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正確認識挫折·第一節善待挫折尋找希望(1 / 3)

第一章正確認識挫折·第一節善待挫折尋找希望

學生青春期堅強意誌的教育藝術學生青春期教育與培養藝術

1.成長是一種化繭成蝶的痛

在我們的成長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曆一些磨難,我們成功過,失敗過,但我們從未放棄過,因為我們懂得成長是一種化繭成蝶的痛。

——席慕蓉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有些青少年曾迷茫過,徘徊過,成功過,失敗過。但卻從未輕易放棄過,因為他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而成長過程中卻有化繭成蝶的痛。

小時候我們對所有美好事物都會充滿無限的向往,在幼小的心裏,認為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漸漸的我們長大了,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卻少了一份輕鬆,我們的生活不再充滿夢幻色彩。於是我們便勇敢地在挫折中成長,在傷痛中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突然發現,生活中的一切並不是像夢想中的那樣美好。所有的美好願望都被殘酷的現實所磨滅,使我們在困難麵前,總會產生逃避的想法,沒有勇氣去麵對眼前的事實,甚至開始對成長充滿恐懼。

◎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痛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被叛逆心理所籠罩,對父母不屑一顧,喜歡我行我素,對家人充滿敵意,從而造成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其實我們都知道父母在內心裏是愛我們的,隻是他們不輕易把愛表達出來而隻會用自己的行動去愛我們,卻從不用言語告訴我們。當我們漸漸成熟之後,就會理解父母的做法。拋棄那段不成熟的情愫,猶如化繭成蝶般的蛻變,過程雖然痛苦,卻可以讓我們享受後來的美麗。

青春對我們來說,有時隻是一種人生態度並非狀態,每個人的生命中肯定都要經曆一次刻骨銘心的痛,這是我們成長的蛻變,沒有撕扯的據痛何來化繭成蝶的美麗。

在成長的過程,我們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幻想,充滿了希望,但所有的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曾經年少無知的我們經曆了人生的大風大浪使我們脆弱的心變得更加堅強,使我們在生活上學會了自立,不再去依賴我們的父母,因為我們都明白,父母不可能陪我們一生一世。如果過分的去依賴他們的話,使我們的依賴心理越來越強,處理事情缺乏主見。所以青少年在成長中長大,在成長中學會堅強。

其實,人的一生也正如一隻蠶的一生。從出生時啼哭的喜悅,到死前微笑的無奈;從懵懂無知的弱冠之年到波瀾不驚的垂暮年華,曆經生命中每個階段的磨難困惑,種種酸甜苦辣,衝破層層阻撓和束縛,最終如一隻蠶一般蛻變羽化成蝶,一個人的一生就完滿的寫上了一個句號。並非每隻蠶都能掙紮過這痛苦的蛻變,在來時路上漸漸遺失生命。同樣,並非每個人都能承受這痛的折磨,在成長的過程中,在青春的迷茫中,在平庸的生活裏,有多少人能堅持心中的夢想始終如一?有多少人能夠咬著牙承受一切寂寞苦痛,熬過漫漫無期的長夜?隻為那不確定的一滴晨露,一絲朝霞,一襲羽衣?而化繭成蝶後的美麗,雖短暫卻成為永恒的回憶。

成長的過程是痛苦的,蛻變的過程是艱難的,但正是因為有了這份痛苦和艱難,我們的青春不再蒼白,成長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歲月,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們珍藏。

◎在成長中學會堅強

在成長的過程中,伴隨著升學壓力,學習壓力,父母的不理解,以及與老師同學的溝通等多方麵的困惑,我們會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而現在最讓我們困惑的莫過於學習和朋友的關係。學習很重要,但是朋友對我們的人生也非常重要,所以一旦與朋友產生了矛盾,就會引起情緒上的波動,一旦心情不好,就會對別人發脾氣。而對於我們這個年紀的少男少女來說,都會經曆情緒上的波動。

在麵臨人生的選擇時,我們迷茫過,無助過,甚至想放棄過,但我們並沒有那麼做,因為我們有夢想。雖然這個過程很艱辛,但隻要我們努力過,拚搏過,就算失敗,又能怎樣?最起碼,我們沒有放棄,即使失敗了,我們還可以從頭再來。

有時,夢想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人生目標,在時間的流逝中,我們由浮躁變的平靜,由無所謂變得認真執著,起初的不經意,變成今日的百折不回。

每天我們都在滿天星鬥中起床、洗臉、刷牙,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深夜,我們仍在苦讀,為我們的人生目標而堅持。我們常常會因為浪費一分鍾的時間而自責、愧疚,所以從不主動去聯係同學朋友。心中也有過動搖,卻又安慰自己,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以後會有時間的,堅持過這段時間就會好起來!

