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月經的問題(1)
1.月經初潮來得晚是病嗎
雖說少女初潮出現的時間與其營養、地理、遺傳和民族等諸因素有關,但一般少女初潮時間如若來臨過晚,很有可能是子宮發育不良、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症、肥胖等所造成的。同時,先天性無子宮、無卵巢或功能不全等也會導致無月經狀況的發生。
張琳今年17歲,雖然已經算是個大姑娘了,可她的初潮最近才剛剛來。由於身體沒有感到什麼不適,又不痛不癢的,所以她並沒有認為這是異常現象,反而覺得挺好,最起碼比自己的同學少了三四年的“麻煩”。為此,她還經常為此感到慶幸。可是,最近一件事情卻改變了她的看法。原來,她的表姐已經結婚兩年了,可是一直沒有懷孕,到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表姐患上了子宮發育不良症。經過詢問,醫生發現她的表姐初潮來的很晚,也是17歲,而這也正是使她患上子宮發育不良症的主要原因。得知這件事以後,張琳開始變得忐忑不安起來,她擔心自己會和表姐一樣不能懷孕,心裏很是害怕。
其實在生活中,像張琳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初潮過晚可能是因子宮發育不良或多囊卵巢綜合症等疾病所導致。少女初潮的出現,是卵巢已開始有了功能的表現,也是女性生殖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信號。由於子宮生長在人體內部,因此其大小是不易被人察覺的,當事人對此也不會覺得有異常。再加上子宮的大小與身高體重及胖瘦的關係也不大,於是就更加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子宮發育不良症往往很難及時就醫。
醫學上認為,正常的初潮時間應該在12~16歲,如果超過了16還沒有來,或是超過了18歲才來,則應該注意是否身體出現了問題。除此之外,也可以從身體的外表來觀察發育是否正常,如乳房是否明顯隆起,陰毛是否稀少,或者即使月經來了,量也特別少。這個時候,不妨就到正規醫院用B超看個究竟。倘若子宮發育與年齡不符,那就應該找出原因,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免錯失造成終生不孕的遺憾後果。
看來,初潮來的晚的確不是什麼好事情,年少的少女們可千萬不要為這暫時的“方便”而竊喜。要知道,一時的大意有可能會換來終生的痛苦。如果你也正在為這個問題而困惑不已,那麼就請不要再猶豫了,趕緊接受正規的檢查吧!
2.月經量的多少
月經量的多少,也是判斷子宮發育是否正常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現實生活中,那麼月經量過多的人,總是感到非常苦惱,而那些月經量非常少的人,則往往暗自感到慶幸。不過,月經量少是否真的要好過月經量多呢?到底多少才算是正常的呢?
人體全身的血液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從心髒中流出來,經過循環之後又流回心髒。從這個方麵來說,經血與平時我們割破手時流出的血是一樣的。但由於經血是由於子宮內膜脫落流出的,而子宮內膜又受到卵巢分泌的影響,同時卵巢內分泌又受到腦垂體分泌的激素的影響。因此,經血的多少不僅反映著卵巢、子宮的境況,同時也反映出了全身的健康狀況。
張娟是一名初三的學生,看起來活潑可愛,走到哪裏就會把笑聲帶到哪裏。可是,最近有一件事情令她特別煩惱,那就是她每次來月經時量都非常多,每到那幾天,她就會變得心事重重,做事情也總是小心翼翼。不敢跑,不敢跳,上體育課更是讓她十分頭痛。她不明白:為什麼別人就那麼幸運?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月經量減少呢?
其實,張娟的問題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月經問題,現實生活中很多少女都備受困擾。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在青春發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月經一部分屬於無排卵性的。沒有排卵就沒有黃體,沒有黃體就缺少孕酮。因此,子宮內膜隻能處於增殖期而不能達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宮內膜脫落不完全而影響子宮的收縮,造成經血過多。此種情況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現麵色蒼白、乏力、頭暈等貧血症狀,也應就醫治療。
引起經血過多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青春期特有的因素之外,還包括個體差異、激素水平、精神過度緊張、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這些因素容易引起功能性子宮出血,於是造成經血過多。
那麼,到底月經量多少才算是正常的呢?醫學上認為,女性的月經量多少是因人而異的,一般情況在30~100毫升之間,每天差不多需要換5次左右的衛生巾。假如經血量過多,每換一次衛生巾後很快就會濕透,甚至是經血會順著腿往下流,則就不正常了。這就需要我們平時多多留心自己使用的衛生巾的數量,通常情況下,每個經期使用20片左右是正常的。如果每次都使用30片甚至更多,而且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則就是典型的經血過多。
也許那些月經量少的人會十分慶幸,因為自己會因此少了很多擔心。但事實上,醫學家指出月經過少也是不正常的,它很可能是你亂服各種減肥藥或是過度節食的結果,從而導致經血的不流暢。因此,女孩們還是不要太過大意,如果你屬於經量過多或過少的人,還是建議你盡早到醫院去治療。
3.月經的顏色
生活中,很多女性都很看重經血的顏色是否正常,尤其是對於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女孩來說,這更是她們判斷自己發育是否正常的一項指標。一旦發現異常狀況,她們就會特別擔心,但是出於害羞心理,她們又不敢向別人請教,隻好自己一邊擔心一邊無濟於事,有的還甚至私下去買藥,結果越治越糟。那麼,什麼樣的顏色才是正常的經血顏色呢?它對健康有什麼影響嗎?
