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魯格創辦了自己的公司,該公司主要以生產運動槍械為主,同時也承攬一些製造業的其他業務,不幸的是公司在兩年後倒閉了。生意失敗後,魯格開始進行5.6毫米口徑手槍的設計,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了槍械收藏家亞曆山大·斯圖姆的注意。於是,斯圖姆便和魯格一起於1949年10月在南港的一個小穀倉裏建立了斯圖姆-魯格公司。借助比爾·魯格的名氣,該公司的產品一直暢銷,首批生產的100支魯格自動手槍上市當天就訂購一空。1953年推出的魯格單動六膛槍,其外觀與柯爾特單動轉輪手槍相似,銷量也很好。

產品介紹

1960年,魯格公司推出第一種步槍——魯格11.18毫米馬格努姆卡賓槍;1964年,推出10/22自動裝填步槍;1967年,“頭號”步槍問世,這是一種單發步槍,公司利用它打入大型動物狩獵市場。1969年,魯格雙動左輪手槍首次進入執法武器市場。1970年,推出第一種使用黑藥的轉輪手槍——“老陸軍”。1973年推出了新型單動左輪手槍因在同類手槍中第一個采用自動保險而被載入史冊。1987年,又推出了魯格P85式自動手槍。

魯格5.6毫米自動手槍

使魯格名聲大振的是他研製的5.6毫米自動手槍,最初該槍使用木製彈匣,後來改用軍用手槍的彈匣,1950年該槍定名為MKⅠ5.6毫米自動手槍,為比賽型用槍。同年開始批量生產,現總產量已達300萬支。該手槍的握把上有一個圓形徽章,徽章中有一隻白色的老鷹,底色為紅色或黑色。早期采用塑料握把時,徽章隻刻在握把的左側,後來改為握把護板兩側均有徽章。

MARK Ⅱ5.6毫米自動手槍

MARKⅡ5.6毫米自動手槍是2003年3月7日,為了紀念魯格逝世1周年,美國斯圖姆-魯格公司、德比多森公司和全國步槍協會(NRA)共同推出的。該槍的外觀綺麗,做工精細,銷售和拍賣款將捐贈給NRA,作為NRA射擊訓練基金。

美國柯爾特M1911手槍

美國柯爾特公司作為世界“老牌”槍械製造公司,它生產的M1911自動手槍作為美國軍隊的製式手槍長達70多年。雖然在1985年美軍更新製式手槍(M9手槍)後被M1911A1替代,但是M1911手槍仍然被許多公司生產,提供給軍隊、執法機構、保安人員和民間愛好者。

裝備特點

M1911手槍采用槍管短後坐工作原理,射擊方式為半自動。發射11.43毫米柯爾特手槍彈,使用7發彈匣供彈,該手槍特點:一是結構簡單,零件數小,分解結合比較方便;二是機構動作可靠,安全性好,故障率低。M1911手槍的最大不足就是重量體積較大,射擊時後坐力大,影響射擊精度。

初露鋒芒

M1911手槍最初是由約翰·摩西·勃朗寧設計的。勃朗寧1889年開始試驗自動裝填技術。在1895年發明了一種槍管後坐式工作原理的新手槍結構設計。1896年,勃朗寧利用新發明的手槍結構為柯爾特公司設計了一種發射9.65毫米口徑柯爾特手槍彈的自動裝填手槍。此槍交給美國軍方進行測試。結果軍方對該槍表現並不滿意,認為半自動手槍可靠性較左輪手槍差,沒有采用。

精良改進

1899—1902年期間,美國軍隊正在菲律賓與當地的土著發生武裝衝突。在戰鬥中美軍士兵發現他們所裝備的9.65毫米口徑柯爾特轉輪手槍停止作用不夠大,而且裝彈速度太慢。因此,美國陸軍決定研製一種威力更大的新手槍和新槍彈,希望能在近距離上一槍擊倒頑強的敵人。1907年,美軍方開始招標研製9.65毫米大口徑左輪手槍及半自動手槍作為其新一代製式手槍。

嚴酷的試驗

為了監督生產新型手槍,勃朗寧親自去了哈特福德的工廠進行了最嚴酷的試驗。試驗中每支槍都要射擊6000發,每射擊100發後手槍會被冷卻5分鍾,每射擊1000發後手槍會進行簡單的維護和上油。在打完這6000發後,這些手槍再用一些裝配不良的槍彈進行測試。然後又把這些槍浸在滲有酸液或沙子和汙泥的水中直至表麵生鏽,然後再進行更多的射擊試驗。這是槍械有史以來第一次經受如此嚴格的試驗。

