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悔罪乞和兩宮返蹕 撤戍違約二國鏖兵(3 / 3)

溽暑已過,正值秋涼,太後挈著光緒帝等,由西安啟蹕,騶從極多,沿途供張,備極完美。比北京出走時情形,大不相同。行未數程,聞報全權大臣李傅相鴻章病歿,太後下旨優恤,除各省曾經立功的地方,許立專祠外,並在京師準立一祠,賜諡文忠,備極榮典。命王文韶繼任李職,商訂和約未了事宜。兩宮在途中行了兩三月,無甚可紀,直到冬季,始至北京,接見各國公使及公使夫人,都是殷勤款待。太後此時,頗欲引用賈誼五餌三表的法子,駕馭洋人,其實大錯鑄成。外洋各國,非匈奴比,五餌三表之法,實用不著。隻恨自己未習洋文,一切應酬,不便直接,未免心中怏怏。可巧來了兩個閨媛,本是旗員女兒,隨父出洋好幾年,能通數國語言文字,至此歸國入覲,做了宮中招待員,把一個癡心妄想的西太後,喜歡極了。看官聽著!待小子報明兩位閨媛的姓名。這兩閨媛,係同胞姐妹,一名德菱,一名龍菱,乃是曾任法欽使裕庚的女公子。裕庚係滿洲鑲白旗人,字朗西,由軍功洊封公爵,他曾出使日本,又使法國,使節所臨,眷屬亦都隨著。此時正卸任回國,入覲太後,太後聞他二女秀慧,遂當麵傳旨,令飭二女至頤和園陛見。當由裕夫人帶領二女,遵旨入園。德菱、龍菱從未到過頤和園中,此次隨母入覲,自然格外注意。但見園中廣敞異常,所有布置,都是異樣精彩,目不勝睹。第八十三回中,已將園中景致,大略敘明,故此處不複複敘。既到仁壽殿外,由太監導入殿側耳房,陳列著紫檀桌椅,統是雕鏤精工,壁上懸著各式自鳴鍾,短針正指到五點五十分,母女三個,少憩片時,旋有李總管到來,居然穿著二品公服,戴著紅頂孔雀翎。太監亦闊綽至此,不亞當年魏忠賢。裕夫人頗有些認識,即挈女起迎,那總管也笑容可掬,與裕夫人談了數句,無非是循例寒暄,及太後就要召見等語,語畢即去。二女問明裕夫人,方知這位翎頂輝煌的總管,就是赫赫有名的李蓮英。隨後又有幾位宮眷,導他母女三人出了耳房,經過三重院落,到了正殿,殿額上大書樂壽堂三字,應八十三回。殿內立著婦女數人,大約年輕的居多。就中有一位旗婦,裝束略異,且髻上戴著金鳳凰,與別人更覺不同。裕夫人瞧著,認得是光緒皇後,正欲入殿請安,忽見數宮女護著太後,從屏後出來,到了寶座間,將身坐定。後麵踱出李總管,即傳旨陛見。當下裕夫人率同二女,趨蹌入殿,一例拜跪報名,由特旨叫他起立。太後略問一番,裕夫人一一答述,太後又仔細瞧那二女,不覺生愛,起握二女手道:“你兩人煞是可愛,難為這裕欽使,生就這粉妝玉琢的兩女兒。你兩人可願在此伴我麼?”兩女本伶俐得很,即欲跪下謝恩。太後便道:“不必拘禮,你肯遵我的意旨,叫我做老祖宗,晨夕侍著,我就喜歡你了。”兩女連聲遵旨。太後複命皇後等,與她們相見,母女三人,先請過皇後的安,嗣與各宮眷一一行禮,這等宮眷們,無非是各邸的郡主,相見後,太後複囑皇後道:“你可引他母女們,入內玩耍,我且到朝房一轉,再來與他們敘談便是。”皇後唯唯聽命,太後即舉步出殿。殿外早已備著露輿,俟太後上輿後,前後左右,統是很體麵的太監,簇擁而去。這位李總管蓮英,本與太後時刻不離,至此隨著同行,更不必說了。微詞。皇後以下,恭送太後上輿畢,即引裕家母女三人,轉身入內,閑談消遣,至太後回園後銷差。未幾太後回來,賜母女三人午餐,午後複賞她們聽戲。太後最愛的是梆子調,與德菱姐妹,談論腔調的好處。德菱姐妹,不敢不隨聲附和。其實一片征聲,已寓亡國之音,後人有詩歎道:

潑寒妙樂奏升平,南府新開散序成。

不是曲終悲伴侶,似嫌激征雜秦聲。

未知德菱姐妹,曾否在園侍奉,且看下回分解。

中外議和,訂約十二款,不必一一推究利弊,即此四百五十兆之賠款,已足亡中國而有餘。原約賠款計四百五十兆兩,分三十九年償清,息四厘,子母並計,不啻千兆。此千兆巨款,盡由中國人負擔,以二三權貴之頑固昏謬,釀成莫大巨禍,以致四萬萬人民,俱凋瘵捐瘠,千載以後,不能不歎息痛恨於若輩也。載漪以下,黜戮有差,其實萬死不足蔽辜。閹豎李蓮英,且安然無恙。孔子言婦人為難養,況可使之屢次臨朝,庇護此肉不足食之狐鼠耶?迨回鑾以後,不能悔過圖強,且反欲援五餌三表之計,駕馭洋人。當時賈長沙猶徒托空言,無當實用,況如近今之外洋各國,其智識遠出匈奴上乎?至如裕家二女之入園,本屬無關得失,但就微論著,可見慈禧後之心,無非為便嬖使令起見。國已危矣,臥薪嚐膽且不暇,尚愛他人之希旨承顏,自圖快活耶?德菱姐妹,尚有學問,非李蓮英可比,故未聞有濁亂宮禁之弊,否則不入嬖幸傳者幾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