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要對交際過於敏感
青少年對人際關係的過分敏感也會造成對人際關係的過度焦慮,非常不利於身心的健康發展。
小案例1
上小學時,小茂曾因為一件小事和保姆鬧別扭,之後幾天,保姆對小茂不再理睬。這件事對她影響很大,從此以後她和同學、朋友鬧矛盾從來都不主動認錯。平時愛幹淨,洗過的衣服晾起來不允許別人碰,特別是幹了以後,如果別人碰了就必須重洗一遍。後來在上高中時因不滿一女同學的言語和行為,就不允許那女生和她有任何接觸,如果那女生碰到她,她就要洗手、洗衣服,頭發碰到了就要洗頭發。後來發展到不敢碰教室的東西,如果其他同學和這個女孩接觸,她也不碰這些同學。甚至,她自己晚上睡覺脫衣服時都要小心翼翼地隻碰拉鏈,脫下來後把內側卷到外麵放到床上,若被別人碰到的東西總是要反複洗,現小茂的情況已經發展到不敢進教室了
發生在小茂身上的事就說明了,小茂已經得了一種人際關係敏感症。是一種由於人際關係敏感而導致的強迫症和重度抑鬱症。“人際關係敏感”症,主要的表現是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係,在人群中會感到不自在,與人相處時有著較強的戒備、懷疑和嫉妒心理,在人際關係上存在著種種困惑,與同學和老師關係緊張。在調查中發現,我國有近六成的青少年都患有“人際關係敏感”症。
小案例2
從兩年前,小玉就開始變得特別愛發脾氣,遇事很急躁,常常因為一點不順心的小事就發脾氣。在學校裏,自從成績下降後,小玉的情緒一天比一天差,整天躲在教室的角落裏,不願往教室中間坐,認為那裏的位置都是好學生坐的,而自己不是,上課的時候,她不敢看老師,不敢看黑板,課間也從不主動和同學交流。到了高三,有同學咳嗽,她就以為別人是在鄙視她,別人小聲說話時她總認為是在說自己壞話,不願意看人,和人交談時覺得很害怕,甚至渾身發抖,經常不由自主地獨自一人到教學樓的樓頂轉悠。這種情況讓小玉十分痛苦,曾一度陷入深深的焦慮中無法自拔。而17歲的小玉在別人的眼中是一個幸福的小公主,父母都有很好的工作,從小到大,對小玉都非常溺愛,上學也是車接車送,學習成績也很好。可現在的小玉,已經完全地變成了一個消極的人。
青少年這一時期,不管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處於人都處於既關鍵又特殊的時期。生理發育是心理發展的基礎。青少年在心理上處於青春發育時期,這一時期最大特點是生理的蓬勃成長、急劇變化,特別是處於外形改變、機能增強和性成熟的“三大巨變”中。他們的情緒情感比較強烈,常有明顯的兩極性,很容易“動感情”,如果在他們‘社會化’過程中,出現人際關係敏感,那麼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心理和生理問題。”
如何擺脫交際敏感
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強化自己。在生活中常常有那種以別人的評價為轉移的人。這種人長期跟著別人轉,久而久之就會養成過分敏感的性格。因此,要避免這種“過敏心理”,因為它會給你現在和今後的社會活動帶來數不清的麻煩。如果別人以異樣的眼光盯著你時,你不必局促不安,也不必神情窘迫,惟一的辦法是——用你的眼波接住對方的眼波,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就是自己,可以自如地生活在千萬雙眼睛織成的人生網格裏。
★★★不過於計較小事。每天生活中人際交往中的矛盾、衝撞甚至衝突,都是無法避免的。有些小事發生了,也就把它當作雨過雲消了。
★★★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是無可替的,別人不會事事賽過自己,自己也不可能事事出人頭地。凡事要學著往大處著想,敢於公開自己的優缺點。
★★★充實業餘生活。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當有“敏感心理”幹擾時,用鬆弛身心的辦法來對付。可進行自我暗示,轉移注意力,如轉移話題、有意避開現場等。另外,堅持體育鍛煉,有助於防止“心理過敏”的現象發生。
5.如何處理異性交往
完善的人際交往是一個人在社會發展的起點。對於青少年來說,異性之間的交往最為重要。目前,有不少青少年困惑與異性交往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男女生的交往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日常生活中必須的,這有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隨著青少年的心理及生理逐步走向成熟,其獨立自主的意識日益增強,但由於生理和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因此容易在交往中產生各種矛盾、困惑或茫然。眾說紛紜,從青少年發展的眼光來看,他們與異性交往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這種行為在某些人看來影響不太好,有些家長和老師發現青少年與異性交往,或者是與異性的關係稍微密切,就認為大事不妙,甚至幹涉他們的交往,嚴重的就用粗暴的態度來懲罰孩子,可結果往往造成很多悲劇。