橫空出世

1911年3月29日,由勃朗寧設計、柯爾特公司生產的9.65毫米自動手槍被選為美軍製式武器,並正式命名為“柯爾特M1911 9.65毫米自動手槍”。並於1912年4月開始裝備部隊,成為美軍裝備的第一支半自動手槍。該槍更可靠,更耐用,當有零件損壞時更容易分解並更換,而且更準確。

《約克中士》中的身影

在電影《約克中士》中記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英雄阿爾文·約克的故事。1918年,約克所在的第328步兵團被德軍機槍火力所壓製,約克和另外16名士兵在伯納德·厄爾利軍士的指揮下,被派遣向德軍機槍陣地的側翼迂回。不巧的是他們被20名德軍發現。在激烈的戰鬥中約克的同伴們都犧牲了,而他的“恩菲爾德”步槍的子彈也用光了,最後他用隨身攜帶的柯爾特M1911消滅了最後的6名德軍,成功地為該師掃清了前進中的障礙。

美國柯爾特M1911A1手槍

柯爾特M1911A1手槍性能數據

口徑:11.43毫米

全槍重:1.13千克

全槍長:219毫米

槍管長:127.8毫米

有效射程:50米

槍口初速:250米/秒

裝彈量:7發

美國柯爾特M1911A1式自動手槍是世界上裝備時間最長、裝備數量最多的手槍,被許多國家和部隊采用。該槍在美國軍隊中服役70多年。作為代表性武器,先後經曆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戰火洗禮,直到被伯萊塔92F式9毫米手槍取代。

新型改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陸軍軍械部評估了M1911手槍的戰鬥表現,要求柯爾特公司進行改進。改進之處有:加寬準星,使射手在光照不良的條件下也能迅速瞄準;加長擊錘,使之更容易被拇指扳動;縮短扣機距離,增加防滑紋;握把背部設計弓形拱起,表麵增加防滑紋,使射手握持更牢固;改變握把護板的網格防滑紋,使握持更舒適;扳機後方增加拇指槽,使扣扳機的動作更輕鬆;加長握把保險。

戰火中成長

通過試驗的新槍於1926年6月25日被美軍正式采用,並重新命名為“9.65毫米口徑M1911A1自動手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M1911A1手槍經曆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之後,M1911A1仍被廣泛采用,並出現了一些其他形式的改型,例如縮短的M15指揮官型,不同長度、握把及其他配件的MKIV係列政府型手槍等等,此外還有多種不同的比賽型手槍。

具有安全感

與M1911式手槍相比,M1911A1的11.43毫米口徑使其威力是以往任何手槍都沒有的,一支這樣的手槍也使射手產生了一種安全感。M1911A1采用了槍管短後坐式自動方式和勃朗寧獨創的槍管偏移式閉鎖機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非常耐用。該槍的保養方便,保險可靠,深得槍主的喜愛。

備受青睞

1985年,美軍決定以伯萊塔公司生產的9毫米口徑M9自動手槍代替M1911A1。當國會命令頒布時,美國海軍陸戰隊激烈反對,而美國海陸空三軍內許多特種部隊仍然繼續使用M1911A1手槍作為輔助武器,仍然有許多人相信M1911A1手槍是最好的戰鬥手槍。

加工工藝

現代的M1911A1係列手槍采用新的加工工藝。槍管采用精鍛工藝加工而成,延長了槍管的壽命。擊針由鈦合金製成,在手槍意外跌落時不易走火;由於鈦的耐腐蝕性較強,即使槍支的存儲環境有些潮濕,也不會影響擊針的使用性能。此外,新型的M1911A1手槍在設計上也有創新。如槍上設計了槍膛有彈指示器,它其實是槍管套筒後端上方的一個小口,射手隻要向這個小缺口看一眼,便可知道槍膛內是否有子彈。

美國FP-45解放者手槍

美國解放者手槍是一種非常簡陋的單發滑膛手槍,這種手槍是二戰期間美國的戰略情報局發給被軸心國占領地區的抵抗組織所使用的簡易武器。它的正式名稱是美國FP-45解放者手槍,即45口徑信號槍。二戰結束後,大批的解放者手槍被美國回收和銷毀,因此,現在想要找一支解放者手槍相當不容易。

