其中,給台下眾多外來務工人員和觀眾送去了歡樂。
“那一年,我告別了爹娘,來到了向往的寧波港。”浪濤聲聲中,頒獎晚會在大型歌舞《擁抱我的夢想》中拉開序幕。這是一首原汁原味描寫務工者的歌曲。在第一屆“十大外來務工明星”評選活動中,這首歌的歌詞是從眾多應征歌詞中挑選出來的,反映了所有來自異鄉的創業者最樸實也是最現實的願望。在男女聲深情對唱的歌聲中,市歌舞團年輕舞蹈演員翩翩起舞,他們用美妙的肢體語言向外來務工朋友送去了敬意。晚會的所有節目都圍繞著“關愛農民工共建和諧社會”的主題進行著,相當部分是民工自編自導的節目,顯示了農民工多才多藝的一麵。
《擁抱我的夢想》,既是300萬新寧波人——外來務工者愛唱的一支歌,也是500萬老寧波人與300萬新寧波人一次和諧寧波大合唱。他唱出了和諧團結,唱出了公平正義,唱出了誠信、友愛,唱出了激情、活力,這是800萬新老寧波人最愛唱最熟悉的一支歌。
晚會演出中,觀眾將熱烈的掌聲獻給了少兒武術表演《龍騰虎躍》,這是寧波聚星文化武術學校的孩子們帶來的節目。整套武術表演幹淨利落、虎虎生威、整齊劃一。更重要的是,從孩子們身上,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和諧的真正涵義。在台後,該校曹校長告訴記者,上台表演的55個孩子年齡從7歲到15歲之間,都是隨父母到寧波來的外地務工人員子弟。
從貴州來的苗族小夥阿央到寧波才40多天,但海納百川的寧波馬上就給了他一個表現才華的舞台。晚會上,他所帶來的苗族絕活——木葉,讓觀眾大開眼界。隻見身著鵝黃色民族服裝的阿央口含一片樹葉,在幕後邊吹邊走到台前,優美的曲調仿佛將大家帶到了美麗的大森林。阿央告訴記者,在苗族地區,小夥子們在山上勞動時,都會隨手摘一片樹葉,向心愛的姑娘吹起曲子,這就是苗族世代相傳的絕活“木葉”。而昨晚的樂器是他在來大劇院的路上隨手摘的一把香樟葉子。他笑著說:“寧波的樂器還香氣四溢呢!幾個月前,我在杭州參加比賽獲得了浙江省最具才藝農民工稱號,比賽現場一位來自寧波的選手告訴我,寧波是個好地方,不到寧波來發展太可惜了。我在他的建議下,踏上了寧波這塊熱土,果然發現寧波人特別注重農民工的發展,很喜歡幫助人。”
在演出的節目中,雄渾有力的打擊樂《歡慶鑼鼓》讓觀眾欣賞到了農民工的激情與力量。原來,這台節目是江東林家社區的外來務工朋友自編自導自演的,16位演員多次參加各種大型活動,曾於去年參加在浙江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春節團拜會演出,本月底還將赴京演出呢。“這次性質完全不一樣,今晚是我們務工者自己的節日,我們在演出時格外有精神!”領隊陳玄光說話時兩眼閃光,顯得相當地自豪。在昨天的頒獎晚會上,主持人雨雁、徐恒勇對幾位特殊嘉賓進行了現場采訪,這些嘉賓的故事感動了在場的所有觀眾。
“沙漠民工”:在寧波打工感覺真好
“在寧波打工,感覺真的很好。”10日晚,來自四川的農民工李任清、張雲福等人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十大外來務工明星”頒獎晚會,他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李任清、張雲福等17名四川籍民工,因為一次特殊的生死經曆,而有一個共同的稱呼——“沙漠民工”。2004年,他們17個人在新疆克拉瑪依市一水利工地打工,因遭遇欠薪,與包工頭發生爭議。當年7月3日淩晨,他們集體徒步出走,誤入茫茫大漠,後經有關部門33小時的全力搜尋才獲救。
經媒體報道後,這些農民工兄弟的遭遇牽動了寧波人民的心。2005年1月,寧波市總工會主動與成都市總工會聯係,並邀請這17人集體到寧波打工。同時,兩地總工會還決定成立兩地間工會維權聯盟,幫助身處異地的農民工維權。
回顧這2年在寧波的打工生活,現在寧波銀億物業有限公司當保安的李任清滿懷感激之情。初到寧波,因生活不習慣,他曾第一個要求回家,寧波市總工會負責人冒著大雪,四處奔波為他安排工作。他對工作和生活都十分滿意。現在,他早已該掉了動不動就打架的習慣,還有數次參與救火和抓小偷。去年,他奮不顧身救火的事跡,被登報表揚。今年7月,他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寧波人對我們外鄉打工者的關心和幫助,真是說也說不完!我已經舍不得離開寧波了。”
