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亞洲“超人”——李嘉誠3(1 / 3)

10.塑造形象,打造金字招牌

良好公眾形象就是一塊金字招牌。李嘉誠經商非常注重人格理念,因為他懂得形象與財富的互補關係。

1999年初,李嘉誠在一個集團高層齊集的內部活動上,形容香港是“家鄉根基所在”,將繼續以香港為“重要投資基地,謹慎選擇優質項目積極拓展”。

據了解,長實集團每次舉行周年晚宴,李嘉誠都會向出席的2000多名員工致詞,講述集團的“長期方針”。

李嘉誠說,香港始終是長實的家鄉及根基所在。長實集團在員工同心合力之下,在逆境中仍開展了多元投資項目,在穩健中不忘進取。

他對員工說:“如果大家想出一些對本集團、對香港都有利的業務,我會非常重視,並樂意詳細研究。”

李嘉誠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香港人素來以靈活和適應能力強見稱,但環顧世界各國,在過去10多年競爭能力都在不斷加強。以美國為例,早就以價廉物美為競爭目標,大部分國民的工作表現和從前相比,無論是勤奮程度、認真和研究精神,都不可同日而語,同時更以高新科技加強各項生產的增值能力。

他認為,香港雖然也在不斷進步,但高昂的生產成本,影響本身的競爭能力。以建築成本為例,香港是亞美兩洲中最高的,甚至比日本還高出兩成。此外,如貨櫃碼頭業務,經營成本也較其他亞洲國家為高。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東南亞國家由於貨幣貶值,競爭能力顯著也比香港強,今後必須在產品增值方麵加倍努力,才會有突破性的發展。

李嘉誠的這一番見解,不啻為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政界與媒界的劇烈反應。

香港《南華早報》1999年1月6日報道,隨著香港富商李嘉誠批評香港不能再吸引投資者之後,中國政府已呼籲采取行動來加強香港的競爭力。

此外,中央政治局也委托香港新華分社建議應采取什麼辦法來複蘇香港的經濟。香港新華分社在進行這項工作時,將得到國務院港澳辦的協助。

當時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表示,香港政府將獲得北京全力支持。

他對記者說:“我不願對猜測性的報道做出置評,但我首先要表明的是,中央政府總是竭盡所能協助我們複蘇經濟。”

他接著說,中國去年取得7.8%的經濟增長率,給了香港很大協助。今年中國經濟肯定將取得另一次穩健增長,這也將給予香港一定的幫助。

1999年5月18日上午,國家主席江澤民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了香港知名人士、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誠先生。

江主席對李嘉誠先生多年來積極支持國家經濟建設和熱心捐助內地教育、慈善事業表示讚賞,並稱讚他為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希望他繼續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多做貢獻。

會見江主席後,李嘉誠立即表示,雖然香港經濟第一季度表現不佳,但相信未來會有改善。預期香港經濟下半年將有良好表現。

李嘉誠以自己的行動對香港經濟作出了良好預測。他於1999年5月23日對傳媒表示,近期港人在內地子女居港權的問題不會影響他對香港的投資信心。他說,隻要有合理回報,香港永遠是他投資的首選之地。

在廣州,據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透露,從1992年秋起,他們就在與李嘉誠的長實、新鴻基地產、香港多間中資港資銀行,商談合作興建一幢73層高的國際金融中心大廈。大廈占地5.5萬平方米,樓麵積30萬平方米,以當年物價計,需投資3.5億美元。

現在,這幢全廣州市最高的摩天大廈,已在天河拔地而起,成為廣州天河新城區的招牌建築。

李嘉誠可稱為廣告大師,他有著非常強烈的廣告意識。

正如說到白天鵝賓館,人們就聯想到霍英東一樣,李嘉誠也希望創出自己的招牌。

現在終於如願,提到廣州最高的摩天大樓,人們就會想到李嘉誠。

不管哪一個行業、哪一個層次,隻要拔得頭籌,都會令人矚目並變成無形資源。

1992年11月下旬,李嘉誠與胡應湘達成協議,合作發展廣深珠高速公路第二期廣州至珠海段。總投資為96億港元,長實與合和共持控股權。其餘股份由新鴻基地產及數家日資公司擁有。投資回報靠征收費用。這是一項投資大、風險大、見效慢的長線基礎投資。

李嘉誠看準這段公路的前景非常廣闊,雖然回報緩慢,但長效而穩定,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高速公路還會升值,使用頻率還會更高。此外,鋪路多少兼有行善積德的意蘊,而李嘉誠一向很注重好名聲。