研製過程

為了在敵人占領區激起更廣泛的抵抗活動,美國陸軍在1942年秘密研製了這種被稱為FP-45的所謂的“信號槍”,然後交由俄亥俄州代頓的通用汽車公司大陸製造(分)公司負責生產小金屬零件。最後,所有的零件被送到印第安那州安德森的通用汽車公司導航燈(分)公司。導航燈公司的工人們用這些零件裝配了100萬支解放者手槍。

兩全其美

生產這100萬支手槍前後共花了6個多月的時間,平均每6.6秒就會生產出一支解放者手槍,是有史以來生產裝配速度最快的。這種手槍不僅製造速度極快,製造費用也相當低,把費用分攤開來後,每支手槍相當於2.10美元。

使用方便

裝配好後的每一支解放者手槍會連同10發11.43毫米ACP彈和一根小木棍一起被裝在一個表麵塗石蠟的厚紙板盒內,紙盒內有一組連環繪畫說明書,就算不識字的人也能照著畫麵學會操作。由於現在保存下來的紙盒比手槍還少,因此對於收藏家來說,這種連環畫說明書比槍本身更有價值,結果導致槍械市場上的假說明書比真的還多。

外形粗糙

解放者手槍的外形非常粗糙簡單。裝填時要用手把滑動式後膛打開,把槍彈塞進去再合上,還要用手把擊錘扳到待擊狀態才能扣動扳機擊發。每次發射後都要打開後膛,再用紙盒內附帶的那根小木棍把空彈殼頂出槍管,然後再裝填。如果附帶的小木棍掉了也不要緊,差不多粗細的棍狀物都是合適的替代品。

一次機會

由於解放者手槍的槍管製造得非常粗糙,也沒有膛線,因此精度非常差,再加上每次隻能打一發,使用者往往是拿著一把裝好槍彈的手槍躲藏在路邊,等待孤身一人的目標經過時突然跳出來在極近的距離內射擊其要害部位。如果一槍不能幹掉敵人,就沒有機會再打第二槍了。

新型槍誕生

為了彌補射擊精度低的缺點,美國還設計過一種兩發型的解放者手槍,同樣被命名為“信號槍”,以掩藏其真實用途。這種手槍有一個水平滑動的彈膛,打完一槍後立即用手推移另一邊彈膛對準槍管位置,向後扳動擊錘至待擊位置,這樣就可以迅速地發射第二發槍彈。握把裏麵也可以存放10發彈藥。但這種兩發型解放者並不像原來的單發型解放者手槍那樣獲得訂單和廣泛使用,因此隻製造了極少量的樣槍。

美國史密斯·韋森M1076手槍

M1076手槍是史密斯·韋森第三代自動手槍,它於1990年推出,是FBI所采用過的最短命的手槍,在使用了短短的5年後就被Glock 23手槍代替了。

脫穎而出

1985年,由於裝備問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特工在一次行動中,付出了兩人身亡、五人受傷的慘重代價。事件發生後,FBI立即召集了許多彈道專家,研製出了穿透力較強的“FBI-lite”藥彈。有了合適的藥彈,就需要相應的手槍來發射。之後,FBI從21家公司提供的樣槍中選中了史密斯·韋森公司M1076型手槍,並簽訂了生產9600支手槍合280萬美元的合同,在1990年,FBI正式裝備10毫米減裝藥彈和史密斯·韋森M1076手槍。

新的改變

在M1076的設計上,史密斯·韋森公司放棄沿用多年的安置在套筒尾部的保險/待擊解脫杆,而改為類似SIG SAUER手槍上那種安裝在底把上的待擊解脫杆。由於沒有了手動保險,因此第一發總是雙動擊發的,後續的都是單動,不過由於沒有射擊前不需要打開保險,因此平戰轉換速度較快。

結構特點

M1076還采用了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和勃朗寧式槍管偏移閉鎖係統。該槍由不鏽鋼製成,彈匣也是不鏽鋼,標準的彈匣容量為9發。瞄準具為柱形準星和缺口照門,準星和照門都可橫向調整,且嵌有夜間瞄準用的氚光點。

