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首趟送農民工回家過年的專列從寧波開出(2 / 3)

而對一些沒有座位的乘客來講,這個夜晚更加漫長。車廂與車廂之間,不少乘客坐在行李箱上,腦袋斜靠牆壁閉目養神。一個小夥子可能睡著了,腦袋忽地垂撞到牆上,於是一下子醒了,站起來活動有點麻木的腿,望著窗外出神。

有小孩子哭起來,母親哄著:“乖,來睡在媽媽腿上,別吵了別人。”

那一刻,有多少顆心在盼著,明天,就到家了。

截至記者發稿時,本次民工列車已駛出浙江,進入安徽境內。

那一張張憨厚的臉

地點:7號車廂

人物:李家強50歲李友春18歲王京瑞22歲李安國23歲目的地:安徽阜陽

列車剛啟動不久,4人就圍坐在一起打起撲克,引來一大幫人觀戰。大家有說有笑,很快成為這節車廂的歡樂漩渦。“你們原先就認識?”記者好不容易鑽進人群。

“沒有,反正都是老鄉,熟起來也快……

”原來,李家強和李友春是父子,很快認識了王京瑞和李安國,4人一拍即合就玩起了打工時學會的浙江遊戲“爭上遊”。輸的人挨刮鼻子,輸一個刮一下。

地點:7~8歲車廂過道

人物:藺自良24歲史翠霞23歲

目的地:河南商丘

兩人席地而坐,周圍堆滿大包小包。藺自良是個帥小火,梳分頭穿深色西裝,史翠霞紅撲撲的圓臉透著一股天真爛漫。

說起兩人怎麼認識的,史翠霞一臉羞澀。藺自良做五金生意,史翠霞在一家服裝廠做工,兩人工作的地方都在輕紡城附近,相隔隻有幾裏路。一次在等公交車時,兩人無意間德知彼此是老鄉,於是聊了起來,去年10月確立了戀愛關係。

兩人這次回家是為了見雙方家長。藺自良打開身旁的大包小包,裏麵裝滿了服裝、香煙、酒,全是用來孝敬未來嶽父嶽母的。“你說爸媽會不會滿意呀?”藺自良扭頭問史翠霞,有些不自信。“誰允許你叫爸媽了?”史翠霞笑著“糾正”,“好了,跟你說著玩呢。”

兩人幸福地依偎在一起。

地點:10號餐車

人物:劉忠義56歲劉西村27歲

目的地:安徽潁上

在13號車廂,記者與這對父子打過照麵,由於劉忠義腿腳不好,兒子劉西村正扶他上廁所。晚上7點記者在10號餐車又見到了他們,餐車裏人不多,他們這時格外引人注意。56歲的劉忠義顯得很蒼老,頭發花白臉上布滿皺紋,看上去像個70歲的老人。“鄉下人就這長相,沒辦法。”劉忠義一邊吃菜,一邊喝著最喜歡的“口子窖”,得意地說:“兒子請我來吃,一桌要六七十元錢呢,跟過年似的。”

劉西村拿起筷子望著窗外,說起童年的回憶:他7歲時和父親陪母親乘火車到北京治病,當時周圍的人都在吃快餐,他不知道家裏當時多麼缺錢,要父親也買一份。父親咬著牙滿足了兒子的願望。“現在媽去世了,我們倆外來打工掙了錢,怎麼也要在火車上請他吃一頓,他把我拉扯大多不容易……”劉忠義的眼眶濕潤。

地點:13號車廂

人物:閆華33歲

目的地:安徽阜陽

這是一個典型的“新寧波人”。7年前,他和妻子兩手空空地來到寧波。那時女兒沒滿周歲,他們含淚將她留在老家由父母照顧。如今,夫妻倆都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並在汪弄社區租了一套二室一廳的房子,女兒、父母、妹妹、外甥都來寧波了,還有他妻子一年前生的龍鳳胎。這次,閆華和父母帶著4個孩子先回老家,妻子和妹妹在服裝廠工作,過幾天才能放假。

4個孩子很興奮,笑著打鬧著,一車廂的人都能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記者問他們:“寧波好還是阜陽好?”大女兒閆佳惠說,寧波好,寧波環境好。其他3個孩子都說阜陽好,阜陽好玩。

“等他們長大了就會知道,還是寧波好。”閆華說,“我們在這裏奮鬥,就是希望孩子以後能成為真正的寧波人。”

列車抵達阜陽車站

2月4日清晨6點15分剛過,列車駛臨阜陽趁站,正準備向各車廂采訪的記者明顯感到顫動。從列車進入站台的那一刻起,車廂裏的節奏似乎突然變快了……

“記者同誌,我們到家了,祝你們也一路平安。”8號車廂一名扛大包、提小包的瘦小男子,吃力地向記者打招呼。記者努力地回憶對方姓名:“你是?”他馬上接過話茬:“我就是昨天你采訪過的李天有呀。”

原來是他,他今年37歲,阜陽潁東人,獨自在寧波一家家具製造廠當油漆工。“沒事,你們昨天和這麼多人聊,想不起來也不奇怪。”他笑嗬嗬地“原諒”了記者。

6點28分,車子停穩了,記者和李天有一起下了車。“帶這麼多東西,一個人好拿嗎?”“嗬嗬,家都到了,還有什麼困難不好克服的。”李天有頭也不回,隨人流走出站口。突然傳來陣陣腰鼓聲,他很詫異:“這是在做什麼呢?”

免費打電話報平安

終於看到了阜陽的天空。此時天還沒亮,可出站口燈火通明,又是鮮花、橫幅和熱情的服務員,伴著陣陣腰鼓聲。李天有說這歡迎的架勢,他出外打工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看到。

當地電信部門特地在站口搭建了一個簡易場棚,農民工兄弟要憑從寧波來的火車票,都能打免費電話提前向家人報平安。李天有覺得挺新鮮,很快撥通了電話:“老婆,我下車了。都好,都好。”“不,不,電話不貴,憑車票免費打!”

廣場上早早就停靠著工交車,阜陽公交公司特地抽調了100趟次公交運力,車上醒目地標注著目的地,憑火車票都能免費乘坐,李天有和大夥上了車。放下包袱,坐上座位,他們輕鬆了許多,終於到家了。車子很快要開了,他們揮手與記者道別:我們過年後寧波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