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
“此子幼時分物能均,又知讓而忘其私,異日必能昌大吾門(左宗棠祖父左人錦語)。”
【故事】
左宗棠出生於清朝嘉慶十七年十月初七日(1812年11月10日)的淩晨,這個胖小子的出生,不僅沒給家裏帶來喜慶,相反更加重了家庭的負擔。
那時,他這個家族從江西遷到湖南的偏僻山村,已長達700多年。雖然也出過一些名人,但大多還是比較貧窮。左宗棠家也不例外,家裏土地很少,祖父母均已年邁老衰。左宗棠上有三個姐姐、二個兄長,年紀都小,全家九口人的生活要靠父親終年在外設館授徒維持。
左宗棠出生後母親奶水不足,又雇不起奶媽,隻好靠吸吮米汁來喂養。米汁雖然也能喝得肚兒圓,但營養跟不上,小左宗棠就日夜啼哭,時間一長,肚皮和肚臍都突出來了。以後長大了,仍然是腹大臍淺。
一晃三年過去了。這天晚上,左宗棠見祖父在燈下認真地看書,很感興趣,就搬個凳子站在上麵看。祖父見了非常高興,就把小左宗棠抱到膝上,讀出聲讓他聽。左宗棠好像聽懂了似的,不哭也不鬧,眼睛一刻不離祖父手裏的書本。
左宗棠的祖父叫左人錦,字斐中,號鬆野,國子監生,一生以授徒為業。他為人和氣,樂善好施,聞名於鄉裏,家裏有個“梧塘書塾”,專門用來教書育人。左人錦見孫子愛書本,就帶了他來教書,誰知,隻有四歲的左宗棠聰敏過人,祖父教給的詩句,很快就能記住。左人錦非常高興,即使不教書時也愛帶著孫子到處去玩。
這天,左人錦帶著孫子到後山去玩,回來時摘了一大把栗子。回到家,左人錦坐在椅子上,把栗子放到桌子上,對左宗棠說:“把這些栗子分給兄長姐姐去。”左宗棠看了看那些栗子,仔細地分成五份,然後一次一把分別給了三個姐姐和兩個兄長,自己卻一個也沒留。左人錦看後點點頭,笑著對家人說:“這孩子從小就知道禮讓,又沒有私心,將來一定能成大事。”
左宗棠五歲那年,父親左觀瀾到府城長沙設館授徒,就把左宗棠和長兄宗械、仲兄宗植帶在身邊。一天,父親教二個兄長讀書,當讀到“昔之勇士亡於二桃,今之廉士生於二李,”時,父親問:“二桃的典故出自何處?”
兄長們愣了一下,想不起來,都沒有回答。這時,坐在後邊的左宗棠用稚嫩的音調朗聲念道:“古詩《梁父吟》有‘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父親非常奇怪,就問:“棠兒,你是怎麼知道的?”左宗棠背著手,學著大人的樣子說:“兄長讀書時,我在旁邊聽,就記住了。”
晚上睡覺前,左觀瀾笑著問夫人:“你知道我今天發現什麼了?”夫人搖搖頭。
左觀瀾說:“你看棠兒。”夫人看了看睡在身邊的左宗棠,不解地問:“棠兒怎麼了?”左觀瀾說:“你還記不記得棠兒出生那天晚上母親做的夢?”夫人笑了:“當然記得。母親說,她夢見一個神仙落在院裏,就過去詢問,那人說,他是牽牛星,母親就驚醒了。幾乎是同時,棠兒就生下來了。母親說,棠兒是牽牛星下凡。”
“對。今天上課時,我問了一個問題,宗械和宗植都沒回答出來,棠兒竟回答出來了。真是奇了。所以,我突然想到了母親做的那個夢。現在看來,那個夢就要實現了。將來老三有封侯的希望。”
左觀瀾的這一預言,在60年後果然實現了。雖然,他沒有等到兒子封侯的那一天。
【感悟】
無私才能前途無量:一個人,不管在家裏還是在社會上,如果一心隻想自己沾點小便宜,永遠都不可能成就大事。因為私心太重,不僅目光隻停留在身前身後,還會惡化和周圍人的關係,造成形單影隻、孤獨行走的境遇。而沒有私心的人,什麼時代都會成為周圍人的榜樣,並自然形成一個人場。你幫別人的時候,別人都想幫你,這時,你離成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