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對家庭和社會開放的課堂(2)(1 / 3)

從美國家長在中小學家校合作中扮演的多重角色可以看出其家校合作達到較高的廣度和深度,能順利實現這一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麵的原因,

1.相關法律法規的出台為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美國製定了一係列關於中小學家校合作的法律法規,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權利明確納入了聯邦政府的法律,使其有了強有力的製度保障。197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的修正案,其中在“第一條款”明確提出,有聯邦資助項目的各學區應成立家長谘詢委員會(Parent Advisory Council),以協助學校設計、發展和實施那些促進低收入家庭兒童發展的計劃,該委員會成員應從學生家長中選舉產生。家長參與教育的權利被正式納入聯邦教育法規。以及上文所提及的《殘疾兒童教育法》的出台,規定了家長有權與其孩子教育有關的學校會議,有權對學校做出的決定發表意見。《2000年目標:教育美國法》中也規定:每一所學校都應積極發展與家長的合作,使他們配合教師幫助兒童在家學習,並歡迎家長參與學校的教育決策。

2.正規化的組織機構促進其長足發展

美國中小學家校合作的組織形式家長—教師協會(PTA)已經呈現出正規化的趨勢,形成了從全國、州到地方的一體化機構,它對家長在家校合作中扮演多樣積極的角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難看出,PTA不僅為家長提供了各類家庭教育的網絡資源,為家長作為參與教育的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條件,還為家長自願參與學校教育,如在組織家長籌措經費,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方麵盡心盡力。並且,家長參與學校決策也主要是作為PTA的一員在PTA活動或會議的過程中進行。

從全國到地方到學校的PTA有共同的任務,共同的活動,完備的組織形式,完善的規章製度,高一級的對低一級的進行指導和幫助。曆史之久,人員之眾,成就之巨,使美國家長-教師協會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兒童問題的民間機構。

3.民主開放的學校管理模式為其提供了寬鬆的氛圍

凡屬於民主開放型的管理模式都比較注重學校與外部環境的關係,而集權封閉型的管理模式則傾向於把學校與環境的聯係減少到最低程度以履行它的職責。美國的公立中小學在管理模式上屬於典型的民主開放型,校內管理實行校長負責製,校長具有高度的辦學自主權,校長與教師、家長分享一部分權力。家長代表直接參加校委會,行使決策權。除此之外,美國國家校董會聯合會(National School Boards Association)還積極探索讓所有受決策影響的人都參與決策的其他形式,即“分享決策(share the decision-making)”。這類的途徑有組成“現場理事會(sitecouncil)”或“專題議事小組(singlee-ppurpose team)”,其中包括家長、學生、社區代表以及所有直接受政策影響的人群的代表。這類組織隻能通過校董會對公眾負責,與校董會權力共享(collegiality)、相互合作(collaboration)並且少數服從多數(consensus)。

4.學校積極主動的為家長創造了參與教育的條件

在美國的中小學網站上,學校都設置了很多關於家長教育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習以及生活等資源,其範圍涉及到學生功課的學習、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學校活動參與的方式等諸多方麵,家長可以在網上獲得非常豐富的教育資源。同時,作為家校合作的重要基地,學校還會主動邀請家長參加各種教育子女的培訓;主動與所有家長聯係——包括家訪等。正是由於處於教育主導方的學校積極主動的創造了很多條件,家校合作才可以獲得較快較好的發展。

總之,美國中小學家校合作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了,家長在其中扮演了豐富多樣的角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國家、各教育組織與團體、學校與教師在如何促進家長參與教育的深度與廣度方麵作出貢獻這點上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學校和家長的聯係方式

美國的學校與家長聯係的方式很多。教師一般用電話、電話郵件、便條,每周的成績報告單,孩子帶回的一些書麵信息及邀請家長參加學校的一些會議和活動等方式讓家長了解學校的工作。比如,每周有Nifty News(學校通訊),這是以校長的名義發出的一份簡報,一般是對一周工作的概括和評價及預先下周的活動安排。現選錄兩個例子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