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戰勝缺陷性格·第一節克服不良性格(1)(2 / 3)

4.朋友是最好的良藥。開放自我、真誠、坦率地把自己交給他人。交往是一個相互溝通的過程,所以別人也會對你以誠相待,如果你感到孤獨或需要關心時,可以主動接近別人、關心別人,別人也會以同樣的真誠對待你的,如果你的朋友離你較遠,你可以翻翻舊時的通訊錄,給久未聯係的朋友寫寫信。這樣不但擴大你的社交麵,還融洽了人際關係,孤獨感自然就會消退了。要注意,和朋友的聯係,不隻是在你感到孤獨時所要做的事,你要知道,別人也和你一樣,也需要得到體會和友誼的溫暖。

5.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學會為自己安排豐富有益的業餘活動,把思想感情從孤獨的小圈子裏盡快解離出來,全身心地投入的高尚的活動中去。如遊泳、打球、跑步等體育鍛煉,既可以你的鬆弛心情、也可緩解孤獨感,同時還可以得到激勵。

6.享受大自然的美。如果遇到挫折或心情不好時,此時又不願向別人傾訴,可以到公園或田野裏散步,用一絲絲的清風吹走你的壞心情,慢慢地心情就會開朗起來。要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活動是充滿了樂趣的,隻要能充分領略它們的妙處,也能消除孤獨感。

孤獨絕對是可以克服掉的,隻要我們願意從自己的世界裏走出來。相信,當我們走出孤獨感的那一刻,便會發現,外麵的世界原來是如此精彩,生活是這麼美好,你們就會問自己:自己以前是不是很傻啊?

3.克服依賴心理

依賴心理是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擁有依賴心理的人生活中處處依賴他人,經常需要他人的幫助和指導,不夠自立、自信、自主。人在天地間行走應該是獨立的,作為一名中學生,跨進青春之門,進入青春期,頭腦中應具備一定的獨立意識,這種獨立意識外在的表現首先就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克服對他人的依賴。

現代社會,獨生子女的家庭越來越多,你們自幼就是在6:1的重重關懷之下成長的。也許你就是其中之一。在家裏,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視你為寶貝,自己生活的一切均由父母包攬,生活中從沒有為自己的事情考慮過,全部聽從父母的安排,這樣就養成了你的依賴心理。抑或者,從小你就比較自卑,總認為自己不如他人,如知識貧乏、能力不強、笨嘴拙舌等等;於是,你遇事往往猶豫不決,缺乏自信,總需要他人的幫助和指導,很難單獨進行自己的計劃或做自己的事。久而久之,也容易養成依賴心理。

依賴心理——人生第二斷乳期的普遍心理

其實,依賴心理在中學生當中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之一。曾有報道說,一個孩子麵對沒有剝殼的雞蛋竟不知如何下口,因為平時都是父母剝好殼送到嘴邊的。這樣的說法也許有點誇張,但也從某些方麵反應了當代社會中一些人尤其是未成年人依賴性比較強這個事實。

對於你們來講,跨入青春之門,就意味著進入了心理斷乳期。在這一時期,隨著身心的發展,你一方麵比以前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麵卻擔負起比以前更多的責任。然而,由於從小受到父母的過度溺愛和嬌縱慣養,使得自己不懂生活的艱難。所以麵對這些責任,你感到膽怯,因為你已經養成了做事靠父母的依賴心理,缺乏獨立生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或者你由於自卑,在日常交往中,不自覺地就總把自己放在配角位置,心甘情願地受他人的支配,這也是嚴重的依賴心理。總之,這些特征概括來講就是在心理成長上不夠自立、自信、自主。

李麗芳是重慶某中學的一名學生,中考過後,她對自己的估分感覺還不錯,估計上市裏她心目中的那所重點高中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在興奮之後,她又泛起了淡淡的焦慮。她家離市區比較遠,如果到那裏上學的話,肯定就要住校了。那麼她發愁的問題就是,要離開家人,離開媽媽了,自己的生活該怎麼辦呢?因為從小到大,她除了在學校認真學習,學業成績很好外,什麼都不會做。不會洗衣服,不會照顧自己,從來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甚至連要穿什麼衣服她也經常向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喊:“媽媽,我今天穿哪件衣服?”“媽媽,穿哪條褲子?”“穿哪雙鞋?”。馬上就要單飛了,李麗芳隱隱感到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的擔憂和恐懼。

像李麗芳的這種情況,青少年朋友們的生活中肯定也不少遇到。這一方麵是由於教育體製的原因。許多莘莘學子,在寒窗苦讀十來年中,都沉浸在學習分數的拚殺上,往往忽略了自立自理能力的培養。所以,麵對人生的第二次斷乳期,李麗芳出現的恐懼依賴心理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心理專家分析,中學生的依賴心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第一,凡事沒有主見,總覺得自己能力不足,難以獨立,處事優柔寡斷,遇事總希望父母或師長為自己作個決定,想個辦法;

