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耶穌(12)(2 / 3)

他指望的是公平,誰知倒有暴虐;

他指望的是公義,誰知反倒有冤聲。”

這篇偉大的“葡萄園之歌”,述說了以色列人的背逆,故,耶和華要懲治他們,先知以塞亞說:“我耳聞萬軍之耶和華說;‘必有許多又大又美的房屋成為荒涼,無人居住。’”

所羅門死後數年間,以色列分裂為二,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兄弟鬩牆,內戰頻仍。主前721年,風景如畫的北國京城撒瑪利亞淪於敵手,亡於亞述帝國;一百三十年後,南國宗教、政治中心耶路撒冷也淪入新興帝國巴比倫之手。

所羅門死後數年間,以色列分裂為二,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兄弟鬩牆,內戰頻仍。主前721年,風景如畫的北國京城撒瑪利亞淪於敵手,亡於亞述帝國;一百三十年後,南國宗教、政治中心耶路撒冷也淪入新興帝國巴比倫之手。

主前605年,尼布甲尼撒正式登基成為巴比倫帝國的大王。他從南國猶大擄走一部分百姓去巴比倫,先知但以理等人也在其內。這是耶路撒冷城第一次淪入巴比倫手中。

主前597年三月,巴比倫大軍圍城,尼布甲尼撒親征,廢了猶大王約雅斤,立西底家為傀儡王,這是巴比倫第二次攻陷耶城。約雅斤被廢,複被擄走,同時擄去的還有王後、臣仆、工匠、百姓和領袖。先知以西結就是在這時被擄往巴比倫。聖殿被洗劫,王宮的寶物被掠走。

主前584年。猶大王西底家與埃及結盟,尼布甲尼撒因此廢去西底家的王位,立基大利為省長管治猶大。可是西底家一決定靠攏埃及,巴比倫的大軍便掩至,攻陷了耶城(主前586年),西底家逃走,在耶利哥平原被擒,猶大國第三次被擄。先知耶利米曾預言西底家要親見尼布甲尼撒王。先知以西結則預言他要被人帶去巴比倫,卻不能看見那地。兩者都應驗了。因為西底家被擄去巴比倫時,眼睛給挖掉。耶城陷敵,聖殿王宮被劫掠,複遭火焚,城牆被拆毀,城裏的人全擄走,隻留下那些民中最窮的,使他們修理葡萄園,耕種田地。

耶穌說:“恐怕因貪食醉酒以及今生的思慮,累住你們的心,那日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你們。”謹慎和虔誠是一種最好的生活狀態。“寡婦的小錢”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何為敬虔。對待生活持謹慎和敬虔的態度,有一個好處,就是每天都可以生活在陽光中,因為人心裏沒有詭詐,不做見不得天的事,便得以逃避一切臨到的網羅,對於謹慎和敬虔生活的人來說,不存在“大禍臨頭”,俗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的晚餐——設立聖餐

“逾越節”的晚上,耶穌和門徒吃最後的晚餐。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神的國來到。”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是為你們舍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看哪!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們一同在桌子上。人子固然要照著所預定的去世,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

“逾越節”近了。

祭司長和律法師們,絞盡腦汁要殺耶穌,但他們又不敢在節前拿他,害怕百姓不服,恐怕生亂。這時,撒但①進入了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心,他本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

猶大去和祭司長和守殿的官長商量,用什麼法子把耶穌交在他們手裏。祭司長一看猶大的作為正中下懷,心中暗暗歡喜,就約定給他銀子。他貪財,願意為錢賣主,應允要找機會趁眾人不在的時候,把耶穌交在他們手上。

“除酵節”須宰“逾越節”羊羔的那一天到了。

耶穌打發彼得和約翰說:“你們去為我們預備‘逾越節’的宴席,我們好吃。”

他們說:“你要我們到哪裏去預備?”

耶穌說:“你們進了城,必有人拿著一瓶水迎麵而來②,你們就跟著他,看他進哪所房子,你們就跟著進去。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客房在哪裏,我與門徒好在客房吃逾越節的宴席。’他必指給你們擺設整齊的一間大樓,你們就預備了‘逾越節’的宴席。”

事情果然如耶穌說的那樣。

預備齊了,耶穌和門徒一起坐席。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前,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宴席。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吃這宴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國裏。”

說著,耶穌離了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了腰,然後把水倒在盆裏,開始為門徒洗腳③,洗完後,用自己所束的手巾給他們擦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