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高陽是在初三時開始談戀愛的,高陽是個帥氣的男孩子,很細心,也是很多女孩子愛慕的那種對象。後來,到高中時,我們沒在同一個學校,這對我們來說是不幸的,但這並沒有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相反,天天不能見麵,我們比以前更加珍愛對方了,每當星期天,他都跑到學校來看我,有時我也時常到他學校去找他。但是,畢竟不是每天都能見麵,隻要哪天見不到他,我的心理就很鬱悶和煩燥……
心理透析
心理學家指出:熱戀,也是青少年性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表現,也是青少年戀愛成功與婚姻美滿的性心理基礎。當青年男女之間的戀愛進行到一定狀態後,異性雙方就會產生一種相互美化、相互吸引,雙方都感到順眼,舒用,所以“情人眼裏了西施”。這時就很容易出現“期待效應”,即將自己所希望出現的特征賦予對方,所謂“月移雲影動,疑是玉人來”。把自然景物和周圍環境都打上了愛情的印記。熱戀中的青年男女的心理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熱戀中的男女的情緒變化都很大,熱可以達到白熱化,冷則驟降至冰點。高興時手舞足蹈,笑逐顏開,懊惱時垂頭喪氣,無精打采。這種大起大落的情緒變化有時會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所以,青少年自己要通過加強自身修養,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減少熱戀中的情緒波動。
花季少年熱戀的心理特征
一般情況下,熱戀中的青少年的認識活動的範圍會縮小,理智分析能力也會受到抑製,習慣行為也會受到相應的破壞,此時發生的許多事情與平時可能完全不同。同時由於控製自己的能力減弱,往往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後果,因而可能導致婚前性行為的發生。
熱戀中男女之間的言辭含蓄而富有詩意,行為隱蔽而富有德行,言談、舉止、目光、表情、行為都體現出一個“愛”字;特別是女孩子會對意中人專一追求,體現出忠貞不渝的心理特點。熱戀中的他們根本不允許第三者介入,很容易“吃醋”。
在熱戀中,青春期的女孩在與自己傾慕的對象交往的過程中,感情體驗會尤其豐富,個人的表現也會更加細膩,並會開始用“美”來塑造自己,盡量使自己在異性麵前表現出文靜
春期的女孩在與異性的交往過程中,感情體驗是相當豐富的,表現得也極為細膩,他會對自己所鍾情的對象傾注於其全部的感情,喜歡對方的一切,並將其視為自己的一部分。
再者,熱戀中的青年男女也會表現出衝動的心理特征。處於熱戀中的青年男女,認識活動範圍往往會因對異性的專注而縮小,理智分析能力也會受到抑製,習慣行為受到破壞,此時發生的許多事情與平時可以完全不同。同時由於控製自己的能力減弱,往往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行動的意義與後果,因而可能導致婚前性行為、未婚先孕,甚至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
青少年該怎麼對待熱戀?
青春期的男女雙方可以通過戀愛,從對方那裏取長補短,來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動水平。同時異性之間的情感交流,可以讓人感到溫暖,達到心理上的平衡。正常的異性交往能給雙方造成一個發展各自優點的最佳環境,男女生都想成為異性注目和歡迎的人,都會極力地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這是自我發展、自我評價、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環境,對克服自己的缺點和弱點是一個難得的促進機會。
但是處於熱戀中的男女,其情緒變化極大,活動的範圍也會相應地縮小,要知道,愛情雖然是專一的,友誼卻是共融的,所以,熱戀中的青少年要尊重對方的人格,允許對方保持正常的人際交往。
同時,為了避免自己的衝動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處在熱戀中的青少年男女應該互相尊重,自我尊重,保持愛情的純正和貞潔。如果對方失去理智,提出非分要求時,另一方要勇於啟齒,及時提醒,把激情有意識地引到理想、學業、未來等廣闊的領域中去,或者借助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來陶冶情操,使性衝動得以升華。
《愛的藝術》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必須竭盡全力促成自己完善的人格,形成創造性的心理傾向,否則他追求愛的種種努力注定要付之東流。”青少年的戀愛狀況是其人格特征的反映,也可以促進青少年人格的成熟。青少年戀愛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往往並不是戀愛本身帶來的,而是戀愛者自身素質、人格成熟狀況引起的。所以,處於熱戀中的青少年男女對戀愛要有一個正確的心理認識,愛情是性愛和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的完美統一,是人類歌頌的永恒的主題,隻有充滿對愛情的正確向往,才會在熱戀的時候約束自己,避免自己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才能使自己有個美好的未來。
對於上述事例中的小歡來說,她與高陽正處於熱戀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她會很容易將自然景物和周圍的環境都打上愛情的印記。而這種直覺性的戀愛可能會使她在平時的學習中心猿意馬,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現差錯,所以處於戀愛期的青年男女應注意控製情緒,利用愛情的強大動力,相互幫助,共同提高。