第二,總喜歡和那些獨立性強的同學交朋友。因為自己希望能在他們那裏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在學習上,喜歡讓老師給予細心指導,時時給自己提出些要求;否則,自己就會茫然不知所措。而在家裏,一切都聽從父母的安排,甚至連自己的穿戴也沒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

專家分析,對於你們的這種依賴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糾正,發展下去就有可能形成依賴型人格障礙。因為依賴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它會對中學生個人獨立人格的完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力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人總是要獨立生活的,依賴性過強的人在需要獨立時,可能對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內心缺乏安全感,時常感到恐懼、焦慮、擔心,很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反應,這些都會影響到身心健康。而且,通過生活中的例子我們也發現,依賴性較強的你在長大後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賴的人,往往就會不知所措。所以,當你開始跨入青春之門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獨立意識,正所謂“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自己的事情自己幹,無需依賴他人

人是萬物之靈,而人之所以能夠脫離動物界成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人類身上所特有的獨立性。你要意識到,一個依賴別人的人,其實就意味著放棄對自我的主宰,這樣的人容易失去自我,在遇到問題時,容易人雲亦雲,隨波逐流,這樣往往就不利於自己獨立人格的形成。

那麼,麵對自己的依賴心理,你們究竟該如何改正,如何做起呢?首先,你們要認識到,依賴心理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且它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一個人要想克服自己的依賴心理,也並非朝夕之事,而是應該多角度、長時間地攻克它。具體來說,應該先從以下兩方麵做起。

第一,正確認知自我,充分認識到依賴心理的危害。

每個人都有自己優點和缺點,隻有正確的認知自我,才能在發現自己的缺點和缺陷時,不把它們當成包袱背起來或是壓在心頭,才不會否定自己、肯定他人,對他人形成依賴。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先在心理上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可以獨立,自己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幹。

第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逐漸增強自信心。

要克服依賴心理,最重要也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就算是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也要鍛煉做。從你決定要克服依賴心理的那一刻起,你就要糾正平時養成的習慣,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比如平時在學校中,可以主動要求擔任一些班級工作,使自己有機會麵對問題,獨立地去拿主意,想辦法,以增強主人翁的意識。在學習上,多向獨立性強的同學學習,不要什麼事情都指望別人,遇到問題要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加強自主性和創造性。除了學習之外,還要多參加集體活動,學會去幫助他人,以增加自信心。在家裏,自己能幹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幹,千萬別什麼都推給父母,自己當個“小地主”。

沒錯,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需要別人的幫助,但別忘了你們也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大事可征求他人意見,但那也僅供參考。當你真正從對他人的依賴關係中解脫出來的時候,你就會有一種感覺,一種踏實的感覺,它讓你感到一種自信的力量,讓你享受到自主、自立給自己帶來的喜悅和鼓舞;而那時,依賴心理也就無從立足了。

4.克服虛榮心理

所謂虛榮,是指表麵上的風光無限而內心卻是畸形痛苦的一種不良心理。青少年的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虛表的性格缺陷,是一種被扭曲了的自尊心。過分的追求虛榮是道德責任感的一種不良的心理反應,其本質是謀私利己的情感反映。每個人都需要自尊,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可。但是,虛榮心強的人往往不是通過自己實實在在的努力,而是利用撒謊、投機等不良手段來獲取虛名的。

虛榮就如濃厚的烏雲,它會擋住燦爛的陽光而使人蒙受虛偽的陰影;虛榮如波濤洶湧的河水會衝斷人生的橋梁,使人猶豫不決、徘徊不前。據調查統計,大多數青少年朋友都有虛榮心的表現。這種現象嚴重驅使了你的心理,使你們喪失了生活的基礎,被扭曲了的自尊心呈現出了過分的虛榮表現,這是他們追求虛表的性格缺陷,從而使你們陷入勾心鬥角的氛圍中,因為一個人的虛榮心和另一個人的虛榮心是不能共存的,這是為了取得榮譽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因素。

虛榮心理,有害無益

你一旦有了虛榮心,就如夏天突然襲來的狂風暴雨,它會好不留情地吹走你的謙虛謹慎、自知之明、沉著穩健,以及那顆純潔明靜的心。它會給你帶來驕傲自大和盲目追求的心理,讓你像棉絮那樣漂浮不定,始終找不到目標,到最後你還是失敗了。青少年朋友,不妨翻閱一下曆史,從中你就會發現許多因為虛榮而失敗垂成的人。

孔雀是動物界裏最美麗的,它有金黃和青翠的長尾,這一點是任何畫家都難以描繪的。孔雀生性愛忌妒,它要是看見別的動物穿著華美了就會去追啄它們。孔雀很珍惜自己的尾巴,在深山老林裏棲息的時候,它首先要選擇擱置尾巴的地方才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