美國史密斯·韋森SW99手槍

SW99手槍是史密斯·韋森公司在德國瓦爾特P99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新一代警用/自衛手槍。可以說SW99手槍是P99在美國的翻版,不同的是瓦爾特P99的成槍是在德國生產的,而SW99的底把是由瓦爾特公司生產的,套筒及最後組裝則由美國負責。

國際合作

1996年,德國瓦爾特公司推出了耳目一新的P99手槍,但由於當時具有地方保護主義色彩的美國在槍支法中規定:在其民間市場上銷售的進口槍支必須有一定比例的零部件或工序是在本土進行的。因此,瓦爾特公司找到了史密斯·韋森公司作為P99手槍打入美國民用市場的合作方,這種“國際合作”的美國型P99被重新命名為SW99。史密斯·韋森公司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將SW99手槍的一些零部件交由斯普林菲爾德武器公司代為加工組裝,而由高分子有機材料製成的套筒座則由瓦爾特公司代為生產。

獨特之處

SW99和P99在外觀上很容易區分出來。SW99的套簡更加圓滑,前端增加了防滑齒;扳機護圈由P99的方形改為圓形。更重要的是SW99適用彈種比P99更加廣泛,它可以發射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和0.40英寸的史密斯·韋森手槍彈。2003年,發射0.45英寸柯爾特槍彈的SW99也正式投產。

兩種彈匣

SW99有兩種不同容量的彈匣,一種是正常容量,另一種隻能裝10發。10發彈匣是為了符合美國1994年9月13日的“突擊武器禁令”,而大容量彈匣則可對執法機構或保鏢等特殊的用戶銷售,但這兩種彈匣完全通用。

奧地利格洛克17手槍

格洛克17手槍性能數據

口徑:9毫米

空槍重:0.625千克

全槍長:186毫米

槍管長:114毫米

裝彈量:17發

槍口初速:360米/秒

格洛克17手槍是應奧地利陸軍的要求研製的。20世紀80年代初,奧地利陸軍尋求一種新式手槍以取代服役了多年的德國華爾特P38自動手槍,於是格洛克公司與著名的奧地利斯太爾公司展開競爭,最終斯太爾GB手槍因不能滿足奧地利陸軍的要求而落選,格洛克17手槍則獲得軍方的極高讚譽。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格洛克17手槍表現出了持久的生命力,至今仍躋身於名槍之列。

合理的設計

格洛克公司在設計格洛克17手槍時,摒棄了傳統的外形上隻講求曲線完美的思想,他們更注重實用。設計出的格洛克17手槍外形簡潔,看起來方頭方腦的,這樣的設計十分符合實戰應用,便於隨身攜帶和使用。因為它的握把與槍管軸線的夾角是根據人體手臂自然抬起的瞄準姿勢與身體的角度而定的,這樣做是為了在緊急情況下持槍者可以幾乎不用瞄準便可舉槍射擊,而且非常準。

結構特點

格洛克17手槍的主要特點是廣泛采用塑料零部件,質量小,而且機構動作可靠,容彈量也大。格洛克17手槍的套筒座、彈匣體、托彈板、發射機座、複進簧導杆、前後瞄準器、扳機、拋殼挺頂杆及發射機座銷等都是用塑料製成,這使它的質量顯著地減小。而且這些塑料部件非常堅固,經過10噸重軍用卡車碾軋過後,它的工程塑料部件都沒有損壞,可以繼續射擊。說到格洛克17手槍的彈匣,其實從外觀上看,它的彈匣長度和其他15發容量的彈匣長度差不多,它之所以能裝17發子彈的原因就是采用了一種扁鋼絲繞製的彈簧,這種彈簧的剖麵是扁的而不是傳統的圓形,所以在保持相同彈力的情況下可以減少彈簧壓縮時的長度,這樣就使格洛克17手槍的彈匣容量增大了。

保險裝置

格洛克17手槍的保險裝置為扳機式保險,所以槍外部沒有常規的手動保險機柄。扳機式保險使用方便,隻要手指扣動扳機時就打開了保險,手指離開扳機就能自動處於保險狀態。這樣設計的好處對於那些常忘記關上保險的人而言安全性得到了顯著提高。而且當手槍掉在地上或者從射手手中脫落,由於手指離開扳機從而使保險裝置自動地處於保險狀態,以避免走火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