彭乾維親屬:全家都為他感到驕傲
在十大外來務工明星中,35歲的彭乾維是唯一缺席的一位。當主持人雨雁說到他永遠也來不了時,現場安靜了下來,不少觀眾的眼裏都含著淚,一個月前,彭乾維為了救一個落水婦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寧波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2006年11月11日。那天中年,海麵刮著七八級大風。在鎮海勁海起重機械有限公司當電焊工的彭乾維和幾個同事無意中發現旁邊一個陌生女子蹲在地上啼哭,接著跳下了碼頭。彭乾維大叫一聲,往海邊衝去,顧不上脫下工作服,就紮入海中。
小彭在洶湧的波濤裏漂浮,同事立即扔下去一塊木板。很快他就將女子拉住了,趕緊轉身回遊。
突然一個巨浪打來,把他倆打散了。同事見狀,一次次向小彭拋扔繩子。無奈當時海風實在太大,繩子始終到不了小彭手中。輕生女子被他人救到了船上,而彭乾維卻永遠上不來了。4天後,工友們在事發海域附近,找到了彭乾維的遺體。
彭乾維的哥哥、姐姐分別從遙遠的四川和山西趕著替弟弟領了獎。在舞台上,哥哥彭乾剛用並不流利的普通話告訴所有觀眾,他們很感激寧波人民給了弟弟這麼多讚譽,他們一家都為弟弟感到驕傲。他說,弟弟是爸爸最疼愛的小兒子,媽媽走得早,爸爸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他成家立業,本來年底弟弟就要結婚了,可他卻意外地走了。但捧著他的骨灰盒,爸爸沒有哭,隻說兒子好樣的。
說到這裏,會場寂靜了,但接著掌聲雷鳴般響起來。
於小柱:身體恢複後還到寧波打工
半年前在寧波打工的安徽工人於小柱被一根3米長的鋼筋貫穿胸背,在寧海人民的幫助下康複並渡過難關。
對於小柱而言,2006年6月26日是一個讓他終生難忘的日子。這天,他被從樓上掉下來的一根鋼筋擊中背部,3米多長的鋼筋從後背插入,前胸穿出,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搶救他的生命,寧海縣消防中隊的戰士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切斷插在他體內的鋼筋。寧海縣第一醫院緊急開通了“綠色通道”,全院各科室一路綠燈,在不考慮醫藥費的情況下,為搶救他展開了積極的協同配合。在寧海各界的幫助下,他很快康複出院,並回到安徽老家休養。
10日晚,出現在晚會現場的於小柱氣色紅潤,看得出經過這段時間的休養,他的身體恢複得不錯。於小柱告訴記者,目前除了肺部還稍微有點發炎外,其他地方的傷口均無大礙。是寧波這個城市給了他第二次生命,這次他專程從安徽趕來參加晚會,就是想對曾經救過他、幫助他的寧波人民說一聲“謝謝”。他說,等身體完全康複,他一定還會回寧波打工。
記者對第二屆當選十大務工明星也作了現場訪談:
鄭朝慶:寧波給予我的很多很多
“我是一個從貴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寧波給了我展示自己的機會,我隻有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回報它。”
披著明星綬帶的鄭朝慶一臉的幸福,眉宇間透露出建築工人的豪爽。他告訴記者,架子工就靠一把扳手吃飯,高入雲天的腳手架都是靠小小的扳手把一根根鋼管和一個個接口接起來的,每一個接口的鬆緊,每一根鋼管的力矩,都直接關係整幢大樓的質量。不論是幾層樓的小樓還是100多米高的富茂大廈,鄭朝慶手中的扳手都能遊刃有餘,在他的帶動下,他的幾個堂兄也先後拿起了扳手。
