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傳聞(2 / 2)

芳娘的手握住籃子把手,瞧著毛嫂問道:“毛嫂,你不是來送東西的,是來打聽消息的?”雖然這街頭是非人人愛說,可是這當麵被人說穿,饒是毛嫂年紀比芳娘大了那麼七八歲,也忍不住紅了一張臉,強自開口:“芳娘,鄰居們都是好心,畢竟你要真嫁到褚家,那我們這些鄰居也能攀上關係,到時手指縫裏露出來的,就夠我們這些人做個數年了。”

這條街上做生意的,雖比那些挑擔子擺攤子的人要強些,可也隻能讓全家豐衣足食,遇到個什麼事,多年積蓄化成水的並不鮮見。能和有名的富戶攀上關係,以後得到照應,借此生意做的更大些,是這條街上很多生意人的想法。

芳娘低頭一笑,抬頭時候聲音提高一些:“我曉得眾位心裏是怎麼想的,隻是婚事本是天定,我和褚大爺之間,算得上是門不當戶不對,求親一說隻能算他一時衝動。況且即便他真來求親,我也不會嫁的,所以諸位不要再往這些想。”

這話讓毛嫂說不出話來,麵上又添一些紅色,想再多說幾句,芳娘已經拿著籃子道:“臘肉我收了,毛嫂子你家想必也事忙,我就不留你進去喝茶了。”

毛嫂的笑容有些尷尬,瞧著芳娘關上門,門剛關上,從拐角處就走出幾個婦人來,七嘴八舌開始議論起來,包嫂性子最沉穩,開口就是稱讚:“還真沒瞧出芳娘竟是這樣有主見的人。”

最激動的自然是莊表嫂,她拐一下莊嫂:“不是說這家還有個弟弟嗎?姐姐不肯應,弟弟是個男人,這家裏肯定是弟弟做主。”毛嫂哼了一聲:“這你就不知道了,秦掌櫃待芳娘極好,換了別家,這樣一個姐姐在家裏,當家娘子不成日指桑罵槐才是,可是這秦家過的平平靜靜,秦嫂子也是個和善人,說起這個大姑子隻有讚沒有貶的。你們說說,這樣還做什麼主?”

真有這事,莊表嫂愣在那裏,接著就歎道:“哎,果然不一樣,換了我家那口子,要有這種事,別說是去做正妻,就算是去做偏妾,也要攛掇著去。”莊嫂曉得自己表妹是守寡在家的,早有再走一步的打算,隻是自己姑媽總覺得女兒嫁給前頭丈夫已經吃了不少的苦,逼著表哥再備份嫁妝,尋一個差不多的人家嫁去做填房也好。

莊表嫂哪能再給小姑出第二份嫁妝,在家鬧了無數的饑荒,聽說年也沒有好好過的,平日莊嫂和這個表嫂也算說的著的,方才表嫂來就是來抱怨一通,恨姑媽偏心太過。

聽到表嫂這話,莊嫂笑了一聲:“也要有這樣好的運氣,旁的不說,芳娘長的也不醜。”不醜嗎?莊表嫂突然道:“哎,我想起家裏還有事,就不和你們說了。”說完兩隻腳飛一般地跑了,看著她的背影,包嫂皺眉問道:“你表嫂怎麼了,難道說想回家攛掇著你表哥把你表妹嫁給別家做偏妾?”

莊嫂咦了一聲,接著就搖頭:“富家要討妾,總是挑十五六歲水嫩嫩的女兒,我表妹今年都二十一了,去做填房有些三十出頭的人家還嫌年紀大了,去富家做妾,做夢還快些。”

說的也對,眾人又議論一番,見秦家的門還是關著,曉得議論不出來什麼,也就各自散去。

芳娘和秦秀才一直在葡萄架下,聽到門外嘰嘰喳喳的聲音終於散去,秦秀才才展開眉頭,搖頭歎息,怎麼到哪裏都離不開是非。芳娘倒一臉不在乎:“別總搖頭歎息了,人都是這樣。也差不多該吃飯了,還不曉得宋嫂子今兒預備了什麼菜呢,她做菜的手藝可比我強多了。”

進滄州城最大的收獲竟是宋婆子的好手藝,鄭大娘吃過之後也是連連誇讚,順理成章地由宋婆子掌了廚房。秦秀才也站起身,輕聲道:“姐姐,不管怎麼樣,你要做的事,我不會攔你的。”

芳娘回頭一笑,沒有說話隻是往裏走去。

這件事傳了幾天,不見褚家派人來說親,也就漸漸沒人提起。秦家書坊照樣每天開門,春兒那日醒來後就挨了秦秀才的五下手板,這打的春兒眼淚汪汪,但他曉得做錯也不敢出聲討饒。

轉眼秀才娘子滿了月,滿月這日也沒請什麼人,隻是秦小妹和鄭家來了,圍著錦兒說笑,正在歡喜時候,已有人走了進來:“請問這裏可是姓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