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政壇(1)(1 / 3)

步入政壇(1)

勝利不是結束,失敗不是死亡,真正重要的是敢於繼續的勇氣。——丘吉爾丘吉爾步入政壇為選保守黨議員奔波

丘吉爾作為軍校出身的下級軍官和無師自通的戰地記者,很多時候還是作為軍官兼記者或記者兼軍官,轉戰和采訪了美亞非三洲四個國度。

他一手拿槍、一手執筆,傳奇般冒險和脫險的豐富閱曆,死裏逃生的勇敢和智慧,大量生動、及時、精彩、引人關注和傳誦的戰地通訊,以及直言不諱、引起軍政上層重視和爭論的軍事對策性政見,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政治資本,為他競選獲勝鋪平了道路。

1900年,索爾茲珀尼首相解散了議會,宣布舉行下院選舉。由於丘吉爾成為南非戰爭中的傳奇英雄,他在這次競選中處於有利地位。此前當他剛剛逃離布爾人的牢籠時,甚至連奧德姆選區許多支持自由黨的選民都曾寫信向他表示祝賀,並表示在下次選舉中“不管政局如何”都將投他的票。

保守黨人則充分利用丘吉爾的曆險大做文章。由於得到了各方麵的有力支持,丘吉爾為保守黨贏得了一個議席,當選為奧德姆選區的保守黨議員。

丘吉爾自己後來說,在這段時間裏,“除了星期日以外,我差不多每晚都要演說一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有時一晝夜演說兩場。我接連不斷地奔波,很少在一張床上睡過兩次”。“我絕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大廳擠滿了情緒激昂的人群,我趕赴一個又一個會場,發表一次又一次演說。我赴會所乘馬車的‘嘎嘎’聲和迎麵襲來的冷空氣,同熱氣騰騰、燈火通明、熱情奔放的會場氣氛,不時交替出現”。

丘吉爾這個26歲的新手,以他在南非獲得的名望和嫻熟的演說技巧,已比一般的議會老手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日郵報》的老板哈姆思沃爾斯建議對丘吉爾深入了解一下,以後好好報道。

一個叫史蒂文斯的人對丘吉爾跟蹤考察了一段時間後,在《每日郵報》上發表了一篇叫《歐洲最年輕的男子漢》的文章,對丘吉爾作了透辟的分析。

論年齡,甚至論氣質,丘吉爾還是個孩子,但若論個人抱負、深思熟慮、運籌自如、有的放矢、手段高明等方麵,他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男子漢了。

他是個有堅定抱負和敢於為之采取果斷行動的男子漢。他對於所采取的手段能否使他有效地達到目的,能作出準確的、幾乎是令人驚異的判斷。

他具有老練的國務活動家那種靈活自如處理事務的本領。他也許具備當一個大將軍的品質,不過這些品質從未在他身上表現出來,而另一些品質卻在他身上表現得很充分。假如他願意,這些品質能夠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民領袖,成為一個卓越的新聞記者,或成為一個最大的廣告商行的老板。

丘吉爾是個不謙虛的人。特別是在軍隊中,他自命不凡,經常碰釘子。然而他並不因此自暴自棄。他自命不凡的這個缺點是無法克服的,無論從年齡、從正常的理性或從事實本身來看,都沒有為此提供條件。

丘吉爾是個沽名釣譽、處世謹慎的人。與其說他在盤算如何飛黃騰達,不如說他在深刻地進行自我省察,而這種省察的結果使他相信,他具備將來成為叱吒一時的人物的天賦個性。

與這篇文章的觀察和判斷相近,同保守黨在政治舞台上激烈角逐的老冤家自由黨,在丘吉爾當選為議員後,他們的喉舌《曼徹斯特衛報》也承認丘吉爾是“一位勇敢無畏、富有魅力、才華橫溢的年輕人”。

丘吉爾不是一個思想家,他沒有係統的世界觀和可以比較嚴密地加以論證的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觀點,甚至對英國人心目中具有神聖性的宗教信仰,他也看得很淡。

不過,受吉本和麥考萊史學著作影響,他終生抱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即傑出人物和英雄創造曆史。不論對這種觀點如何評價,但這一信念卻像火車頭一樣產生巨大的力量,牽引著丘吉爾前進。

至此,丘吉爾更加決心要當一流的傑出人物和英雄,他自信必定會成為一流的傑出人物和英雄。

他認為自己在20世紀之初就踏上了英國政壇,那麼,創造20世紀的英國曆史便是自己的天職。成功發表亮相演說

1901年2月15日,英國新一屆議會首次會議開幕。丘吉爾身穿黑色燕尾服,頭戴高高的寬邊平頂灰禮帽,拄著手杖,昂首闊步走進泰晤士河畔的議會大廈威斯米思特宮。

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築物宏偉壯麗,每當議會開會時,白天在維多利亞塔上升起英國國旗,夜晚則用燈光照射大鍾樓。議會大廈中圓形的中央大廳將上、下議院分開。

