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會係統2007年春節送溫暖活動已經排定,今年將新增一項為農民工辦實事項目:寧波市總工會、蕭甬鐵路公司、東南商報將聯合開行寧波—亳州農民工專列——送農民工高高興興回家過大年。
據悉,寧波—亳州農民工專列定於2007年2月3日14:35從寧波站始發,浙江省內沿途一律不停靠,沿途隻停靠合肥、淮南、穎上、阜陽,終點站為亳州。運送對象全部為工會組織的農民工。
這是2007年春節組織“關愛農民工係列活動”之一,此外還有“送電影下工礦”、“新寧波人春節團拜會”等主題活動。
民工專列2月3日下午出發
“來寧波打工三年,頭一次春節回家這麼順利!”昨晚,在江北一家企業打工的小楊仔細地看了看單位工會給他們夫婦買的火車票,心裏說不出的高興。下午2點35分,寧波—亳州民工專列從鐵路南站開出。像小楊這樣乘坐民工專列返鄉的外地民工有1200餘名。該專列由省總工會、市總工會、東南商報聯合鐵路部門開行,沿途停靠合肥、淮南、潁上、阜陽,明天早晨到達終點站亳州。
專列的乘客全部為工會係統組織的農民工,他們來自全市近百家單位,其中絕大多數人將在阜陽下車。安徽省總工會副主席牛和桂專程從安徽趕到寧波迎接,市總工會領導將在火車南站歡送民工起程。
按計劃,明天一早,阜陽市總工會將在車站迎接在外辛苦了一年的鄉親們回家。
下午,本報特派記者將乘坐這趟專列,沿途用文字與圖片記錄車廂中發生的點點滴滴,采訪返鄉農民工背後的故事,聆聽他們的酸甜苦辣。同時隨他們回家,見證打工給一個家庭帶來的變化,記錄農民兄弟在專列上返鄉過年的故事。
附:
載著幸福與希望飛奔——全國首趟送農民工回家過年專列紀實
東南商報特派記者範洪見習記者樊卓婧
2007年2月3日,彩旗和腰鼓隊把寧波火車站裝點得格外熱鬧,1479名民工兄弟,踏著紅地毯步入站台,向身後送別的朋友揮手:“我們回家過年啦。”下午2點34分,開往亳州的1620次普快列車從寧波火車南站始發,載著他們思鄉的心返家。
早在發車前2個小時,河南周口人張維迎就等在候車大廳裏,手提一台準備帶回家的組合音響和DVD播放器,嘴角掛著笑。“河南的怎麼乘這趟安徽車呀?”記者問。“票子好買,反正路差不多。”
張維迎說,往年乘車回家,需要排幾天隊,忍受寒風還是小事,往往最後還買不到票,這次工會幫忙買票,著實省了不少心。
下午2點15分,開始檢票上車,許多車窗很快探出一張張樸實的臉。車廂裏十分幹淨,祝福民工兄弟旅途平安以及新春快樂的標語隨處可見,餐車也被臨時布置過,桌上和牆上都點綴了鮮花,漂亮的女乘務員微笑著打著歡迎的手勢。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像這樣組織列車運送民工返鄉是頭一次,為此工會還與目的地工會組織進行了聯係。昨天,安徽省總工會牛副主席專程趕到寧波,迎接父老鄉親回家。
負責此次營運的上海鐵路局合肥列車段乘務員表示,本趟列車屬於周末臨時客車,乘務人員都是放棄休息時間加班打掃布置車廂的。
過了不久,車上人流漸漸多了起來,依舊是人挨著人,行李壓著行李,但與往年相比已經輕鬆許多。“真的沒人再上來了?”開車的時候,6號車廂的張小姐不敢相信:以往過年坐車回安徽,過道裏連隻腳都插不下啊。想到一路上可以輕鬆許多,記者也舒了口氣,隨即又激動起來:在接下來的十幾個小時裏,與我們一路相伴的民工兄弟,他們遠赴千裏來寧波打工,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又嚐過怎樣的酸甜苦辣呢?
那一首首壯懷的歌
14點35分
火車開了,車廂裏歡呼一片。幾個年輕人叫著:“寧波,我們明年再見。”
“明天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在家裏了。”6號車廂的衛女士對抱在懷裏的兒子小豪說。小豪4歲了,這是他第一次回老家過年。小家夥看著窗外,在想象著家鄉的美好。”
16點30分
9號車廂擠滿了人,一片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唱歌了唱歌了,大家樂嗬樂嗬。”安徽省總工會牛副主席清了清嗓子,“大家都是工人隊伍中的一員,就來唱《咱們工人有力量》。”
從民工到省會副主席,從乘務員到列車段長,大家都亮出了嗓子,車廂裏歌聲一片。
越來越多的人擠進來,小孩子騎在爸爸肩上看,大點的孩子從大人褲腿間擠到了前麵。一名老人樂得合不攏嘴:“坐了這麼多年車,從沒這麼熱鬧過。”
《感恩的心》、《好運來》、《飛得更高》,歌聲一陣接著一陣飛出窗外
……
18點30分
晚餐時間到了,餐車裏飯菜飄香,然而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吃自帶的食物。對他們來說,節省已經成了習慣。一節節車廂走過去,幾乎到處都彌漫著方便麵的味道。
還有不少中年男子,一邊吃著蠶豆,一邊細細呷著“口子窖”。多少年的老習慣了,在外地也想著家鄉的酒,每天都得嚐一嚐。
15號車廂的李維福老漢啃著中午在寧波買的幹饅頭,鄰座的人推說自己東西帶多了吃不了,把食物分給他,老漢連連稱謝,“這個車廂很溫暖。”
21點
車廂裏靜悄悄的,很多乘客已閉上眼睛在打盹。
對大多數人而言,這其實是一個不眠之夜,一半由於車廂內嘈雜的環境,一半由於盼望快點到家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