事實上,好名聲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

在上海,李嘉誠的一項大手筆是海港工程。這是他1992年9月間在上海考察碼頭設施的結果。

11月23日,和黃集團及上海港務局,就合作經營項目——上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達成原則協議。和黃投資60億元人民幣,建設金山標準集裝箱碼頭、國際深水港碼頭等項目。

據預測,到20世紀90年代末,上海的貨櫃吞吐量,將會達到世界第一貨櫃港香港的三分之一。下世紀的前景,更是不可估量。

李嘉誠不僅在香港擁有貨櫃碼頭的半壁河山,還將在內地的貨櫃碼頭業做大,成為亞洲首席私營貨櫃碼頭大王。

在亞洲稱王,使李嘉誠牢牢掌握了主動權。內地與香港在貨櫃碼頭方麵可以互為犄角,遙相呼應,兼顧統籌。

在海南,1992年9月初,長江實業、香港熊穀組、中信旗下的榮高貿易、台資大中華及海南省3家銀行,合組海南洋浦土地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80億港元發展洋浦自由港,長實占一成股權,投資約18億港元。

經商有法,但無定法。“打造自我”是一種巧妙打造自我,推銷自我的方法。每個商人都應有自己的金字招牌,這樣才能有大效益。靠這種金字招牌,就能贏得顧客,獲得回報。

11.行善事,心係潮汕造福百姓

李嘉誠說:“我對教育和醫療的支持,將超越生命的極限。做利國利民的事,乃人生第一大樂事。”

如果有人要問,李嘉誠事業的最大成功是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是1972年7月31日親自艱辛締造的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有人再問,李嘉誠一生事業中最精彩、最得意的傑作是什麼?應該說是從1979年9月25日起到1981年入主香港英資老牌財團“和黃”公司,從而形成了國際化多元化的龐大“經濟王國”。

然而,令人絕對想不到的是,真正令李嘉誠高興和鍾情的卻並非此兩件事。熟悉李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最為高興、最為滿意的是獨立捐資創建汕頭大學,他常常耿耿於懷、念念不忘和鍾情的則是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院,以及汕頭大學精神衛生中心的腫瘤醫院。

“懸壺濟世,治病醫人”曆來是道德至上者追求的目標之一。因此,從治病救人入手做善事,也是一件最容易打動世人的事情。在李嘉誠決定捐建汕頭大學醫學院之初,曾有朋友勸告他說,辦醫學院很貴,好像一個大海洋一樣,比一般的大學可能貴10倍。在買儀器及各方麵的投入都要比一般大學多得多,而且醫學院一定要有附屬醫院才有用。因此,勸李嘉誠捐建大學不一定要建醫學院,可以建一些費用相對較低的大學,可是李嘉誠仍然堅持一定要搞一個醫學院。李嘉誠之所以如此鍾情汕頭大學醫學院,那是因為深藏在他內心的對往昔艱辛歲月人和事的一片深情。

在那戰亂、動蕩、貧窮的年代,當小學教師的父親,謀職何其艱難,度生何其窘迫,羸弱的父親常在寒夜裏就著昏黃的燈光批改作業。

麵對陋室、寒夜、孤燈和咳嗽聲,年少的李嘉誠蜷縮在木板床的薄被裏,倍感教育工作者的貧困與辛勞。

在這樣的年代,祖母由於極度驚悸,由於貧窮,由於缺醫少藥,在澄海後溝長辭人世;父親帶著一家人跋山涉水,幾經險阻,來到香港,但體質已極度虛弱,身染沉疾,終於過早離開人世。

而“東亞病夫”之惡名,也曾多年縈繞於李嘉誠的耳際。

數十年的人生征途,使李嘉誠對發展文教醫療衛生事業終有所悟。他意識到,“中華民族要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國民體魄之健康至為重要。”“一個旅居海外的中國人,如果無國無家,再有錢也不頂用,”“中國要強盛起來,在國際上才會受到尊重,這是很重要的事情。”他看到,“人生的病痛對一個人來說,是很痛苦的事。如果科學昌明,又有了錢,患了病,就有辦法治療,健康可以恢複,生命可以挽回。”“一個人如果得了病,得不到好的治療,有時甚至會喪失勞動能力,會增加家庭的負擔,增加社會的負擔,自己痛苦,社會也艱苦。”因此,李嘉誠在內心深處牢固地樹立了“竭誠為祖國的文教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