到了放榜的日期,知道自己沒有通過的消息,心情依然平靜,不是因為麻木、不是因為無所謂,隻是已經在風雨中成長,隻是已經收獲了堅強!人總是要經曆一些事情才能成長。生活總是教會我們在失望中孕育希望,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經曆挫折磨難的我們,像風雨中的花朵,為成長而感動,因風雨而堅強,我們應該堅持我們的選擇,雖遭遇挫折,仍癡心不改,為夢想而堅持!

對現代青少年來說,經曆艱辛的成功像醇香的美酒,讓人激情澎湃,讓人收獲喜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獲勇氣、堅強、感動和成長。

2.任何成長都要付出代價

在人生旅途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我們想象的一帆風順。當我們遇到愉快的事情時,心情就會很開朗;而當我們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時,就會對生活充滿抱怨。沒有不起波瀾的人生存在,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到“成不驕,敗不餒”。不管成長的道路上需要付出何種代價,都要坦然去麵對。

◎坦然麵對成長中的等待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我們總是習慣對別人的風光無限充滿羨慕之情,卻沒有去想過他們在風光背後所付出的艱辛。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或多或少經曆一些坎坷,坦然麵對這些坎坷,便會順利走過去,使其成為人生中的一筆財富。

成長是由開心與失落、幸福與寂寞、鬱悶與不滿、明白與糊塗、背叛與支持組成的一個結合體。這個過程是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必須經曆的階段,隻是由於不同的人對待事情的態度會有所不同,所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會不同。有的人會把它當成一種煩惱,整天怨天尤人,遇到一點挫折就一蹶不振,認為命運對自己不公,所有的煩心事都讓自己遇到了。我們一定要學會成熟,不要自暴自棄,更不要怨天尤人,要知道,我們所遭遇的一切經曆都是必然的。

成功的人生,一定伴隨著努力和機遇、付出和收獲。有時候,你會覺的等待的過程是對自己最痛苦的折磨。其實,在等待的過程中,會讓青春年少的你多一份成熟,多一份機遇。然而,不經生活,就沒有資格等待,更沒有資格享受等待的結果。人的一生就是由無數個等待、機遇和奮鬥組合而成的。等待了,即使結果不盡人意,也無愧於生活。等待是一種資曆,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體味。盡管有些難耐,但是,由於有了難耐,才讓年輕的你更能認識到生活柔性的一麵,這種柔性也是在成長過程中磨礪而產生的。

◎如何對待成長的態度

在成長的道路上,有失敗和挫折,也有成功和喜悅,我們應保持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成長中的苦與樂。成長途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開心或不開心的事。這個過程值得我們去認真地體會。

成長是讓人既渴望又擔憂的事情,它會讓我們曆經磨難,又為我們帶來風雨之後的迷人芬芳。

幼時的我們渴望成長,為自己的未來編織無數美麗的夢。然而,當我們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漸漸長大時,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諸多問題。生活會帶給我們無盡的挫折和苦澀,在帶給我們數不盡的煩惱,也帶給我們夢幻般的夢想。

在踏進中學校園的那一瞬間,就意味著成長即將開始。以後的日子無論晴天還是陰天,都必須勇敢地麵對。學習與生活是我們成長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個最為艱難、複雜,甚至是最難下結論的問題。難道當我們麵對學習的挫折就隻會退縮嗎?成績的優劣給我們增加了數不盡的煩惱,父母的責罵讓我們悲憤不已,老師失望的目光讓我們無地自容。於是很多人選擇了放棄,似乎在我們的世界裏,放棄便成了惟一的選擇!

逃避為我們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隻能阻礙我們成長的步伐。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最怕的是考試成績不理想。考差了不僅會遭到同學們鄙視,而且還受到家長的訓斥。成長是我們為夢想奮鬥的過程。無論如何,都應堅持自己想要堅持的東西,並為之奮鬥,才可以把我們的人生點綴的更加亮麗多彩。若想成功,我們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代價。任何人的成功都與個人的付出密切相連,付出與收獲永遠是成正比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去羨慕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其實我們沒有必要這麼做,隻要有目標,有方向,我們也可以同樣變得優秀起來。要善於抓住機會,不要輕易放過每一個機會。因為一個人的成功,機會也占有很大的成分。當新的機會擺在麵前的時候,敢於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切,去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選擇了一個機會,就意味著要付出放棄其他機會的代價。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反省自己,是世界怯弱,還是自己怯弱?人生無常,相信救世主還是相信自己,是每個人必須做出回答的。自己可以解放自己,而現實不允許,我們把希望寄托於未來,但未來是空白的,於是我們發現未來並不真實,隻能是現實,所以我們必須鼓起勇氣去麵對自己。