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女孩來說,一定要珍重愛護自己,千萬不要認為遲早要有那麼“燦爛的一刻”,便輕易地投入男孩的懷換,這對於己,對他,對於下一代都有危害,因為少女過多、過早地吸收異性蛋白質(精液),不但不能產生精子抗體,反而會使外貌過早衰老,使少女對外反應敏感度明顯遲鈍。更不幸的是,過早懷孕,亂吃藥,打胎,刮宮,會嚴重損害少女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女孩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隻有這樣,才能為自己采摘到未來幸福的果實。
6.花季少年的師生戀
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會對異性產生美好的感情,其中不少的青少年,其愛慕思念的對象會指向比自己年長的異性,尤其是老師,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牛犢戀”。且聽一位花季少年的陳述……
小白是某校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她本來是個活潑的孩子,但是近來卻處於困惑之中難經自拔。
原來,小白是一位偏科的學生,她特別喜歡上語文課,對英語課則是很反感。每當英語老師走上講對台,說一句我聽不懂的英語時,她就會感到困乏,很想睡覺,一學期下來,她的英語考試成績特別地差。但是,在第二學期的時候,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的英語老師調走了,任小白英語課的是一位英俊瀟灑的男老師,講起課來即風趣又有內涵,著實令小白很著迷,從這以後,她就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把英語學好,因此,每當上英語課,她都聚精會神的聽著,有時還不時的望著老師英俊的麵孔,令她激動不已。
哪一天,如果沒看到英語老師,她的心情就會變得異常地煩躁,每日見到英語老師,是她一天當中最興奮的事情。
心理透析
在進入青春期後,很多同學由於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係列的變化,就會羞於同異性交往。不知道你是否有這種感受?這時候的青春期是男女相對隔絕的時期,像你一樣的男孩和女孩都在各自的群體中養成了符合自己性別的氣質特征,如男孩的豪爽、勇敢、粗獷,女孩的溫柔、文靜和細致等等。而這些互補性的性格特征,又形成了日後男女之間互相吸引和愛慕的基礎,以至發展到長大成人後的完美結合。
首先,戀師現象是青少年性意識、性行為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奇特現象,當然,這也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但這也是一種正常的情感。戀師是向往年長者時期。由於在青少年後期,他們心中的父母形象變得從未有過的渺小,他的獨立意識變得強烈,逃脫家庭、遠離父母監護的願望膨脹,渴望著能重新選擇一種活法。但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經驗不足,束手無策的感覺縈繞著你們,所以,渴望理解與幫助。環顧周圍你們發現,與他們朝夕相處,關愛關心自己成長,傳道解惑的老師,有閱曆,有才華,有智慧,充滿成熟之美,很容易地占據了你們的心靈,成為崇拜的偶像。
“戀師情結”的特點
這些年長的異性老師比他們的同齡異性同學更為成熟也更具有吸引力。當然,同樣的情況當然也會出現在男孩身上,他們也會在心底“暗戀”著那些溫柔、和善、年輕的女教師。少男少女出現的“戀師情結”一般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有閉鎖心理
具有“戀師情結”者大多具有閉鎖心理和自責心理,他們極少向父母、師長或同伴吐露內心的這種隱秘。由於傳統的倫理觀念和社會輿論,人們對於年齡、能力、社會地位懸殊過大的戀情,通常采取不接納態度,這種無形的壓力迫使許多高中生將自己的情感深藏心底,或是通過日記獨自傾訴和品味,表現出嚴重的閉鎖心理。因此,結果就是發展為一種熾烈虔誠而又虛幻的單戀。這種理智與情感、幻想與現實、衝動與壓抑的激烈思想鬥爭,常常攪得他們焦慮不安,對高中生正常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健康都會有一定的負麵影響。如果他們暗戀的老師成了家,這種感情則會使他們深感責備,把自己看作是破壞別人家庭的“第三者”,從倫理道德上責備自己。
具有一定積極的潛在動力
從心理學的深層來分析,高中生這種對異性教師的鍾情與“英雄崇拜”,實質上是他們內心自我完善動機的自然流露,他們常常產生一種自我完善的迫切意向,表現出較高的進取心和行動的積極化,具有一定積極的潛在動力作用。例如,有的學生希望將來報考師範院校,伴隨自己鍾情的老師終身從事教育事業;有的學生在學習中迸發出飽滿的熱情,力求取得優異成績,以引起這些老師對自己的好感和注意。
絕大多數“戀師情結”沒有結果。
“戀師情結”多是一種精神上的單相思,被傾慕的教師通常並不知曉,即使偶爾有所察覺,大多也隻能以一種慎重、得體的態度,巧妙地加以處理。所以,隨著時間流逝,這種得不到強化的情感會逐漸淡化,隻留下一縷美好而溫馨的回憶而已。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青少年開始能夠比較理智地判斷自己與對方在各方麵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差距。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原有的癡情會隨自我意識的成熟而逐漸冷卻消退。
女孩多發於男孩
心理學家認為,“戀師情結”一般以處於青春萌動期的少女居多。這可能是由於青春期的女孩對情感的要求比較深刻和細膩,有高度的情緒易感性,渴望被人理解和保護有關。而且,這種情感的發生以內向型的中學生居多,尤其是那些社會適應不良,缺乏家庭溫暖與關愛、性格孤僻的青少年較易發生。
如何應對“戀師情結”?
