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依論引施設論說。若彼父母福業增上。子福業劣不得入胎。若彼父母福劣薄。子福業勝不得入胎。要父母子三福業等方得入胎。問若富貴丈夫與貧賤女合。或富貴女人與貧賤男合。如何中有亦得入胎。答富貴男子與貧賤女人合時。必於自身起下劣想。於彼女人生尊勝想。富貴女人與貧賤男子合時。必於自身生下劣想。於彼男子起尊勝想。貧賤男子與富貴女人合時。必於自身生尊勝想。於彼女人起下劣想。貧賤女人與富貴男子合時。必於自身起尊勝想。於彼男子生下劣想。子於父母將入胎位。應知亦然。故入胎時皆有等義
次依論問中有微細。一切牆壁山崖樹等皆不能礙。此彼中有為相礙耶。有作是說。此彼中有亦不相礙。以極微細。相觸身時不覺知故。複有說者。此彼中有亦互相礙。以相遇時。此彼展轉。有語言故。問若爾寧說中有無礙。答於餘無礙。非謂中有。問此彼中有皆相礙耶。答自類相礙非於餘類。謂地獄中有但礙地獄中有。乃至天中有但礙天中有。有作是說。劣礙於勝。以粗重故。勝不礙劣。以細輕故。謂地獄中有礙五中有。傍生中有礙四中有。鬼界中有礙三中有。人中有礙二中有。天中有唯礙天中有
五生部第五
如地持論雲。菩薩生有五種。住一切行。安樂一切眾生。一息苦生。二隨類生。三勝生。四增上生。五最後生
菩薩以願力故。於饑饉世受大魚等身。以肉救濟一切眾生。於病疾世為大醫王。救治眾病。於刀兵世為大力王救息戰諍。以法化邪及諸惡行。如是無量皆悉往生。是名息苦生。菩薩以願自在力故。於種種眾生天龍鬼神等。遞相惱亂及諸外道。起諸邪見悉生其中。為其導首。引令入正。廣為宣說。是名隨類生。菩薩以性受生。勝於世間壽色等報。是名勝生
菩薩從淨心住。乃至最上菩薩住。於閻浮提自在受生。一切受生處於中奇特。是名增上生
最上菩薩住受生調伏業。菩提眾具增上滿足。生刹利婆羅門家得。阿耨菩提作一切佛事。是名最後生。世世菩薩皆此五種受生。無餘無上。因此疾得阿耨菩提
又瑜伽論雲。諸菩薩生略有五種攝一切生。一切菩薩受無罪生。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何等為五。一者除災生。二者隨類生。三者大勢生。四者增上生。五者最勝生。菩薩於諸饑饉作大魚等。並給一切皆令飽滿。或有疫病。作大良醫息除疾疫。或有戰諍。以大威力善巧息除。或有惡王非理治罰。以大願力哀湣一切。或起邪見能除邪惡。是名略說除災橫生。或有菩薩。以大願力生趣異類。方便化導令彼行善。是名略說隨類受生。或有菩薩稟性生時。所感壽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最為殊勝。所作事業自他兼利。是名略說大勢生。或有菩薩住於十地。作十王報。最為殊勝。已得成滿。即由此業增上所感。是名略說隨增上生。或有菩薩。於此生中菩提資糧已極圓滿。或生大貴國王家。能現等覺廣作佛事。是名略說最後生。若諸菩薩於去來今清淨仁賢妙善生處。皆此五生所攝。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唯除凡地菩薩受生。何以故。此中意取有智菩薩生大菩提果之所依止。令諸菩薩疾證菩提
頌曰
四生誠易轉 五陰病難湮
壽報雖延促 終成丘墓塵
徒知餌六色 會當悲四鄰
複湣輪回報 難成不壞身
感應緣(略引二驗) 晉沙門支道林 唐居士信都元方
晉沙門支遁字道林。陳留人也。神宇雋發。為老釋風流之宗。常與其師辯論物類。謂雞卵生用未足殺之。與諸蠕動不得同罰。師尋亡。忽見形來至遁前。手執雞卵投地破之。見有雞雛出[穀-禾+卵]而行。遁即惟寤悔其本言。俄而師及雞雛並滅不見(右此一驗出冥祥記)
唐相州滏陽縣人信都元方。少有操尚。尤好釋典。年二十九。至顯慶五年春正月死。死後月餘。其兄法觀寺僧道傑。情切友情。乃將一巫者至家。遣求元方與語。法觀又頗解法術。乃作一符攝得元方。令巫者問其由委。巫者不識字。遣解書人執筆。巫者為元方口授。作書一紙。與同學憑行基。具述平生之意。並詩二首。及其家中亦留書啟。文理順序言詞淒愴。其書疏大抵勸修功德。及遣念佛寫經。以為殺生之業罪之大者。無過於此。又雲。元方不入地獄。亦不墮鬼中。前蒙冥官處分。令於石州李仁師家為男。但為隴州吳山縣石名遠於華嶽祈子。乃改與石家為男。又雲。受生日逼匆迫不得更住。從二月受胎。至十二月誕育。願兄等慈流就彼相看也。言訖洟泣而去。河東薛大造寓居滏陽。前任吳山縣令自雲。具識名遠。智力寺僧慧永法真等說之(右此出冥報拾遺記)
十使篇第八十三(此有四部) 述意部 會名部 迷理部 斷障部
述意部第一
蓋聞。三界昏寢。皆由十使為窟宅。六賊攀緣。寔因五住為猛將。致使妄想虛構。惑倒交興。萬苦爭纏。百憂總萃。於是十使驅馳。十纏拘束。五鈍易沈。五利難製。苦集順流。無始常漂。滅道清虛。何由得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