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勇敢麵對堅定意誌
1.勇敢是成長的強化劑
人要學會勇敢。敢做敢當,才是現在青少年所應該有的表現。七八點鍾的太陽,就應該生機勃勃,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所以不論你經曆了什麼,在經曆著什麼,你總該明白,人生的路,總要走下去的。隻要我們沒有了斷自己的決心,要生存下去,我們隻能學會勇敢。拳擊場上的拳擊手,被重重的一拳擊倒在地,很痛的感覺,也許覺得自己真的不想起來了,比賽能不能就此停止,能不能就這樣休息。可是,他總是要站起來的,不論是在裁判數一還是數十之後,輸與贏總是要站起來麵對的。所以一定要學會勇敢。
◎學會勇敢,希望在前麵
對於青少年來說,學會勇敢就很重要。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勇敢就是成長的強化劑。因為勇敢,所以才會向成功邁進一大步,就這麼簡單,因為勇敢,所以一切看起來依然是陽光明媚。
獵物為逃避捕殺,常會竭盡心機、奮勇向前,雖逃不出魔掌,但也死得悲壯。這就是勇敢,人也一樣,危急時刻,為逃離火海,有人會從六樓縱身跳下;為脫離無情之水,即使隻有一根稻草,有人也會抓住不放。這是因為他的勇敢,所以在他的心裏就會有一點希望,而這一點希望足以讓他有重生的勇氣。而具有勇敢品質的同學,往往不滿足於已有的知識、成績、現狀,不墨守成規;他們的思維總是處於興奮活躍狀態,善於抓住新的知識,歸納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不同的字典裏,對勇敢有著不同的詮釋。曾經有一位軍人,在回家探親途中赤手空拳與車匪搏鬥,身受重傷。生命垂危之際,他仍高昂著頭呐喊:“抓歹徒!”因此,有人認為:勇敢,就是捍衛人格尊嚴的一個支點,有了它,即使你粉身碎骨,但你依然在人們心中樹立了豐碑。
而一個學生對勇敢的詮釋就完全不同了。一位初二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提問:蘇東坡的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中,為何鴨子最先感受到春江水變暖呢?這位同學回答說:因為鴨子最勇敢,隻有勇敢向前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先知”。這位同學的發言受到老師同學們的讚賞,但更精彩的回答在後頭。當老師問道:那麼,你是否願意做一位先知的勇敢者呢?這位同學回答道:“我願意,因為幸運喜歡照顧勇敢的人,這是達爾文的名言,我要向他學習。”無疑,這是位具有勇敢品質的同學,在知識的春江裏,像鴨子一樣,將最先感知到知識的“水暖”。
其實對於青少年來說,所謂勇敢,乃是通過自己的沉著、冷靜和智慧,努力做到既拯救自己,又拯救別人!勇敢者的座右銘就是要學會雙重的愛。隨著年齡增長,青少年的體會也會不同。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上做起,時時刻刻來提醒自己,其實應該勇敢的麵對一切。其實有這麼一句話: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是的,不會總是透不過氣的。所以請試著勇敢一點,因為希望就在前麵。
◎生命因為勇敢而精彩
何謂英雄?何謂勇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書本上大抵將勇敢分為大勇與小勇,大勇者,為國為天下;小勇者,匹夫之勇也。
做一個勇敢的人,勇敢而充滿激情的活著。做一個勇敢有魄力、決斷力的人,這樣的人成功的機會才會更大。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隻會變大變小的克魯魯獅子的故事。膽小的克魯魯獅子膽小時就變小,壯起膽子時就又變大起來。其實每個人都蘊含著無窮的力量,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力量,勇敢起來,我們都可以變得很強大。
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遺憾。翻開字典,勇敢的字麵解釋是:有膽量,不怕危險和困難,為達到既定目標而果斷行動,甚至不惜獻身的精神和行為。它同怯懦、畏縮、蠻幹相對立。懦夫、懶漢是不願吃苦的,也吃不了任何的苦。他們在艱難困苦麵前,往往望而卻步,甚至嚇破了膽,他們做不了勇敢的人。
古希臘哲學家德莫克利特曾這樣說過“勇敢減輕了命運的打擊”。人生常常遇到許多難題,做一個勇敢的人不是一件易事。勇敢不能遺傳,人並非天生就具備勇敢的品質。勇敢的獲得需要培養,需要鍛煉,是在生活的基礎上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勇敢的人有勇氣麵對困難,會盡最大努力去解決困難,這是積極的生活方式。勇敢的人也有魄力,決斷力,擁有了這些才會離成功越來越近。在他們必須對人對事、對生命負責的時候,他們往往選擇臨陣逃脫。真正的勇者,其實是不分年齡與性別的,孩童,或者說是對於青少年,未必就比較不勇敢。
曾有這樣一個例證:一個人可能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頓暴打,然後他可能星期二就開始給各個朋友打電話,他要複述這件事,他跟十個人以上複述這件事,每複述一次他可能又挨了一回打,到星期三的時候,他已經鬱悶地說,我不上班了,這事太鬱悶了。所以要找派出所,去給我通緝這個人,然後再找朋友,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到星期四,就情緒更抑鬱,開始跟家人吵架了,你說我為什麼挨這頓打?