小萌是一名高二的學生,她是個不幸的女孩,從小父母便離了婚,她跟著爸爸生活。由於低爸爸平時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顧她,因此小萌的性格有些內向冷漠。她有了什麼心事總是一個人放在心裏,有時候就連最好的朋友她也不願意透露。如今,又有一件事困擾住了她,那就是最近幾次她發現自己的月經特別不正常,尤其是經血的顏色,不僅發黑,而且還總是伴有血塊,生性內向害羞的她當然不願意和爸爸說。可是她又很害怕,總在懷疑自己得了什麼病,搞得這一段時間就連上課也無精打采的,成績下降了很多。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有著像小萌這樣的困惑,她們總是十分重視經血的顏色。醫學上認為,正常的月經多為暗紅色,開始色較淺,以後逐漸加深,最後又轉為淡紅色而幹淨。除了血液之外,經血中還含有一些子宮內膜碎片、子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但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血塊,當然偶爾出現並無大礙,但如果次次都有,則需要引起重視。如果月經為鮮紅、咖啡色,質清淡而色黃,或像屋漏狀發黑者,從中醫角度來看,應該是氣虛、有寒或有熱之故,因此最好請中醫來調理一下。
其實經血的顏色是由經血流動的速度所決定的,如果血液流動的速度快,一下子出來應該是鮮紅的血。而如果血液流動的速度慢,那麼在出血之前在宮腔已經存了一段時間,出來時顏色就可以很深。
中醫學上認為,月經中含有血塊的女性,多是氣滯血淤的表現,從其外表上來看會有皮膚粗糙、無光澤、起座瘡等症。還有個別女性出現顏麵色素沉著,直接影響容顏美。因此,專家建議最好根據症狀和體征,用中藥來進行調治,達到活血化淤、理氣通絡的效果。如桃仁、紅花、坤草、薄荷、澤蘭、赤芍等中藥,都能夠起到不錯的療效。此外,這類女性還應該注意經期的保護,冬天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也最好不要讓自己著涼,心情上則應該保持愉快和輕鬆。
其實,經血的顏色隻是月經的一個小部分,它並不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生理指標。一些醫學家甚至認為,不論是鮮紅、暗紅、褐色、甚至黑色等,隻要沒有其他異常的症狀出現,如痛經等,都應該被認為是正常的。因此,處在青春期的女孩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輕鬆對待就好。
4.月經周期,因人而異
女孩子到了青春發育期會來月經初潮,這是子宮內膜在腦垂體和卵巢操縱下有規則地發生的生理變化。為了適應接收受精卵的植入和生長,血管就會增生,內膜也隨著增厚;但若沒有接受到受精卵,增厚的子宮內膜就會自動脫落,同時也會伴隨著血排出體外,子宮的周期性變化稱為月經周期。
月經周期,因人而異
琳琳是一個17歲的女孩,在她的心裏一直有一個問題,不知道該向誰請教。那就是,她的月經周期一直不規律,有時候一個多月才來,而有時候十幾天就會來一次,這給她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方便。剛開始,她聽說青春期的少女月經周期不規律是正常的,慢慢就會好,於是就沒有太在意。可是現在,情況似乎變得越來越嚴重了,這給琳琳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她總是在想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病,也無心學習。
其實,琳琳的問題是很多人都碰到過的,這的確令人會感到困惑和煩惱不已,也經常會讓人措手不及,導致很多尷尬的場麵出現。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真的是什麼疾病的先兆嗎?
醫學上認為,每個月經周期都代表一次卵子的成熟過程,月經周期的具體表現形式為上次月經第一天到下次月經第一天之間的時間間隔,因每個人或是同一個人的每一次月經都不一定或者完全不一樣,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月經周期的長短也是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是20~40天,平均為28天,經期是1~7天,若提前或推後一個星期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有部分女性的月經周期為28天,經期為4天;而有的女性月經周期則為35天,經期為6天,這些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