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1 / 3)

附錄

凡平時習戰,人必重甲,荷以重物,勉強加之,庶臨戰身輕,進退自速。是謂練身之力。——戚繼光戚繼光附錄經典故事

臨危不懼射倭寇

明朝嘉靖年間,戚繼光剛擔任參將不久發生的事。那時,慈溪城北有個龍山所城,是海邊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一天,來了6000名倭寇,在海邊登陸後,殺氣騰騰,直奔伏龍山和邱王村而來,企圖兩麵夾擊,一舉攻占龍山所城。

邱王村守將潘大勇一麵命人點燃烽火向沿海守軍報警,一麵率部在倭寇的必經之路邱王村北的小山上,擺開了陣勢。倭寇仗著人多勢眾,蜂擁而來。由於敵眾我寡,幾個時辰過後,明軍傷亡越來越大,潘大勇也身受重傷,明軍陣腳大亂,開始紛紛後退。

就在這節骨眼上,戚繼光擊退了另一股倭寇,率百餘名騎士趕來接應,正好趕到。見情勢緊急,他連忙彎弓搭箭,“嗖嗖嗖”,一連射倒3名領頭衝鋒的倭酋。跟在後麵的倭兵慌了神,掉頭就跑。戚繼光趁機擋住退兵,穩住了陣腳。

在戚繼光的指揮下,明軍重整旗鼓,組織反擊。附近村莊的百姓也拿著刀棒前來助陣。倭寇沒了頭領,哪裏還敢戀戰,紛紛敗逃。戚繼光率領軍民趁勢斬殺,直殺得倭寇屍橫遍野,除了少數腿快的,其餘全被消滅。

戰鬥結束後,當地百姓把這座小山稱為“苦戰嶺”,戚繼光“三箭射三酋”的故事也在民間傳揚開了。

巧用毒蛇退敵人

當年,戚繼光率500名戚家軍駐守桃渚城,被兩千多個倭寇圍困。敵眾我寡,情勢危急,怎樣才能打退這股倭寇呢?

戚繼光正在苦思破敵之計,下麵來報:外麵有個叫柳三的,執意要參加戚家軍,為他慘死的妻子兒女報仇。據說這柳三是城裏有名的耍蛇能手。戚繼光聽了眼睛一亮,立時有了主意。他命人傳來柳三,問了一些情況,而後又傳來各路將官,做了一番布置。

第二天,倭寇又在城外耀武揚威,揚言若不快獻出金銀,就要攻進城去,殺個雞犬不留。守城的軍士聽了似乎十分害怕,過了一會兒果然依言扔下一個精致的木盒,說裏麵有金環銀環,是專門為兩個倭寇頭領準備的。

倭寇頭領一個叫辛三郎,一個叫木村,怕中圈套,沒敢動那木盒。接著,城上又扔下10多個沉重的布包,其中一個沒有係牢,“嘩”的一下散開了,裏麵的散金碎銀、珠寶首飾撒了一地,在陽光下閃閃放光。

倭寇們一見,紛紛去搶。辛三郎和木村對那木盒早就心裏癢癢了,看見那滿地金銀,哪裏還有什麼懷疑,倆人你爭我搶地揭開盒蓋,伸手就抓,隻聽“哎喲”“哎喲”兩聲慘叫,倆人扔了木盒就跑,可是沒跑幾步就雙雙倒在地上,一命嗚呼了。再看那些倭兵,一窩蜂似的去搶地上的金銀和那些布包,也是一連聲地慘叫,一會兒工夫就躺下了幾十個。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木盒和布包裏裝的根本不是什麼金銀財寶,而是柳三養的毒蛇。被毒蛇咬了,還能活嗎?這正是戚繼光想出的妙計!

這時,城頭鼓聲大作,桃渚城門戶大開,戚家軍從裏麵衝殺出來,柳三揮舞著大刀衝在最前麵。倭寇沒了頭領,哪還有心思抵抗,都恨爹娘少生了一條腿,丟下幾百具屍體,逃之夭夭。

從此,民間開始流傳這樣一首歌謠:哪裏住著戚家軍,山長刀,地生釘,小小桃渚城,千條毒蛇咬煞人!

不徇私情痛斬子

浙江臨海市白水洋鎮有一條花樣石子街,花冠岩附近有一座太尉殿,相傳都是為紀念戚繼光的兒子戚小將軍而建的。

那是明朝嘉靖年間,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海門一帶抗倭。一次,約3000名倭寇在海門沿海上岸,準備去臨海和仙居一帶搶劫。戚繼光命令戚小將軍領兵在雙港與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帶埋伏,自己出兵佯敗,把倭寇引到上界嶺,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後,再兩軍夾擊,一舉全殲。

戚小將軍年輕氣盛,交戰心切,沒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就下令擂鼓衝鋒,結果讓一部分倭寇逃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