當然,像你們這種戀師情結的出現還有很多具體的原因,據我的了解可以把它歸為三種:
1.一些青少年由於生理成熟產生強烈的“成人意識”,特別是女孩子這種意識過為明顯。所以,他們把目標鎖定異性教師為戀愛對象。
女孩子在16歲左右就達到了性成熟的最高峰。當一些自我意識較強的女生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形態與大人無異時,就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已經成熟了,因而產生超乎尋常的強烈的成人意識。這時候的她們不僅想與異性戀愛,而且在選擇戀愛對象時,還會選擇一些成年的異性,因為她們認為這可能是她們驕傲的地方。可見,“成人意識”,是導致青少年“暗戀”異性教師的心理原因之一。
2.一些青少年由於性意識有了很大的發展,而處於“牛犢戀期”,所以會對異性教師產生了過分的依戀。
在師生交往中,難免會出現學生依賴老師的情況。而“依戀需要”是一個人的基本社會需要之一,就是老師們這自然而發的柔情和溫馨,便會引起學生意想不到的積極的情感反應。”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克把進入性萌發期的青少年,對某一特定年長異性傾心和愛慕的情感,形象稱為“牛犢戀”——“像小牛戀母牛似的傾倒於所向往的年長異性的一舉一動,對所向往的年長異性想入非非。”此是導致其“暗戀”異性教師的又一心理原因。
高中生的“戀師情結”即是牛犢戀的一種表現形式,瓊瑤、茨威格等中外作家的文學作品及影視作品中對這種現象時有描寫。
3.一些青少年對異性老師的某些內在品質盲目地敬仰由此產生愛慕之情。
青少年雖然各個方麵都發展迅速,但是還是沒有在心理上達到成熟的程度。他們的想法往往會是幼稚和一廂情願的。他們喜歡老師,並不是老師有多漂亮、有多帥,更不是老師多麼地有錢,而是因為這個教師有良好的內在品質。很多女生正是被異性教師的學識、能力和品德等內在氣質所深深地吸引,才產生了對異性教師的愛慕之情。
像小白的困惑,其實都是青春期惹的禍,性意識的萌發是最根本的原因。由於他的異性老師身上優點更為突出,有成熟的人格和成功的事業,如果再加上英俊瀟灑,那絕對會成為他暗暗愛慕的對象。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勢必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還可能影響你一生的美好前程。因為師生戀是很難有好結果的。一是那常常是你的單相思,即使你愛得死去活來,但老師一點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會認可;其次,老師們多數都已進入戀愛階段,有自己的意中人,還有的已成家,有自己的配偶。
你們青少年男女正常的異性交往則對性心理的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與多個異性老師保持師生關係,就能更客觀地看待對方,也能通過比較來明白異性真正的優點是什麼。這樣的少年男女,心態比較平和,內心充實,精神生活比較豐富,不太容易鑽牛角尖。反之,性格內向,朋友較少或根本沒有朋友的人,容易陷入對某個特定對象的情感之中,而且易走極端,不容易從情感漩渦中走出來。
有戀師情結的青少年必須要從現在開始須調節自己的性心理。首先應想到,老師再優秀,但畢竟是老師,大多與自己是兩代人;
其次,還應明白,自己看到的畢竟隻是老師的一麵,對老師的全部並不了解,就如我們崇拜許多明星,我們隻看到他們的才華,但人品如何,有沒有劣跡,無法知道。有很多像你一樣的女孩曾這樣說:“我曾經狂熱地暗戀物理老師,把他看得十全十美,但自從有一次,無意間看到他買菜時為一毛錢和小販爭執得唾沫飛濺,甚至說話粗魯,頓時,心目中高大的形象轟然坍塌。”許多男女孩子常常把愛戀的對象加以美化,這是心理誤差,也是不成熟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