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積極思考轉敗為勝
1.思考是智慧的起點
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主,最關鍵的因素就在於人善於思考,有自己獨特的智慧。現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者盧瑟福對青少年善於思考這一行為極為重視。在一個月圓的深夜,他偶然發現一位同學還在埋頭做實驗,存有好奇心的他便問這位同學:“上午你在幹什麼?”學生回答:“在做實驗。”“下午呢?”“做實驗。”
盧瑟福對這位同學的回答十分不滿,不禁皺起了眉頭,繼續追問:“那晚上呢?”“也在做實驗。”這名同學本以為會被老師誇獎一番,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盧瑟福大為惱火,厲聲斥責:“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實驗,什麼時間用於思考呢?”
如此勤奮的學生卻遭到盧瑟福的斥責,表麵看似委屈,實際上大師是在傳授真經啊。很多時候,人們寧可讓歲月淹沒在看似很有價值的忙碌中,卻不願意去拿出時間進行思考,以至於思維總是在低水平的層次上徘徊,最終的結果便是一無所獲。如果說,智慧是創造的根基,那麼思考便是智慧的起點。
◎智慧來源於會思考
學會思考、勤於思考,是21世紀一種生存智慧的必備條件。當今的社會,一個人如果懶於思考、不思進取,他必將成為一個社會的落伍者。學會思考就是要求新時代的青少年學會善於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後去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方程式,隻有善於思考問題的人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愛因斯坦曾說過:“發現並能使問題得到解決,比隻說空話沒行動的人有價值得多。”隻有會思考,然後發現了問題,繼而激發人們去解決這個問題的動力,最後就有可能妥善地解決問題。
智慧來源於思考。不會思考的人,不會學習。思考會讓人明白為什麼要去做一件事情,做這件事情有什麼好處,他們所探求的是一件事情根本的原因,而不是那些浮在表麵的東西。如果一個人抓住了這些最為根本的東西,就好像抓住了深水中的魚,而如果抓住表麵的東西,你抓住的不過是魚吐出的水泡。
西方有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人類如果長時間偏離了思考的弦,那麼他的思想便會慢慢生鏽。這個世界上,除了植物人和傻子外,很少有人不會思考,盡管思考的人是如此的多,但我們總是感覺,身邊還是不乏缺少智慧的人。
難道思考的結晶不是智慧嗎?思考是個人的行為,而思想則是公眾的趨向,當個人的思考幻化為思想,成為了人所公認的指引時,它便凝結成了智慧。但智慧卻又是何其平常,在我們起床的時候,穿衣的時候,刷牙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智慧就在我們身邊悄悄的流淌,關鍵是要會思考。
人類是高智慧生物,之所以是高智慧生物,就是因為人有思想,人會思考。作為新世紀的一代,想要成為真正的強者和智慧就要學會思考,善於思考。讓自己的大腦時刻都保持著一份活力,用心去和自己的同學、朋友交流;用心去學習;用心來讀幾本書;用心來總結規律;用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的超越自己;用心來細細地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天……
◎換位思考出智慧
一位中學生向老師請教:“我想做一名智者,我怎樣才能使自己愉快,也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呢?”
老師的第一句的回答是:“把自己當別人。”
“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種狂喜的感覺也許就會變得平和一些?”