其實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隻有勇於麵對自己心中黑暗的人,才是最堅強的人。人生中真正的險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裏。對危險的恐懼,俘虜了青少年,讓他們看不清人生的真相,隻有打破自己心中的屏障,才能真正把握人生。
因此,對於青少年來說,一定要學會勇敢,這是很重要的一種品質,正是因為學會了勇敢,所以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論有多少困難,有多少挫折,我們都不會害怕,更不會畏懼。因為勇敢,讓年輕的生命從此變得精彩,讓生命因為你的勇敢而變得更加絢麗多姿。學會勇敢麵對,將會受益一生。
2.敢於挑戰自已
成功的過程是一個挑戰的過程,挑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有句話說“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如果可以做到挑戰自己,那麼在成功的道路上,還有什麼可以使人退縮、懼怕呢?一個人若要成功,挑戰自我是很重要的,隻有敢於向自己挑戰才能戰勝一切。
如果你沒有做好挑戰自己的準備,那你未來的人生路就不會那麼美好。麵對人生這條道路上的重重荊棘,廣大的青少年朋友你做好挑戰自己的準備了嗎?
◎敢於正視自己
有人認為:為了生存,動物的第一反應便是勇敢地追逐或逃竄。人也一樣,因此,勇敢是一種本能的迸發與衝動。許多人在看了《勇敢的心》後,都會有一種感動,那個想安居樂業的男人最後還是成了蘇格蘭人民心中的英雄,因為愛讓他勇敢,讓他奮不顧身的為自由而戰,在臨刑前的那聲為“自由”的高呼中,讓人們看到的是一種英勇的堅毅的抗爭,梅爾·吉普森的演繹真的讓人感動。現實總是殘酷的,但華萊士的犧牲更激勵了大家追求自由的勇氣,於是他們勝利了。因為那份勇氣使他們走向了勝利,使他們贏得了蘇格蘭人民的自由!最後,梅爾·吉普森他成功了,而他最重要的支撐點就在於他的勇敢。
能夠勇敢麵對生活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一位飽經戰爭和疾病磨難、雙目失明並全身癱瘓的蘇聯殘疾青年克服重重困難,以口述實錄的方式完成了一部小說,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保爾·柯察金,一生挫折無數,卻能勇敢麵對,不逃避,珍視生命,在種種挫敗下,他一次次地倒下卻又一次次地重生,最後,為世人演繹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裏。他是個正直的青年,他吃苦耐勞,做事勤懇,因此,有許多願意幫助他的好朋友。然而。年輕的他卻在生活中時常飽受著病痛的折磨和大大小小的坎坷、困苦。他打過工,後來參了軍。在戰爭的途中,他的身體不太好,經常昏倒、發燒,結果,保爾的雙腿癱瘓、雙目失明,但最後他並沒有向困難低頭、向病魔認輸。曆經艱辛,他以一顆平淡的心勇敢地麵對了一切。最終,他用筆來當武器將所見所聞寫在了紙上,開始新的生活。
著名法國作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羅曼·羅蘭為小說譯本寫了序。他在給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信中說:“您的名字對我來說是最高尚、最純潔的勇敢精神的象征。”作為一名青少年,我們在為主人公苦難經曆和光輝奮鬥曆程感歎的同時,想到與保爾相比,我們的生活學習條件簡直是太優越了,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不然的話保爾一定會嘲笑我們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應該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樣的人生最有價值,那就是永不言敗奮鬥的人生。
除了保爾·柯察金,還有一個張海迪,她更加的勇敢,張海迪是山東省文登縣人,5歲的時候,患了脊髓血管瘤,先後做過4次大手術,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這個嚴重癱瘓的孩子,本來可以依靠父母的收入生活。可是,她要為人民、為社會多做事情。她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她懷著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讚歌。
張海迪麵對著病魔,麵對著厄運,已不再感到懼怕,她沒有悲傷,沒有哀歎,她無所畏懼地迎接命運的又一次挑戰。她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對於她來說,已成家常便飯,在她生命的曆程中,光是大手術,就已經五次了。可是這第六次大手術――癌變切除和植皮手術,醫生們有些替海迪擔心,擔心她挺不住。因為她有高位截癱的特殊病情,手術不能使用一點麻醉藥物,以防癌變組織擴散。沒想到,海迪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海迪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劇痛,手術順利完成。事後她風趣地對守候在自己身邊的丈夫說:“我都快成為‘忍痛專家’了。”
