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水欲》的人民性和強烈的社會性,還體現在作者對腐敗現象、對邪惡勢力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抨擊。小說對魏縣長違章占河,吳國民背離科學規律,獨出心裁一心想出政績,企圖名利雙收,但又一場特大洪水災難鋪天蓋地而來,洪水毀杜壩、衝荊山、淹沒漢江兩岸人民財產、終於使吳國民、魏長生等在政界走到了盡頭,省長司馬田也被牽累卸職。不可否認,在我們這個官本位的社會裏,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權力是個好東西,隻為少數人互利的權力更是妙不可言。但這樣一來,權利和權力也就向遠離百姓的一方傾斜了,因為這些達官貴人的心中總以為自己是“父母官”,而又忘卻了真正的父母乃是中國億萬百姓。小說對腐敗、對邪惡勢力的鞭撻也是無情的。由於腐敗現象已侵蝕到了當今社會各個角落、方方麵麵,造成黨群關係緊張,已經到了非大刀闊斧整治不可的地步。小說從中央、省紀檢派工作組深入漢水市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工作,使廣大漢水市人民看到了希望,也對以胡錦濤為領導的黨中央充滿信心。
《水欲》的文學藝術性也是突出的,作者通過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社會真實生活,作品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達到了完美、統一和諧的程度。作者在處理兩代人的感情糾葛中,線索安排得恰到好處。整個作品從頭至尾,披露抨擊了社會陰暗麵,小說寫了黑暗、寫傷痕、寫特權、寫腐敗。但作者通過作品更寫了新生、寫了希望、寫了光明。特別是小說結尾,正麵人物都有了好的結果。姚清泉應聘清華大學水利係當了教授。姚小健考上清華水利係,吳遐考上北京音樂學院。在火車即將開啟的時刻,悲劇人物姚清泉原妻常娟在站台遠處,滿目淚痕向兒子招手,為苦命人們得到好結局而祝福。總之,作者抓住了生活的本質,站得高、看得遠,把作品寫得細、寫得熱、也寫得豪邁、寫得感人,讓人回味無窮。《水欲》作者在抨擊黑暗和讚美光明的敘事過程中,始終給讀者以力量,發人以深思、促人奮起。作者通過作品讓世人都看到了中國人民是偉大的,共產黨是有力量的,是了不起的,十三億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一定能建成一個繁榮的、和諧的、幸福的大家園。
《水欲》的另一重要特點是以情動人。作品主人公姚清泉在和常氏姐妹的感情糾葛中,體現了善良的人性美。姚的姨妹常茜自小受姐夫愛護,特別是在廿年前的洪水劫難中,還是初中生的常茜遭歹徒強奸,人生遭到第一次打擊,姚知道後耐心勸解開導;後來處在高考失誤中的常茜又被魏長生誘奸,極度悲憤投江自盡,幸被一直暗中關懷她的姐夫搶救脫險。每當在常茜人生的重要關頭,姚清泉都給了父輩似的無私的愛,這對早年失去父母的常氏姐妹,自然倍加感激。常茜在姐夫庇護下,艱難成長,終於從音樂學院畢業,功成名就。她從對姐夫父輩似的崇敬的愛,隨著姐姐的變節,慢慢變成了情愛,於是在音樂學院畢業後,便要獻身於姐夫。姚清泉麵對姨妹子突兀其來的舉動驚呆了,當姚清泉清醒之後,冷靜地、妥善地處理了眼前發生的一切。作品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一個完整的穿衣過程結束了,盡管在此間倆人並沒有一句對話,甚至一個對視的目光都沒有。然而,姚清泉無語中表現出來的一舉一動,足以表達了他應該表達的所有言語。而常茜能感受到的是除了慈父般的愛憐、兄長般的嗬護、導師般的關懷、朋友般的理解,還能有其他什麼呢?”當今社會,某些權勢者忘乎所以、吃喝嫖賭成風,而姚清泉作為一名有實權的市局局長,卻能這樣潔身自好,實屬不易。當然這一段情節從文學角度,則是對人性美的一首讚歌。
作品中的“三劍客”,光明磊落、一身正氣,體現了共產黨人所具備的品格美,這在文壇上已是熱門話題。對漢江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趙誌興的描述,更有鮮明特色。趙誌興的發家有他自身特點,除生意人所具有大膽、睿智、敢於冒險、狡黠詭詐外,另有特殊的原因。原來在廿年前漢水市遭洪水劫難中,他目睹了吳國民當年利用混亂局麵,奸汙了還是初中生的常茜的全過程。吳後來官居高位,他便以此要挾,撈到承包工程的肥差。在施工中,利用偷梁換柱的手段,一舉賺了一千多萬,從此成為漢水市舉足輕重的頭麵人物。用酒色財氣賄賂官員發財,這是當今社會公開的秘密,但趙誌興獨特之處在於他將多年賄賂的事實,全部打進電腦軟件密存起來,後來交給兒子為他報仇。趙誌興和這些官場敗類交往中,明知陷阱多多,甚至知道自己也沒有好下場,他知道有人可能利用權力,用暗殺來收拾他,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但是趙誌興卻萬萬沒有想到他會死在縣長情人石榴裙下,而且法律還沒有辦法保護他,也使作品這一亮點閃閃發光。趙誌興從發家到被害的曆史,告誡了數以萬計的達官貴人,要好好做官、為民辦事,“天上不會掉餡餅”,你以為老板們的銀子就那麼好拿嗎?也告訴一些民營企業家,趙誌興之路不可取,正正經經做生意,歪門邪道害人害己。這也是《水欲》發人深思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