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賓主盡歡—模範工程慶圓滿(1 / 1)

陽河路改造工程按照預定的期限順利結束。整條路與過去比,麵貌完全改觀,原先那種在任何一座城市都能見到的街景,現在變成獨具風味,別無雷同了。

在陽河路基本竣工、正在掃尾的時候,就有當地的攝影愛好者來這裏尋找畫麵、捕捉靈感,那老舊的石階、古樸的護堤,還有烙著人跡車輒的街路,透過逆光或側光的鏡頭展示在照片上,給人以曆史的遐想;尤其是那座足有三層樓高的青銅錨,擺放在一座深色花崗岩基座上,青銅錨上作舊的銅綠斑斑點點,像苔蘚斑駁、似水草迷離、如水漬漫漶,確實很能夠顯示出歲月的滄桑美。

餘子言很及時地了解到攝影家們的動態,他讓市裏的攝影家協會把這些照片搜集起來,通過影樓認真製作後,專門裝訂了一本送到陸浩明手上。陸浩明一邊看,一邊讚歎,嗬,藝術家就是厲害,這條街在建的時候,我去了許多趟,工程的每一步進展都了如指掌,就是沒想到在藝術家的眼裏能夠變得這麼漂亮!

餘子言說,是啊,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嘛。攝影不像文學想象空間那麼大,再好的攝影作品,如果沒有生活真實做基礎,也是不可能產生的。他話裏的言下之意是,沒有陸浩明書記提出全麵改造陽河路的設想,這些作品是無法誕生的。

陸浩明聽了心裏很高興,說,好,確實是這樣。當然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這是河陽整個班子的功勞,其中包括你餘子言的功勞。這樣吧,陽河路改造工程勝利竣工,搞個隆重的剪彩儀式,多請些人來,正好趁這個機會做點宣傳,熱鬧熱鬧。對了,上次在玉笏山下拍照片的那個記者,不要讓他來,你把好這個關。這回爭取要把上次負麵新聞的不利影響給抹去,讓河陽的新形象展示在全省乃至全國人民麵前!

餘子言說,書記,這次你應該再給我們《河陽日報》寫一首詩詞,慶祝陽河路改造工程的圓滿結束。

陸浩明嗬嗬一笑,你呀,就是會將我的軍!好吧,我動動腦子,想一想—

實在想不出來了,解鈴還須係鈴人,那你得想辦法給我完成這個任務!

書記才高八鬥,哪兒會想不出來呢,嗬嗬嗬嗬……

河陽市陽河路改造工程竣工剪彩儀式按照陸浩明書記的指示,舉辦得很隆重。

省旅遊局、省城市建設局等多家單位的領導前來出席,副省長孫嶽已經答應了來參加的,可臨時接到赴京開會的通知,來不了了,特意讓秘書打來電話表示祝賀。

青銅錨以其造型的獨特性,不僅成為陽河路的標誌性建築,也成為河陽市的地標。青銅錨下,一頭是那條仿古街巷,一直通向水運碼頭;另一頭則是新開辟的休閑廣場,剪彩儀式就在這座廣場上舉行。

這天,廣場上人頭攢動,花團錦簇,除了上級領導、市領導和工程指揮部人員外,市直機關的公務員、參加陽河路改造的施工單位、社區代表和學校師生都組織前來參加剪彩。領導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天真可愛的小學生向與會領導們和工程建設模範單位獻花,鞭炮鑼鼓震耳欲聾,激昂的音樂回蕩在陽河之上……

尹平也應邀參加了剪彩,他看見,哥哥尹凡頭發梳得很整齊,身著剪裁合體的西服,胸佩鮮花坐在主席台上,麵對不時移近的電視攝像鏡頭,他表情愉悅、麵帶微笑,展示了優雅的風度。不過,在來賓講話的時候,他有一會兒稍稍低下頭,看著手中的什麼東西,那動作似乎是在發短信。後來,他又坐得很端正,有時用眼睛掃視著會場。

尹平當然不知道,整個剪彩儀式期間,尹凡心裏正在想一件事:就是“錢”。因為頭天財政局長張浩義跟他彙報,陽河路改造花費的巨額投資,挪用了不少其他方麵的資金,市財政幾乎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他正在設法籌措下個月的工資,不然,恐怕工資不能按時發放了。張浩義建議市長要立即開財源,他提出的見效最快、效果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要設法加快土地出售,進一步推高河陽市區及郊外的地價,同時還要擴增建築稅!

“我的辦法已經用盡了。”張浩義用萬分無奈的口吻這樣說,他眼鏡後麵那副透著疲憊的表情,讓尹凡既同情,又不滿。尹凡沒有指責他,因為他意識到,作為市長的自己,今後一段時期的責任,不能不按照張浩義所說放到抓財政收入上了。看來,要進一步給土地局長施壓,把土地招拍掛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土地出讓金的收繳和集中使用力度,以保證河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不致出現停滯。

剪彩儀式後,以陽河路改造工程指揮部名義舉行了最後一次宴會。這次,市委書記陸浩明和市長尹凡一道參加。熱鬧的宴會廳裏,賓主盡歡,喝完的空酒瓶後來拉到廢品收購站,裝了整整一車。

新修好的陽河路,成為全市百姓以及外地來賓最常光顧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