人生也是一種角色互換的過程,而且這是必不可少的角色。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因此對自己做過的一切有所總結,相信生活,麵對生活,相信自己,善待自己。才能自由而勇敢地麵對自己,麵對別人,麵對社會。我們不追求什麼夢,隻要腳下實實在在,心裏就會踏踏實實。我是誰?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生命,能悟出這一點,也許這才是你一生最大的收獲。

我們不會甘心就這樣沉淪,因為我們的信念沒有改變,我們對未來美好事物的向往永不褪色的!所以,我們決定重新站起來,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快樂。於是朋友、知己也會進入了我們的世界。在與他們的交流中,使我們感受到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的辛酸苦辣,使我們更加明白,我們所麵對的一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氣去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從而錯過了應該屬於我們的美麗彩虹。漸漸地,原本烏雲密布的空中,被我們堅定的信念和豁達的心胸所擊退。天空又恢複到晴空萬裏。

成長的過程中,使我們懂得了其中蘊藏著苦與樂,我們隻有帶著堅強執著的心,才能夠深刻感受成長,體會出成長的美好。

總而言之,在成長過程中,有得必有失,得意時切勿忘形,失意時切勿氣餒,這就是青春路上必不可少的成長軌跡!

3.挫折是成長的必修課

每一位青少年都希望自己的青春之路能夠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痛苦,多一些順利,少一些挫折,可是命運卻似乎總愛捉弄人、折磨人,總是給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猶如一杯咖啡,在開始品嚐時,必先經曆一番苦澀才能喝出它的濃香。

◎挫折,是一把“雙刃劍”

有這樣一則故事:草地上有一個蛹,被一個小孩發現並帶回了家。過了幾天,蛹上出現了一道小裂縫,裏麵的蝴蝶掙紮了好長時間,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來。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掙紮的樣子十分不忍。於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殼剪開,幫助蝴蝶脫蛹出來。然而,由於這隻蝴蝶沒有經過破蛹前必須經過的痛苦掙紮,以致出殼後身軀臃腫,翅膀幹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就死了。自然,這隻蝴蝶的歡樂也就隨著它的死亡而永遠消失了。這則小故事說明了青少年成長的必經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挫折、苦澀是青少年追求與現實障礙的不協調,是美好期望與現實生活產生了距離,是付出與收獲成不了正比。也許,麵對新的工作環境,同樣有過失落的痛楚,有過遺憾的懊惱,有過傷感的情懷。

試想一下,每個青少年都生活在一種沒有任何壓力的狀態之中,那麼也就不存在障礙和痛苦。不過,人生沒有壓力就不會有新的追求,不會有新的希望,更失去了生活的真正內涵。正因為存在著追求之中的挫折,才會有酸甜苦辣、人生百味,青少年才能細細品味其中的各種滋味,生活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如果青少年把自己的成長過程想象的太過於完美,不經任何苦難和挫折就能達到心目中的理想,這世界豈不顛倒。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超越自然的奇跡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重要的是你以何種態度對待挫折。

青少年在遭遇挫折後,對待挫折的態度,往往大不相同。遇到挫折,有的青少年如石頭一樣撞了南牆也不回頭;有的青少年如雞蛋一樣,從此破罐子破摔;有的青少年則如皮球一樣,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執著地朝著目標繼續前進。

英國作家薩克雷在《名利場》中寫道:“生活好比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生活中的挫折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做一個健康的人,就應當學習皮球精神,笑對挫折,感激挫折。

要明白,挫折是成長過程的必修課,也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大海沒有礁石,激不起浪花,人生沒有挫折,難以成為成熟和自強。

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總會有馬前失蹄的時候,須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成長與挫折其實就是結下了不解之緣的,你想回避,也回避不了。

◎把挫折當成成長路上的調味品

提高對挫折的適應能力,戰勝挫折是每一位青少年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由此可見,遇到挫折也是在人生中難得的良緣。表明你有非常人的命運,把你作為有成就的人物來磨難,來考驗。實際上,這正是你成功的前提,也是人生過程中最好的老師。

經得起挫折才是成功之寶,世間的萬物皆為中性,關鍵是在於你如何去認識,去轉化和利用。表麵看來,挫折打破了原先的人生設想,改變你的正常生活。在外人看來,你遭受到不幸,自己也會感覺時運不濟,感受到對命運的打擊。但換另一種心情去想,另一種角度去看,又會是另一番景致。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如果愛迪生在數百次電燈試驗的失敗挫折中失去信心,我們現在有可能還在秉燭過夜;如果革命先烈沒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的革命勇氣,在中國革命所遭遇的挫折麵前退卻,中國的革命至今還有可能在漫漫黑夜中摸索。

在人生的路上摔跤的,並不僅僅隻有青少年,那些將生命的火焰燃燒得最盛的人,也同樣有著自己的挫折與艱辛,挫折在他們身上,反而成為了成功的養分。生活總是會給人罩上陰影,那些能夠走出陰影的人,最終都成了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