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末法殺戮 第一百七十九章 末法時代(2 / 3)

三.《增壹阿含經》小乘經典亦開示釋迦牟尼佛正法當久存

經文:“爾時。阿難白世尊言。過去久遠諸佛世尊。壽命極長。犯律者少。無有瑕穢。然今人民壽命為短少。不過十十。過去諸佛滅度之後。有遺法住世。為經幾時。

佛告阿難。過去諸佛滅度之後。法不久存。

阿難白佛言。設如來滅度之後。正法存世當經幾時。

佛告阿難曰。我滅度之後。法當久存。迦葉佛滅度後。遺法住七日中。汝今。阿難。如來弟子為少。莫作是觀。東方弟子無數億千。南方弟子無數億千。是故。阿難。當建此意。我釋迦文佛壽命極長。所以然者。肉身雖取滅度。法身存在。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

法華文句卷十上(大三四?一四一上):“本已有善,釋迦以小而將護之;本未有善,不輕以大而強毒之。”本未有善”為“本已有善”之對稱。指末法時代之根機。佛陀示現在世及入滅後,正法、像法時代之根機,稱為“本已有善”之機;與此相對者,末法時代之根機,稱為“本未有善”之機。本已有善,係謂於過去已將成佛之種子播於眾生心中,此乃正法、像法時代所能有之善緣;本未有善,則未曾蒙播佛種之善緣,故此時(末法時代)之眾生,稱為本未有善之機,多為謗法不信之人。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載,常不輕菩薩常遭不信者之謗罵、投石、杖擊,然常不輕始終恭敬相向,虔禮而言“汝等皆當成佛”。天台宗智顗大師乃釋之為:常不輕對彼等末法時代本未有善之機,強說一乘圓教,播下佛種,施以大乘之強毒,以殲滅其惡。此即“強毒下種”之義。

末法時代,隻有念佛才能成就。

根據佛經記載,現在正處於末法時代,而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加之末法眾生善根淺、福報薄、業障重且退緣多。縱能修行,亦不易證果。佛所說的一切法門,都能了生死,證菩提,法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由於時節因緣不同,眾生根機各異。如同治病,必須對症用藥,方能獲得療效。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了生死之無上法門也。在大乘法裏,禪已屬是捷徑。但比禪還要捷徑、還要穩當的,則是念佛法門。依此法門成就者,從古至今非常之多,《淨土聖賢錄》、《往生傳》中都有很多記載。

當年佛陀在世也特別稱讚這個法門。佛的父親淨飯王,以及他的家族許許多多人,修的都是西方淨土。近代念佛人往生的例子和其他眾生念佛往生的例子更比比皆是,可見得這個法門的實在可靠。真是“舍此一法,別無他途”。

淨土法門能成為末法眾生的對症良藥,且“惟依念佛,得度生死”,其根本基礎在於:

第一,念佛是末法最為適時契機的法門。

這點可從佛經和高僧大德的著述中找到充分的依據。如:

《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

印光大師雲:“淨土一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五逆十惡,阿鼻種性,變可預入其中,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欲即了生脫死,便絕無企望矣”。(《印光法師文鈔》)

道源法師雲:“末法時代的眾生,非念佛無以了生死;非念佛無以度有情。”(道源法師:《彌陀經講錄》)

第二,全仗佛力,屬易行法門。

佛力與自力的差別,無法比擬。即使五逆十惡的人,臨終時地獄相現前,若能生大恐怖,大懺悔。念佛十聲,也能蒙佛接引往生。其佛力之難思,是其他法門所無法相提並論的。依據佛經,修行其他自力法門,依戒定慧修六度萬行,需經三大阿僧祗劫,慢慢打磨習氣,方能成就,屬難行道。

近代香港高僧倓虛法師說:   “念佛這法,比參禪,比修止觀,比修密宗,實在是超也超近得多了。念佛法門,人人都能行, 也不用把教理弄明白,隻要肯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準能往生佛國”。 (倓虛法師:《念佛論》)並且,淨土法門,以妄治妄,下手易,成功高。所謂“投清珠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投佛號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心)。” 開始雖用妄心念佛,但是久久念去,妄念逐漸消除,真心自然顯露。夏蓮居士的偈語說得好,“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的:“不假(借)方便,自得心開(開悟)”。證明念佛法門下手易,成功高。

第三,極樂世界是最易往生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