老師的第二句是:“把別人當成自己。”
這樣做,你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要,而且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老師的第三句話回答是:“把別人當別人。”
上述的一番對話體現了中學生在成長的曆程中對自己認識的一個過程,是一個從自我本位向他人本位轉移的過程,而實現這一過程最需要的條件就是換位思考。所謂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來考慮問題。在生活中,需要我們換位思考的問題比比皆是,如家長與子女、老師與學生、批評者與被批評人等等。如果能夠換位思考,那麼在看待問題、處理事情、解決矛盾時,就會多一些智慧、多一些方法。
俗話說瞎子點燈——白費蠟,但如果換位思考,有時就是一種智慧。有一位盲人夜晚在馬路上行走,他手裏提著一盞閃著燈光的燈籠,行人迷惑不解,忍不住上前問這位盲人:“大哥,你眼睛不好使,卻還打著這個燈籠有用嗎?”“有用有用,怎麼會沒用呢。”盲人認真地回答。這時,周圍聚來些好奇的人都覺得盲人會很尷尬。沒想到,這位盲人的回答令周圍的人振聾發聵:“正是因為我看不見你們,所以我才需要這盞燈籠給你們這些明眼人以提示啊,免得你們在黑暗中看不見我,把我這個盲人給撞倒了。”周圍的行人,聽到他的一番回答,都豁然開朗,都被這位盲人的聰明所折服。而這位盲人手中燈籠所映射出的智慧,正是得益於換位思考。通過這個事例我們不難看出,一位殘疾人都能做到,更何況是21世紀的主人翁呢?如果被青春隻撞了一個腰,就畏畏縮縮,那麼你永遠是失敗者。人生之路也將會充滿荊棘坎坷,或許你會說,這是命,但是為什麼你不說,命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呢?
換位思考時要以己之心,度人之心,進而才可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換位思考,有時要由此及彼,進而才可能追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效果;換位思考,有時要身臨其境地考慮一下別人的想法,所以才會明白其“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換位思考,有時要從不同角度看問題,進而才可能了解“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哲理。
有的時候,青不年需要把自己當成自己去激發生命的火花,有的時候則要把自己當作別人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生命。但不論從哪個角度思考,青少年都會麵向遙遠的地平線去測度生命的行程,並且不忘站在對方的位置想,不忘自己的理想。
2.帶著自信上路
威爾遜曾說:“信心是又弱又細的線,很容易拉斷;但在灰心的時候,它也能將你拋向空高,使你重獲生機。”的確,人生的路途中,有一盞明燈,指引每個人通往夢想的舞台;青少年在成長的天空中,有一道最絢麗的彩虹,七色光芒照亮每個人的心靈;成長的沃野中有一株最挺拔的小草,它以自己的堅韌把希望帶給每一個人。這就是自信。
◎青春路上擁有自信,風雨無阻
其實,成長的過程就像是一次旅行一樣,不管是平坦大道,還是崎嶇山路;不管是風光秀麗,還是景色荒涼;不管是舒暢淋漓,還是沮喪失意……這一切,都取決於自己的人生策劃。
或許你也曾誌在遠方,你也想經曆風雨的曆煉,但黑暗使你畏懼,驚雷使你瑟縮,把困難之石頂在頭上,失敗如影隨行。或許在你剛跨出門的那一刹那,就會被腳邊的小石頭墊著了腳,於是,退守空屋,獨自哀歎,一輩子隻能隔著玻璃觀望外麵的世界;或許你挾日夜星辰於手中,集群山鴻塹於夢裏,披荊斬棘,跋山涉水,豪氣衝天,一路奔波,一路歡歌。
人生結果的不同,原因就在於選擇不同。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收獲,這一切都維係於自信的力量。在決定上路的時候,讓行囊中裝滿自信,你就已經邁出去了一大步。
帶著自信上路,將困難之石踩在腳下,放眼四望,險峰如小丘,深澗似微隙。沒有對大浪的畏懼,沒有對大險的恐慌,揚鞭策馬奔往坦途。帶著自信上路,風雨無阻,你就會前途無量。
人生的道路難以一帆風順,也固然布滿荊棘、充滿坎坷,隻要帶著自信上路,你就會看到曙光,看到希望。即使前方的風浪再大,也會執著追求,無怨無悔。讓我們齊聲呼喊:“帶著自信上路吧!”去尋找內心的激情和澎湃;“帶著自信上路吧!”去尋覓輝煌的明天;“帶著自信上路吧!”去采擷人生道路上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在這收獲的季節,請微笑著向著晨曦,向著黃昏,向著星空,高聲呐喊:“帶著自信上路吧!”
