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再忙也不要忽視孩子(2)(2 / 2)

前不久,西寧市發生了一起中學生自殺事件,事發後孩子的父母捶胸頓足後悔家庭缺乏彼此間的溝通和交流。父親說他整天忙於開出租車,每晚回到家時孩子已睡覺,早上等他起床時孩子已出門上學。做父親的太忙、太累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思與孩子聊聊天,談談心。而孩子周末放假除了去圖書館,其餘時間就是把自己關在小房裏足不出戶,孩子少言寡語的內向性格並未引起家長的警覺。這位隻有十幾歲的孩子最終因不堪學習重負走上絕路,而此時做父親的還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內心世界。

多年來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青海省師大教育係副教授趙慧莉說:青少年的情感沙漠應該引起社會關注。情感需求是人的天性,如果社會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滿足不了他們渴望理解、支持和交流的需要,當他們覺得無處傾訴時,就會出現情感沙漠,繼而導致孤獨、抑鬱症。

趙老師說:現在越來越多的成人隻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隻在乎孩子成績是否提高了,並為此可以不惜血本滿足孩子生活中的各種需求,卻往往忽略了孩子最重要的一種情感需求。她說,如今的獨生子女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空間越來越小,而家庭和學校關注更多的是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問題,無暇顧及青少年的情感需求。久而久之,孩子們覺得與成人無話可說,於是許多孩子就沉浸在電腦前,在人機交流中尋找鼓勵、成功、喜悅,尋找情感的慰藉,而對於真正的感情卻倍感淡漠,一旦遇到小小的誘惑,就會偏離正常的情感軌道,而墮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趙老師說,為防止青少年出現情感沙漠,父親應該養成聽孩子說話的習慣。當孩子張口訴說他的開心與煩惱時,千萬不要漠不關心或訓斥他們。父親每天無論多忙,都應該留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有什麼變化,詢問他們有關學校裏的事,也讓孩子參與到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務中來。有時父親的一個微笑,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就能激發孩子的無限生機和活力。

5.放任自流會使孩子墮落犯罪放任孩子,孩子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就會缺乏規範,隻要外界誘惑一下,邪惡便很容易占據其心靈。父親要知道,孩子的成長,主要受兩方麵因素的影響:一是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二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倘若做父親的放棄教育的權力和責任,那麼社會環境中的各種思潮、習氣會無孔不入地滲透到孩子的心靈,誘導孩子的不良行為。而孩子因無人關心管教,又缺乏辨別能力,就容易誤入岐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有一位15歲的少年犯,他的父母是工人,沒有什麼文化,家中隻有他一個孩子。由於家庭生活比較富裕,他從小要什麼有什麼,說什麼是什麼。父親愛喝酒,幾乎天天喝,兒子則常常同桌吃酒菜,有時也試著嚐兩口酒,父親也不加幹涉,反而誇兒子真行。慢慢地,他七八歲時就學會喝酒、花錢,父親有時甚至大方到讓他自己從口袋裏掏錢,於是,小小年紀,學會了進飯館,逛商店。父親不但不阻止,反而說:我們家有錢,不讓他花讓誰花呢?由於兒子出手大方,那些行為不良的同學就圍著他轉。他又學會了吸煙、賭博。他學壞後,學習成績下降。開始,因老師督促,父母還批評幾句,幾次管不住兒子,也就索性不管了,反而說什麼:將來當個工人,沒文化一樣開機器。致使兒子常常逃學,考試吃零蛋,後來發展到偷盜、搶劫,終於被關進了監獄。父母則悔之晚矣。

有一位父親,他平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就是樹大自然直。他的兒子小明從小聰明伶俐,因此他自以為自己的孩子天生聰明,無需培養也能很好地發展。孩子上小學五年級時,迷上電子遊戲,學習成績不斷下降。發展到後來,為了玩遊戲,甚至經常逃學曠課。老師的反映,都未引起這位父親的重視,結果小明不能正常地跟同學們在一起學習,隻好留級一年。此時父親才幡然醒悟,以後再也不說樹大自然直了。

上麵兩個活生生的事例充分說明,放任自流是對孩子的極不負責任。父親如果一味地對孩子放任自流,其結果是非常危險的。可以說,輕則造成孩子學習不上進,重則可使孩子走上邪路、墮落、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