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 / 3)

二十一

煉丹瑣事,自古聖賢千經萬典說不盡金丹妙蘊,而其的的真宗,隻須一言可盡。昔人雲玄關竅,可以了結千經萬典之義。夫以天地未開之前一元真氣主宰於一理之中,古人無可名而名之曰無極;然而宇宙間生生化化、有形無形、有聲無聲之物類,無不包括於其中,又名之曰太極。此實為天下萬事萬物之大根本、大樞紐也。所以動而生物,則為陽;靜而歸根,則為陰。一陰一陽,一動一靜之間,為天地人之最玄最妙者也。修道人欲修大道、煉金丹,又豈可離此無極太極之理、陰陽動靜之氣,而能有成耶?學者必識得此理此氣,返之於身心日用之間,而後有道可修,有丹可煉也。呂祖雲:“未采藥,立匡廓,交合之時用橐籥”二語,實為金丹之本。蓋藥物未生,此時須如天地未分、鴻濛未判之初,渾渾淪淪,混混沌沌,無可見為陰,又無可名為陽,此殆無極之極,不神之神者也。我於此將此心安放在虛無窟子,若有知,若無知,若有想,若無想。孔子雲“君子坦坦蕩蕩”者,其殆是歟?此時雖無陰陽理氣,然此理此氣,為陰為陽,皆蘊蓄於其內。及乎一感而動,則陽生矣。迨至動極而靜,陰又從此生焉。此陰陽之大端有如此者。學道人果能於鴻鴻濛濛、杳無朕兆之時,似有似無,如癡如醉,寂寂無蹤之內,有惺惺不昧之情,此即無極而太極,理氣混合為一之際也,此玄關也。至忽焉有知有覺,此玄關開時,即如天地初辟一般。天地辟,而萬物叢生;人身開,而毛竅畢露。此一覺也,誠為萬劫之主宰歟?生識得此旨,金丹之道過半矣。

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