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是某一高校的學生,成績也一直不錯,在同一個學校的另一個班級裏還有她的妹妹,叫小嫻。她們兩姐妹的性格完全不同,一個溫柔安靜,一人活潑開朗,但這並不影響她們姐妹之間的感情。她們每天都一起上學,放學,玩耍……她們的感情特別好,鄰居見了都會誇獎她們是懂事的好孩子,父母也感到很欣慰。
這天放學時,天空依然下著雨,小雅騎著自行車帶著小嫻顯得很是吃力。這時小雅的同學黃健從這裏經過,並提出幫她載小嫻,但小雅不太好意思麻煩他,就謝絕了他好意,黃健執意要幫她,小嫻看黃健是真心實意的想幫助她們,於是二話沒說,就跳到黃健的後座上了,小嫻這樣想:姐姐也真是的,難道載著我就不怕累嗎?既然人家都已經提出來了,還有什麼好拒絕的。
由於小嫻比較活潑開朗,而黃健也是一個比較健談的男生,所以,一路上她們有說有笑的,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家門口。倒是小雅,一路上沒說幾句話。從此以後,她們便有意無意的組成了“三人行”。小嫻與黃健走得越來越近,這些小雅都是看得到的,然而,她認為這一切都正常的,她覺得兩個性格相似的人都比較談得來吧!
直到有一天,小嫻與姐姐談起一件事:“姐姐,如果有個男孩兒要你做她的朋友,你會答應她嗎?”“還有,我發現,我也有些喜歡他!我知道,我們還在上學上應該考慮這方麵的問題是不是?姐姐,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小雅發現小嫻的表情是認真,完全不是平日裏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小雅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妹妹這樣的問題,小雅知道,妹妹說的這個男孩是誰。問題是,小雅也是喜歡這個男孩的,在妹妹沒有認識這個男孩之前她就已經喜歡上了這個男孩,但隻是在心裏喜歡,她從來沒告訴過任何人。小雅告訴妹妹說:“既然,你知道現在不應該談感情的問題,就應該知道怎麼做的不是嗎?”兩個女孩就這樣躺在屬於她們共同的天地,各懷心事的望著窗外的星空,望著窗外的星光閃閃,她們在想些什麼,星星可曾知道,女孩兒的心裏麵在想些什麼,又有誰人知道?
心理透析
調查表明:我國青少年性成熟與其過去的年代相比出現提前的傾向。而性成熟的前傾也就隨之帶來了性心理的提前出現。認知心理學認為,性的信息大量增加,人們的性觀念發生很大變化,這一切,頻繁刺激少女們的大腦和生殖腺體,提早催開了花季少女性生理的芽蕾,也必然催動了她償性心理的發展。但是,由於各方麵的因素,造成了少女社會心理成熟的推遲。一般情況下,少女性心理的發展要經曆如下向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性意識朦朧覺醒期
在這個時期,她們向往與異性的交往,有的少女則會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一日三換衣服,處處表現得與眾不同。
第二個階段:夢幻與自慰期
這個時期的少女,很容易想入非非,愛白日做夢,再則就是手淫和自慰。
第三個階段:對性的模仿與嚐試
這個時段的少女,會有大膽實踐性的心理。
花季少女的心事
其實,在每個階段,少女性心理發展都會呈現出一種非常複雜的心境:他們既關注異性的舉止神態,又希望得到異性的青睞,而又把這種願望埋在心底,表現出拘謹與淡漠、矜持與羞怯。她們手淫以自慰,往往是在罪惡與快感的交織中進行的。傳統觀念認為手淫是不正經的事情,這種觀念使她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但是性的躁動又使她們處在難以抑製的狀態。這個時候,她們需要傾訴而又苦找不到知音,所以,這個階段的少女,要主動去尋求學校和家庭的關懷和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花季的少女性心理自發的發展,可能會出現兩種不良的傾向:在青春期性萌發的初期發生性關係,一般情況下,一方麵她們會受封建貞操觀的影響,認為自己已是不貞不潔的人,從此背上沉重的悔恨的包袱,抬不起頭來,或者破罐破摔,糟賤自己;另一方麵,她們將自己的性欲過早的啟動,形成性欲的猛烈遞增,出現性亢奮,陷入追求性享樂的狀態。這是一些女孩子從性體驗發展到性犯罪所走過的路。
