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戰士張天強裹著濕棉被幾次衝向毒煙,正在搶救中,他發現一個檢查毒瓦斯的工人沒戴防毒麵具,他立即把自己的放毒器材取下來,給那位工人戴上。工人不肯,他說,工人同誌你比我更需要這個。毒煙滾滾襲來,救護隊員發現張天強臉上沒有東西,就把僅有的一個備用品給了他。當他發現一個剛撤離險區的老工人走在後頭很吃力,就又把這個自動呼吸氣給了老人。他衝進烈火中背出一個又一個群眾。第三次衝進的時候,他實在沒有力氣了,跑到半路就昏倒了,同誌們把他救到通風的地方,他蘇醒了,這時烈炎中仍然傳出呼救聲,他像聽到自己的父老兄弟在呼喚,他的心一陣難過,眼淚止不住往下淌。他一軲轆爬起來,又衝了上去,但是頭重腳輕,說不出話來,身子也不聽使喚了,但他仍然從濃煙中摸到一個工人,就往外拖,每往前一步都十分艱難,身後不斷傳來爆炸身,火光衝天。這時,假如他不顧別人,還可以衝出去,但他死死抱住那名工人,順著小道軌一點一點往外爬,就在人們眼看著張天強爬出道軌的一刹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瓦斯爆炸了,紅色的火焰把他吞沒了。張天強像火中的鳳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英雄的”劈山開路先鋒連“,用他們的青春和熱血染紅了一麵麵鮮豔的戰旗!1965年命名以來,榮獲各種獎狀、錦旗160麵;二十八次被軍區和全軍評為先進集體;十六次派人出席全國人大和全軍全國英模代表會議;榮立集體一等功二次,二等功四次,三等功十二次;特等功臣一人,一等功臣九人,二等功臣十二人,三等功臣二百八十六人。共有十四名官兵的熱血灑在高山大海,他們的英名將與世長存!
第5節 二郎山傳人
大隊長齊樹青說,我們大隊黨委對這個連隊曆來關注,它是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英雄群體,曆史上比較輝煌,每屆領導交接時都強調,通過抓這個連隊,讓二郎山精神在新時期發揮作用,連隊更加輝煌,推動大隊全麵建設。這個連隊,以前是劈山開路打坑道,新時期隨著軍隊建設的不斷變化,連隊由土工建築工兵,建成機械化野戰工兵部隊,把我軍優良的工種補充到連對去,也說明軍隊建設的變化。但是官兵的思想沒有變化。沒有忘記我軍的宗旨任務。以前是鋼釺鐵錘十字鎬,現在是裝備精良的機械設備。但是在大型設備執行機動任務時,需要人去操作,在實際工作中也有許多新的問題和矛盾,所以必須保持和發揚二郎山精神。我們大隊經常教育這個連隊,輝煌是老一代留下的,二郎山精神是傳家寶,我們不能吃老本,要創造新的輝煌!
新任指導員門桂倉說,在這個連隊,保他第一很難,連隊不進步就是倒退。99年支部要上一個新台階。連隊要上拳頭項目。我和連長千思萬想,一是小值日講評。每天以班為單位,班長主持,小值日講評,所屬戰士一人一遍,一是加強管理,二是給戰士一個鍛煉的機會。提高戰士的總結和表達能力。搞十個講評動作,作為領導對我們的期望質很高,對名譽單位,全靠我們自身很難,把旗子打出去,很難。和平時期,沒有什麼施工任務,這二年沒有任務,平常就是訓練學習,教育。97年小清和施工,趵突泉清淤泥,機械挖土。再就是有償服務,戰士全是義務勞動,還到維北靶場施工,去的低推和挖掘機,挖土方,出車率很高,也沒閑著,但沒有大的任務,轟動效應不大。
新任連長賈延奎說,機械連幹部戰士素質,比其它連隊高的多,曆史悠久,傳統多,在維護大隊當兵,怕吃苦不原到機械連來,想上進到機械連來。幹部是大隊經過慎重挑選的,戰士來的都是好的,個別差的也變的好了。我理解,咱們的二郎山精神,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滲入到血液中去。
新一代的機械連黨支部,更加珍視二郎山精神,因為他們有過輝煌,走過彎路;懂得這種精神的價值所在。雖然連隊的番號在不斷變化,黨支部領導人在不斷更換,士兵們在不斷流動;但是二郎山精神卻在不斷發揚廣大,代代相傳。在此,僅攝幾幅鏡頭告慰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