◎自信下的思考,你就是一道風景
有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的講的是一個小姑娘與她的蝴蝶發夾。
小姑娘出生在一個小城鎮裏,從小就不喜歡與人說話,直到她15歲的一天,那天是聖誕節,媽媽給了她20美元讓她去買一些自己喜歡的禮物,作為對她的獎賞。她從來都沒有去過鎮裏,於是就拿著媽媽給的20美元上路了。
從家裏出來以後,她一直沿著牆根走,感覺大街上所有的人都比她漂亮,忽然她看到一個心儀的男孩。這時,她就在心裏想,要是今天晚上能和他共舞一曲,該多好啊!可是,她隻是遠遠地看著。然後,又低著頭往前走。
不知不覺間,她來到一家飾品店,剛走到門口,營業員就熱情地歡迎她走進去了。她看上了一個蝴蝶發夾,上麵標價16美元,她心裏想:太貴了,我不要買。
可是這個營業員卻熱情的很,告訴她說:小姑娘,你的亞麻色卷發真漂亮,我幫你選一個淺綠色的發夾,你戴上肯定會更漂亮。說著,她就把一個淺藍色的蝴蝶發夾別在了小姑娘的頭發上。當她拿著鏡子讓小姑娘看時,這位小姑娘簡直驚呆了,因為她從來都不去刻意去照鏡子,她認為自己長得不漂亮,可這一看,鏡中的自己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人,特別是那個淺綠色的發夾在頭發上麵閃閃發光,一下子,她飄飄然起來了。
她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很漂亮,就這樣想著,她漸漸飄飄然起來了。她變的很開心很高興,於是就付了錢,跑出去了。在店門口她興奮地撞到了一位老紳士的身上,說聲對不起之後,她又跳著向前跑了。她隱約聽到那位老紳士在叫她,可她哪裏還顧得上那些,就一直很興奮地跑著跳著。
不一會兒,她跑到了城鎮中央的那條大馬路上。這時,她聽到有人在望著她說:那是誰家的小姑娘,長得真漂亮,怎麼以前都沒有見過呢?她開心極了,臉上散發出從來沒有的笑容,夕陽照在她紅紅的臉頰上,就像位公主一樣。
這時,她看到了那位她心儀的男孩。這個男孩也看到了她,微笑著向她走來,輕輕的對她說:你願意成為我今天晚上的舞伴嗎?她簡直太意外了,太不可思議了。
於是,她決定把剩下的4美元也換成禮物,就又回到了那個飾品店。一進門,她就看到那位老紳士在那裏,老紳士說:小姑娘,我就知道你會回來取發夾,剛剛在出門時你太著急,給撞掉了。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與其說是一個發夾改變了這個小姑娘的一生,不如說是她帶著自信跑了一路。把發夾別在頭發上的那一刹那,當她端詳到鏡中自己的那一瞬間,自信就在她心裏慢慢的發芽了。隨著她一路上的興奮和旁人的讚美,讓她的自信從內心深處奔流出來,直泄到臉上。自信的女孩是最美麗的,所以她容光煥發,氣質滿懷。
自信下的思考,就如事例中的小姑娘一樣,如果沒有自信,她不可能從“醜小鴨”變成“美天鵝”,更不會得到心儀人的青睞。所以,青少年們帶著自信上路吧!自信的目光是明亮的,自信的微笑是美麗的,自信的神態是從容的。舍棄自信的人,眼睛總是盯著腳尖,雙手總是偷偷地藏在口袋裏。他一生隻能呆在一個狹小的角落裏,不敢吱聲,不敢作為。擁有自信的人,總是神態自如地輕步如飛,可以伸手去擁抱全世界,所以,他的腳步就踏遍五湖四海,揚名天下。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帶著自信上路吧!不要懼怕那道頭疼的化學題,不要懼怕那門繞口的英語,不要懼怕那友善的雙手,不要懼怕那渴望的眼睛。隻要你能在困境中積極思考,並帶著自信上路,敞開心扉交流,張開雙手擁抱,起航夢想之舟!
3.讀懂人生中的遺憾
人生的過程,總是疲憊地應付著,從出生到死亡,總是經曆著時而輝煌,時而暗淡;時而強健,時而弱小;時而尊貴,時而卑微;時而富有,時而貧寒;時而快樂,時而憂傷,這樣錯綜複雜、輪回交替的曆程,似乎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和逃脫。也許這就是人生吧!來不及許願的流星,再怎麼美麗也是曾經,所以,不必感歎,不必訝異,收起黯然的心慢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