青少年無論在家裏、學校或是社會同樣都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這種廣泛的交往範圍,他們既有同性知己,又有異性朋友,然而,這種類型的人比那些少交朋友或隻有同性朋友的人在個性發展方麵更完善,思維情感更豐富,自製力更強等,他們都具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容易養成積極樂觀、慷慨大方的性格。這些人際關係的交往不僅影響著青少年心理及個性的形成與發展,而且直接影響著青少年今後成長的道路。
其實青少年與異性正常交往,能促進他們良好的健康成長。同時,他們在與異性的交往中,時常發現某些言談舉止是同伴喜歡的,就把它作為一種鼓勵,對這些行為起到了強化作用,從而來提高自身的言談舉止的修養。相反,若是某些言談舉止不能被異性所接受,這樣他們就會有效地控製這些不良行為的再度出現。在與異性的交往中,青少年還會從中積累了一些生活的經驗,總結一些社交技巧,不但學會了在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學會把握與人們平等相處和競爭,從而,為以後立足於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些都是青少年在異性交往中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
據心理學家調查,在那些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曆中發現,青春時期廣泛交友,不但能促進性格開朗、活潑,而且還具有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心態,還具有很強的自製力,情緒也相當穩定。因此,青少年時期異性交往不僅可以使男生與女生之間性格上的互補,還有助於他們健康的成長。
青少年在與異性交往時應注意避免以下誤區:
★★有些青少年在與異性交往時,總是喜歡把自己的缺點和內心的需求掩蓋起來,這一點在別人看來,你們之間好像有一道屏障在隔著,導致你們之間無法正常的交往和溝通。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青少年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總是太低的評價自己,覺得自己各方麵都不如別人,從而產生自卑、孤僻的性格,最終,因為心理在作怪,不敢於異性正常交往。
★★有的青少年在與別人交往時沒有寬敞的胸懷,和別人交往時隻關心自己的需求和利益,把別人當作達到自己目的或滿足私欲的工具。在交往中目中無人,從不尊重別人的價值和人格,並輕視別人的處境和利益。
異性交往原則
青少年時期正是走向成熟的時期的重要階段,又是學習文化知識、增長才能的黃金時期。此時,如何正確地處理與異性交往的關係呢?
★★★留下良好的印象。豐富多彩的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的正常需求。所以,青少年在異性交往時一定要積極主動,不要用消極的退縮方式。因此,如果要想贏得良好的友誼,就必須主動交往。
★★★把握交往的分寸。在交往時要盡量避免男女同學單個接近,在談話時要做到適度分寸、落落大方、誠懇。
★★★要端正自己態度。培養正確的交往意識,盡量淡化對方性別的差異,要保持純潔的思想。
★★★要有禮貌。青少年在異性交往時要注意團結友愛、彬彬有禮、和藹可親、互相關心、互相愛護、還要注意最好不要開過頭的玩笑。總之,舉止要端莊穩重,言談文雅高潔。否則會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提倡集體交往。青少年在集體中異性交往,這樣,不僅父母放心,老師也支持。這種交往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興趣小組、籃球小組、學習小組等。你們可以在其活動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總之,青少年在與異性交往時必須要認清自我,無論與任何人交往都要做到落落大方、不亢不卑,要以一顆純真的心與別人交往。這樣你就會獲得更多的尊敬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