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為(3)(1 / 2)

少年有為(3)

西點軍校即美國軍事學院,通常被稱為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是美國第一所軍事學校,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該校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之一,它是世界四大軍校之一。

西點軍校號稱“美國將軍的搖籃”,它曾造就了斯科特、格蘭特等一大批傑出將領,是美國許許多多熱血青年向往的場所。一心想當軍官的巴頓當然也不例外。

西點軍校的正式名稱為美國陸軍軍官學校,其目標是培養陸軍初級軍官。

該校位於紐約市以北約80公裏處的哈得遜河西岸,屬於紐約州奧蘭治縣。

這個地方原為英國軍事哨所,是控製哈得遜河航道的戰略要點。1778年1月20日的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被美軍占領,此後一直是軍事用地。

1802年7月4日,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正式確定在此建立美國陸軍軍官學校。

學員從西點軍校畢業後,立刻就能被授予少尉軍銜,但是要取得西點軍校的入學資格很不容易。

入學要求是法律明文規定的,20世紀初的西點軍校有500名學員,每年隻招收150名新學員。

按規定,合眾國總統有權推薦30名,國會參議員、眾議員和特區代表每人有權推薦一名。

申請人可以在任何時候向陸軍部次長遞交申請,被選上的必須參加由軍官委員會組織進行的考試。考試非常嚴格,由體力、智力兩方麵組成。

申請人必須在17周歲至22周歲之間,精通各門功課。如果學員是從公立學校、州屬重點學校畢業或是取得正規大學的入學許可,則是精通各門功課的有力的證明。

為了讓小巴頓取得入學資格,1902年9月21日,巴頓先生寫了兩封信,一封是給西點軍校的督導,查詢有關學員資格信息,另一封是寫給上議員、共和黨人托馬斯·巴特先生,希望他能想著小巴頓。

巴特先生回複說,他會在適當的時候,給小巴頓一個參加考試的機會。

為了給議員施加一些壓力,因為他初到加利福尼亞,自己本身又沒有什麼值得稱讚的軍事業績。

為了更好地向巴特先生推薦,小巴頓的父親在征得朋友前聯軍少校亨利·李法官同意的情況下,以朋友的名義,給巴特先生寫了一封信。

小巴頓的父親在信中這樣說:如果家族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話,小巴頓毫無疑問是來自於軍人家庭。

小巴頓是弗吉尼亞的約翰·華盛頓的後人,他的先輩中有在獨立戰爭時期極負盛名的馬瑟將軍。

小巴頓的祖父就是弗吉尼亞的巴頓將軍,在北弗吉尼亞的軍隊中因其驍勇善戰而享有盛名。他的母親的家族也極不平常,是尊敬的威爾遜先生的外孫。

12月27日,巴頓先生又給軍校督導寫了一封信,從而得知巴特議員是最有可能的有權推薦小巴頓的人選。

除了西點軍校,巴頓先生當時也考慮送小巴頓去弗吉尼亞軍校、亞利桑那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學校學習,並同校方取得了聯係。

但是,盡管小巴頓獲得這些學校的入學資格的可能性極大,小巴頓還是希望能進入西點軍校。

這樣,巴頓先生終於下定決心,一定要想盡辦法把兒子送進西點軍校的大門。

接下來,小巴頓的父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給西點軍校督導拍了電報,以確認巴特先生將有資格提名一位學員。

得到的答複是肯定的,因為巴特先生一位指定的學員正念三年級,並將在1904年畢業。

第二件事是讓小巴頓向陸軍部次長遞交申請,從而把他的名字登記下來。陸軍部次長答應在合適的時候,遞交給議員。

第三件事是親自給巴特議員寫了一封信,請求他推薦小巴頓去西點軍校學習。

巴頓的父親在信中說:“自己的兒子少年時期就希望參軍,這是由於家族遺傳的原因而產生的一種本能。”

然而此時巴特先生僅僅承諾把小巴頓加入推薦參試人員名單中,這既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

如果巴特先生安排的考試完全公允的話,小巴頓極有可能通不過,因為他拚寫極糟,書本知識匱乏,頭腦反應平平。

但是,如果提名能夠考慮到考生的綜合素質,不完全依賴於考試成績,倒還有些可能。

不管怎樣,巴頓先生都要努力一搏。

小巴頓的父親請他的許多具有影響力的朋友給巴特議員寫信,請他們推薦小巴頓。

這些人包括洛杉磯第一國家銀行總裁艾略特、洛杉磯郵政署長格雷夫,另外還有他自己的繼父、加州最高法院5位專員之一的喬治·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