上議院又名為貴族院,由英國王室後裔、世襲貴族、終身貴族組成。瑪爾巴洛公爵自然也是一名上議院議員。

這1100多名周身流著高貴的“藍色血液”的英國貴族,隻有司法權而無立法權,對於下議院通過的議案如不同意,隻能拖延其生效的時間,而不能加以否決。

下議院是平民院,擁有立法權、對內閣的監督權和倒閣權。會議大廳的右邊是執政黨議員的坐席,左邊是各在野黨議員的坐席。執政黨內閣成員和反對黨“影子內閣”成員分別坐在兩邊的前排,稱“前座議員”,其他議員坐在兩邊的後排,稱“後座議員”,前排、後排中間有條過道作為分界線。大廳樓上為記者席和聽眾席,議會辯論公開進行。

在英國,影子內閣是個非常重要的政府機構,它是反對黨配備的內閣班子,其成員在議會中分別瞄準現任內閣成員的施政舉措,同他們唱對台戲;一旦反對黨上台執政,影子內閣稍加調整,就成為正式的組閣名單。

丘吉爾走到保守黨後座議席的第一排,在他父親就任議員時坐過的一個座位上坐下,伸直的雙腿搭在一起,大禮帽扣在前額上,雙手插在口袋裏,像一個年長的議員一樣,懶洋洋地環視著四周。

丘吉爾是最年輕的議員,但是托家族和父母之福,他早已結識過一些議員和大臣,也曾跟著父親來聽過會,熟悉這裏的一切議事規矩。他沒有陌生感和新奇感,也就不會特別的興奮。

當年丘吉爾走出校門時,他坦率地對一個朋友說過:“我們都是些小昆蟲,不過我確實認為我是一隻螢火蟲。”現在他的誌向比當一隻默默無聲、發著冷光的小蟲不知提升了多少倍。他在盤算著如何成為一條攪動政治風雲的人中之龍。

新議員照例要發表在議會亮相的“處女演說”,就像戲劇學校畢業生的首次公演一樣,對於在公眾麵前顯示自己的形象十分重要。對於首次演說,他們都戰戰兢兢,小心翼翼,認真準備自不用說,還要把時間推遲到議會開幕的一個月之後,以便有更多的機會觀摩老議員的熟練表演。

丘吉爾卻急不可耐,第四天就發表了他在議會的首場演說。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著急。他說他小時候體弱多病,不可能比他父親活得更久,他也大概隻能活45歲,但卻要比他父親取得更大的成就。事實上,他的壽命比他父親整整長了一倍。

演說的題目選擇得很恰當。這天的議會辯論議題是南非政策,對於丘吉爾來說,沒有別的問題比這更熟悉了。隻是演說的環境和條件卻是全新的。

丘吉爾很健談,在社交活動中他往往滔滔不絕說個沒完,肆意壟斷談話的權利,把交談變成獨白。有時對那些隻有一知半解甚至一竅不通的問題也高談闊論,引起賓主一陣哄笑,他既不害羞,也不計較。而且近幾個月來,在各種集會上發表演說,已經是他的家常便飯了,因此也就越來越駕輕就熟。

丘吉爾被安排在自由黨37歲年輕議員勞合·喬治後麵發表演說。他一邊聽勞合·喬治講活,一邊再次修改自己講稿。

丘吉爾的亮相演說開始了。針對勞合·喬治指責保守黨政府燒毀布爾人莊園的行為,他說:

尊敬的議員剛才的講話未免不夠公正。從某種程度上說,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在所難免,這已被近期內各國發生的戰爭實例所證實。

如果讓我一個親臨戰場的人加以評論,我可以斷言,像英布戰爭這樣以人道主義和寬容精神進行的戰爭是前所未有的。

保守黨坐席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丘吉爾接著推崇布爾人的英勇善戰,主張讓布爾人得到公正而光榮的和平。他說道:

政府應當明白,企圖輕易地降伏布爾人,那隻會增加痛苦和危險。可以考慮適當增加一些兵力以穩定當地的局勢,然後給布爾人以公正的停戰條件和自治的權利。

這回在自由黨席位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亮相演說相當成功。演說結束後,勞合·喬治前來相見,同他熱烈握手。這個握手,從此開始了英國政界兩名崛起的新手長期的友誼。為了政見退出保守黨

1903年5月15日,政壇老將內維爾·張伯倫在自己的選區伯明翰發表演說,提出仿照德國和美國的辦法,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關稅壁壘政策,來保護國內市場和工業。

按照這項建議,在大英帝國本土和殖民地、自治領之間,進出口商品享有優惠稅率,而對大英帝國範圍以外的商品,則築起關稅壁壘,以減少和防止滲入。張伯倫斷言,這一妙策,可使英國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新繁榮。

從長遠看,張伯倫無疑是對的。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實施這一政策的時機還不成熟。因為實施特惠稅率將會直接導致英國進口糧食的價格上揚,使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下降。

同時,紡織行業和造船業從中將得不到任何實惠,隻有與張伯倫有關聯的重工業會從關稅壁壘中明顯受益。因此,張伯倫的主張甚至遭到了來自保守黨內部的強烈反對,反倒使因英布戰爭產生分裂的自由黨人重新團結了起來。

丘吉爾正確地估計了形勢,認識到自由貿易能提高一般英國公民的生活水準,而這才是政府麵臨的主要課題,因此他公開地站在了反對張伯倫的一方。

為了使這一屆政府能夠改弦易轍,丘吉爾把關稅問題與“民主保守派思想”聯係起來,在議會內外展開了緊張頻繁的活動,激烈地反對實行關稅壁壘,頑強地維護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