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諸佛所教化的佛刹都是淨土,但是要往生並不容易,必須斷除見思惑,有的甚至要破除無明以後,方能往生。隻有西方極樂世界最易往生,按照阿彌陀佛的誓願:“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可見往生之易。這是放寬尺度,普度有緣的保證。這也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願力所致。
智者大師在《淨土十疑》中引證,古代印度修唯識觀的無著,世親、師子覺三位菩薩,都發願往生兜率天內院,並約定誰先往生,三年後回來報信。後來,師子覺先圓寂,一去竟不複返。其次世親圓寂,三年後回報說,已到兜率天內院,聽彌勒菩薩講一座法後,繞佛三匝,即返世間,已是三年。師子覺因貪戀天上的快樂,並未進入兜率內院。無著聽後,便改發誓願,求生極樂。我們這些末法眾生,應該衡量一番,不要好高騖遠,舍易求難。
第四,念佛往生是了脫生死,一生成就的法門。
一切法門均能了脫生死,不過,其它法門,上根利器一生可以了脫,中下根的人需曆劫修行,方能了生死出輪回,而在娑婆投胎受生,往往容易昏迷退墮。
但是往生極樂便不同。上根自不用談,即使中下根性,一旦往生淨土,便能永不退轉。正如《阿彌陀經》所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意為不退轉)”講《阿彌陀經》時說,一往生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 “三不退”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是初果須陀洹,見惑斷盡了,位才不退,絕對不墮三惡道。要證到阿羅漢果,行不退,思惑也斷盡了。必須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品法身,才叫念不退。雖然證得了三種不退,沒有圓呀!圓證三不退是誰?――等覺菩薩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帶業,見思煩惱統統沒有斷,到西方世界,那種受用、享受生活方式就如同等覺菩薩一樣,誰相信?可這個是事實,佛無妄語。等覺菩薩已經證了正等正覺,差個無上,要成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經》就是一切諸佛教化眾生,成就眾生最殊勝的第一法門。因為有些人不肯相信,那才教給他別的法門,但到最後,還是要導歸極樂,才能成就。那如直接從念佛法門入手,這才是真正有大福報,直截了當,一生成就!學佛的人在一生中能遇到這個法門,能夠相信,能夠依照修行,那你的福報不曉得是哪一輩子修得來的?你一生絕對成就!
第五、 修淨土法門,不會迷失方向,不致誤入歧途。
處此末法時代,正所謂“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明師難遇,魔徒甚眾,邪說紛紜,不易識別;修其他法門,無明眼人指引,歧途較多,易於迷誤;盲修瞎煉,走火入魔,也是常見事。修淨土法門便不同,《佛說阿彌陀經》和《大乘無量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已將此法門的綱領、修法,說得清楚,毫無隱晦。不用到處參訪,不用探索道路,隻須深信、切願,一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必定往生淨土。《淨土聖賢錄》,記載二千餘年曆代往生事跡。而現在的《近現代往生見聞錄》也記載了眾多實實在在的往生事例。這些從古到今的大量往生實錄,無不證明淨土法門的易行易成,一生成就。
第六,念佛法門,功德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在無央劫前,以世饒王的因地,見佛聞法,棄國捐王
,發四十八願,誓成就極樂淨土,誓攝化十方眾生,皆為不可思議功德。所以十方諸佛,莫不異口同聲讚歎為不可思議功德,不僅本師釋迦牟尼佛稱讚為然也。因此,淨土法門之帶業往生,永不退轉,一生成佛等方便中特別方便,殊勝中特別殊勝,唯佛與佛方能證知。等覺菩薩,不過略知少分,其它權位緣覺以下,完全不知,惟憑信願求生西方而已。今時自命博通經論的人,於此不可思議的法門,反要妄自思議,或混禪宗、或引唯識、或憑中觀、或執般若,以與全仗佛力淨土法門相提並論,馴致愈思而愈不通,愈議而愈支離。於是大膽武斷曰:「帶業不能往生,往生不能了生死,說甚麼橫超三界」,種種狂瞽之論,皆由不知淨土法門為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之功德耳。《無量壽經》偈雲:「聲聞億劫測佛智,盡其神力莫能知。」
第七,無需通達佛經,廣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靜座專修,簡單易行。
修淨土法門者,行住坐臥皆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隻要信願具足,一心念佛,始終不怠,和彌陀願力打成一片,則臨命終時萬緣俱寂,蒙佛接引而往生成就。當然也要持戒誦經,廣行眾善以作助行。
由於法門簡便,最易普及。別宗的學者,也多兼修此法,且缺此法乃至會無法成就。黃念祖老居士雲:“密宗可不修,淨土則絕不可少”。所謂不可與其它仗自力的一切法門相提並論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