此外,一些少女還會視青春期出現的性心理不醜惡,產生強烈的羞恥感和罪惡感,將自己看作下流的人,從而形成閉鎖心理,孤僻,自卑。使自己的性心理受到嚴重的壓抑,以至日後無法與異性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進入婚姻生活。
處於花季少女的性心理處在不成熟的狀態,可塑性也很大,在這個時期,如果自己能參加一些有關性方麵的教育,就有可能塑造出自己健康的心理。
4.花季少年的懷春時節
逐步進入青春期的男女,出現“懷春”現象是生理與心理發展的必然的結果。女孩十二三歲月經初潮後,乳房日趨隆起變大,體態豐滿,臀部變圓,體內大量分泌雌激素,性欲開始產生,與異性接觸的欲望普遍增強,而且表現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例如,他們中的大多數喜愛看有關性知識方麵的書籍,喜歡摘抄文學作品中有關愛情的精彩描述,摘抄描寫愛情的詩歌和歌曲,並會由此引起性方麵的聯想等。
香兒出生於書香門第,她從小就受到家庭氛圍的熏陶,知書達禮,乖巧伶俐,很討人喜歡。其父母視她為掌上明珠,百般嗬護。香兒的第二性特征越來越明顯後,父母頓感肩上的擔子又重了許多。於是搬出“女兒經”,諄諄教導女兒:女孩子對男孩子不能過分親近,否則就會變壞;女孩子在學生時代對男孩子產生感情,就要成為壞女孩等等,於是,聽話的香兒就牢記著父母的訓示,不論是在何種場合中,她都小心地守護著她心中的那塊神聖的淨土不敢輕易被其他人玷汙。
在一次春遊的時候,她和她同班的一位女同學不知不覺地就走進一個隱秘的樹林裏,突然發現遠處樹叢間隙裏藏著一男一女,隻見男人正在女人白嫩的乳房上如醉如癡地親吻著,撫摸著。無意間見到這一幕,她幾乎驚呆了,要不是她的同伴女同學的催促,她幾乎忘記了離開。在返程的車上,香兒的心中很不是滋味。當她回到家後,就一頭鑽進衛生間中,想好好洗個澡,想把她所看到的那些肮髒的鏡頭衝洗幹淨。
在家裏的衛生間裏,香兒站在蓮蓬頭下麵,並且和著溫潤的流水擦洗著自己白嫩的肌膚。當她的手不經意間觸到自己乳房時,突然一陣顫栗,仿佛“來電”一般,一股無比美妙的感覺傳遍全身,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樹叢裏的“一簾春色”,於是,她雙手就不停地在自己的乳房、大腿及至陰部撫摸起來……
當晚,一向文靜的香兒失眠了。後來,她莫名地想起了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吳言。其實,香兒知道吳言也喜歡自己,隻不過自己一直不敢動那親近的念頭。可今天卻不一樣,香兒卻想到自己大大方方地迎向吳言,想到兩個人在一起的親密動作……
到了第二天,香兒在學校卻感到渾身很不自在,她眼睛看著黑板,心裏卻想著樹叢裏的“春色”和昨夜的情景。“香兒不由得責備自己太“肮髒”,發誓要趕走幻覺。然而,她越是壓抑自己,那“春景”越是變本加厲地在她頭腦裏“興風作浪”。從此,香兒成天在為自己擔心害怕,但她又害怕其他人看出自己的“醜惡靈魂”,在學校裏,她的注意力老是集中不到學習上麵,成績也一落千丈。她心中很是苦惱,父母也不知道自己的女兒到底怎麼了……
心理透析
事實上,對於上述事例中步入青春期的香兒,出現“懷春”現象是生理與心理發展的必然結果。女孩十二三歲月經初潮後,乳房日趨隆起變大,體態豐滿,臀部變圓,體內大量分泌雌激素,性欲開始產生,他們與異性接觸的欲望普遍都會增強,而且表現形式也會越來越豐富:例如他們喜歡看有關愛情方麵的書籍,並會由此引起生方麵的聯想,同時,他們也喜歡對異性的關注,渴望和異性接觸,喜歡在異性麵前顯示自己的相貌、體態,希望博得異性的好感,有的甚至想方設法通過某種挑逗來引起對方的注意。而心理學家將這個懷春時期稱之為“對異性的憧憬期”
如果一個處於發育時期的少男少女,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把自己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發育看成是淫穢的、罪惡的表現,並影響了自己的正常思維、情緒、行為,便是心理障礙。上述事例中的香兒便是如此。
青少年“懷春”的特點