當初鄭朝慶孤身一人來寧波闖蕩,而如今已是其樂融融的三口之家。鄭朝慶的妻子和他是同一個鎮上的,孩子已經出生一年了,但6年來鄭朝慶還沒有回過一趟老家。雖然有點想家,但鄭朝慶說:“寧波這個城市給予我的很多,每天能愉快地工作,每月能準時拿到工資,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好。現在又有了務工明星這樣的榮譽。”對於未來,鄭朝慶充滿了希望,他說要努力工作,為這座城市多建幾座高質量的大樓。
單劍:溫暖大家庭培育我成長
“我這次能獲獎,真的很感謝新海給了我這個學習的機會,而且在寧波生活的這幾年裏,它讓漂泊異鄉的我感到了家的溫暖。這一切我都會化作工作和學習的動力,為新海、為寧波的發展與繁榮出一分力。”單劍獲獎後激動地說。
2005年,單劍從蘭州學校電子技術專業畢業後,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了寧波新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隊伍中。“因為早在2004年那段實習的日子,就讓我對新海這個大集體有了深深的依戀。”
單劍告訴記者,回憶起他剛進公司時,無論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不適應”。但沒多久他就融入到這個集體中,體會到了團結的溫暖。“同事們不遺餘力地向我傳授技術,直到我真正地領會。更有像朱廠長這樣的伯樂,賞識我的設計才能,並且逐漸引導我確立前進的目標,我才有機會來證明自己。這兩年裏,從一名普通一線員工到今天能為公司承擔產品開發重任的設計主管,我的成長離不開新海那些曾經幫助過和關心過我的人。”在這短短的幾年內單劍已經為新海設計出14款新產品,另外在DR(防止小孩開啟的安全裝置)的技術壁壘研發上,也已經成功申請了國際專利。單劍一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就第一時間告訴他的父親,而父親的一句話就他銘記於心:這個大家庭培養了你,你就要用自己的才能來回報這個集體、這座城市。
包洪:用榮譽彌補對她的虧欠
得悉自己入選十大外來務工明星的消息後,包洪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機,與遠在四川家鄉的女朋友一起分享這份喜悅。“這幾年來,我欠她的實在太多了,希望她能理解我,支持我,讓我在寧波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實現自己的夢想。”
2004年3月,包洪應朋友之邀,義無返顧辭別家人和女朋友,加盟東南商報發行部。當時,東南商報的零售網點還不多,很多讀者無法從街上買到報紙,他的任務就是建立零售網絡。為盡快熟悉寧波的環境,包洪每天10多個小時騎著自行車奔波在寧波的大街小巷。幾個星期後,甬城的各個角落響起了東南商報直銷隊員的吆喝聲,一支家喻戶曉的“紅馬甲”隊伍建立了。
由於種種原因,包洪的女朋友不能一起來寧波創業,並多次催促他回去。麵對女朋友的多次通牒,他在電話裏反複解釋,告訴女友自己不能當“逃兵”,即使要走,也一定要把事情幹好後才離開。“說實話,有時候我也曾想過要回去,但時間長了,我對寧波這座美麗的城市也產生了感情,對東南商報的發展更充滿了信心。令我欣慰的是,經過同仁們兩年多時間的共同努力,如今東到東錢湖,南到櫟社機場,西到高橋,北到莊橋都有了東南商報的零售點,目前我們還在進一步考慮大零售市場,我還可以繼續施展才能。”
包洪說:“十大外來務工明星的稱號,讓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已打算再次勸說女朋友也到寧波來,與我並肩創業,為寧波,也為商報的發展出力,實現我的理想。”
石定靖:收獲事業也收獲了愛情
“寧波就是我的家,我在寧波這片沃土上放飛了青春和夢想,找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願借此機會告訴所有的外來務工者,寧波是個能夠圓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