曾經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出通知,號召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向張海迪學習。從此,張海迪這個名字迅速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深入億萬人民群眾的心中。張海迪發表了《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瞬間讓她的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其中一個就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一位身體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卻能以堅強的毅力和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敢走出殘疾人的陰影,做得比常人好,她的生命是煥發生機的。海迪不僅是忍受肉體痛苦、熱愛生命的“專家”,她更是忍受生活痛苦、頑強戰鬥、努力奉獻的英雄。這位英雄至今仍在以自己的病殘之軀繼續為社會奉獻著。
其實,有許許多多類似保爾·柯察金和張海迪的故事發生在我們身邊。比如,著名女作家——岑海倫。那時在她比較小的時候,突然發高燒了,並且留下了後遺症——雙目失明、雙腿癱瘓。但岑海倫並沒有因為她的病而失去勇氣,她還想再繼續學習。岑海倫就自己用頑強的意誌在輪椅上自學了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等的各科課程。最後,岑海倫成了赫赫有名的女作家。
對於青少年來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而且每個人的智力並不差,能夠學好自己的文化課。雖然,不能背起刀槍保衛祖國,也不能在熊熊大火的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可以把我所學的知識,貢獻給人民,為祖國的建設獻出一份力量。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學習的榜樣,我們以後更應該要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勇敢支撐挑戰
勇敢是一種好的品格,在人生的旅途中,人們需要有勇敢的精神去克服各種困難,無論在學業上還是事業中,都要靠勇敢的精神去取得成功。青少年朋友應該從小就鍛煉自己,讓自己擁有勇敢這種氣質,要敢於麵對強手,在困難麵前具有無所畏懼的心理素質,在競爭麵前,具有不屈不撓的競技狀態。這是因為任何一種成功,都得需要勇敢來支撐,在成功者的道路上,勇敢是成功的靈魂所在。
當我們的生命遇到困難或不測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勇敢坦然地麵對,想千方百計地解決困難,不能輕言放棄,絕不能向困難低頭。隻要我們拿出對生活堅強的意誌和勇氣,就會戰勝一切困難險阻。生命需要勇敢,每一次的勇敢都是一種超越,每一次的勇敢都是一種蛻變,每一次的勇敢都是一種再生。
生活需要巨大的勇氣,怯懦的人隻是活著,他們並非在享受生活,因為他們的生命隻是無奈的選擇,生活對他們來說隻是恐懼。生活對他們隻是一種妄想,他們害怕一切,不僅害怕真實,也害怕虛假。懼怕人,也懼怕神。他們隻有生活在長輩羽影下,才會發出吼叫,走出這陰影,他們隻會發出垂死的呻吟。隻有具有勇氣的人才能生活,因為生命是不安全的。你不可將自己局限一個角落,自以為安全了,可靠了,其實那將是你生命的監獄。它隻是給你暫時安全感,但它不是有生命力的。
勇敢可以使你強大,使你成功,也可以給你帶來財富和魅力。勇敢的人同樣也是一個普通平常的人,隻要你自信自強、意誌堅定,同樣也會成為勇敢的人。那麼怎麼做一個勇敢的人呢?
首先我們要有自信心。缺乏勇氣的人的最大心理障礙在於自卑,有這種心理的人,萬事開頭總是:“我不行”、“我恐怕幹不了”、“如果弄糟了多丟人”。結果無數次良機默默地錯過。其實,世界上沒有生下來樣樣都行的神童。路都是人走出來的,人的才能都是在社會實踐中幹出來的,勇敢的品質也是在行動中培養出來的。克服自卑的最好訓練方法就是用實際的示範說明客觀事物的真相,並通過親身的反複實踐認識真相,解除主觀作用的不利影響。
具有勇敢品質的同學,在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相衝突時,能維護集體利益,表現出無私精神;在正義與邪惡相鬥爭時,能挺身而出、維護正義,表現出大無畏的氣概;在他人遇到困難時,能見義勇為、樂於助人,表現出崇高的道德感情。他們的勇敢不同於魯莽、粗暴、出風頭,往往表現出機智、靈活、沉著、冷靜,行為動作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並且雷厲風行,說幹就幹。因為他們比較自信,所以他們會既勇敢又果斷的處理著事情。
其次是要確立奮鬥目標,加強意誌鍛煉。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年輕時,沒有靜心讀書的環境,他就在人聲鼎沸的茶館裏找一個角落讀書。開始,嘈雜的人聲使他頭昏腦脹,但他強迫自己把思想集中在物理知識上。經過磨煉,再亂的環境也不能把他從書本上拉開了。
這是因為勇敢的品質不是一天、一個月、一年所能獲得的,需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曆經困難、挫折、甚至失敗才能得到。堅強的意誌是成功的保證,一個勇敢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意誌堅強的人。他們在困難麵前不後退、不低頭,而是挺胸抬頭,堅持向前走。
再次是富於冒險精神是勇敢者的鮮明特點。軟弱的人總是安於現狀,墨守成規,碰到事情總要想前人怎麼做、別人怎麼做,很少想自己怎麼做,然後“依葫蘆畫瓢”,絲毫沒有創造性。要想做一個勇敢的人,就必須有冒險意識,勇於破除傳統,敢於改革創新,做“第一個吃西紅柿”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