從心理學方麵分析:懷春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本能的一種衝動而引起的微秒的心理變化與特殊的心理體驗。一般情況下,青少年在13~14歲的時候心理上就開始萌發懷春的幼芽,內心不時掀起一股願意和異性親近和單獨親近的衝動,或多或少做一些富有浪漫色彩的春夢,這是一種健康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它的特點是:
1.青少年會萌發一種自然朦朧的愛。
隨著青少年性器官的發育,性意識的覺醒,給他們帶來了莫名的神往。於是,他們開始探索和嚐試愛情的奧妙和甜蜜。由於朦朧的性意識與社會文化影響,青少年在正式戀愛之前,有一個愛情的萌芽階段,這就是懷春。它是以兩性間的自然吸引為基礎而產生的純潔真摯的感情,當然這種愛是不自覺的,但它的感情色彩非常地豐富而絢麗多彩,它從未摻進世欲的雜念。
這種愛是兩性之間的一種自然的愛,是一種朦朧的對異性的眷戀和向往的一種情結,也是人類愛情發展過程中的最初的階段,是一個人性愛能否得到正常發展的必經階段,可以使男女獲得兩性相愛的經驗,為日後正式戀愛奠定心理基礎。但是,青少年要注意的是,這種朦朧的愛隻是一種親密的異性友誼,它不能導致最終的婚姻配偶關係。
處於花季時期的青少年要知道:戀愛與朦朧的愛在根本上是有區別的,戀愛是一種目標十分清晰的愛,是建立在雙方以尋覓終身伴侶、建立家庭、生兒育女,對社會、對他人、對後代負有責任和義務的基礎上的。因此,必然考慮很多,如雙方生理條件、心理品質及各種社會因素,經過長期交往與考驗,互相傾慕,最終導致婚姻配偶關係。而這種朦朧的愛隻是一種情緒,對異性向往的一種情緒。所以,朦朧的愛不是男女雙方的戀愛。
2.這種朦朧的愛很稚嫩和脆弱。
青春期性意識的覺醒,使少男少女心中那顆“沉睡”許久的愛的種子來開始發芽,這顆幼芽既稚嫩又脆弱,它的表現因人而異。有人是瞬間閃現後又轉入“昏睡”狀態。有人興奮不已,十分衝動。有人心兒蹦蹦跳,不知如何對待。在人類性愛過程中,這是一種自然程序的呈現,它會隨著青少年身心的發展而不斷地成熟起來。
當然,這種稚嫩的愛與成年人的戀愛是不同的,成年人的戀愛是一種成熟的愛,是在接近異性期發展起來的,與接近異性期也不同。相信青少年有過這樣的情感體驗:在某一個公共場合,自己突然會被其中的某一異性而深深地吸引,並且產生了愛慕之情,於是天天想要見到他(她)的身影。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在另一個公共場合,又突然對另外一個異性發生類似的現象。這是一種稚嫩的愛。當你們長大後,再回想起這些,就會發現:自己當初的癡情是多麼地天真和幼稚。而成年後的戀愛,決不會發生上述的“癡情”情況。而人的正常的戀愛是一個人性意識發展的必然產物,它與青少年時期的愛是根本不同的。
3.這種愛是盲目的衝動的愛。
青春期性意識的覺醒,有時使青少年按捺不住豐富的情感,急於嚐試神秘而歡樂的愛情生活,急於模仿成年人的生活方式,但並不懂得愛情的真諦。有的青少年有時會秘密觀察某個異性,有的默默地思念著某個異性,等待愛神的到來。有的青少年急於發出愛神之箭,傳條子、寫書信、約會等。為什麼要這樣做,自己也說不清所以然,這種貿然的舉止,急躁的衝動,常搞得自己心神不定、無心學習,有的甚至做出不是該年齡階段做的蠢事,錯事,殊不知,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自己會為此而後悔的。對於這樣的愛,青少年一定要注意,切勿盲目。
青少年需要弄明白的是,成熟的戀愛是一種理智的愛,它有特定的依戀異性,雖然還帶有浪漫色彩,但基本上是比較穩定的,彼此能交流內心的真言。雖然有時也會產生某種衝動,但基本上能以理智抑製或克製自己,懂得對對方負有責任。
綜合起來,懷春戀的特點是:朦朧的、稚嫩的、衝動的愛。而成熟的戀愛的特點是:清晰的、成熟的、理智的愛。青少年要知道,隨著青春性意識的萌動,青少年的接近期的男女愛慕傾向是一種正常的異性吸引,不是戀愛。與戀愛有根本的不同。
但是,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卻會把這種朦朧的愛當成“早戀”進行對待,這對青少年是不公平的,也會給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