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為你疏導:
心靈故事之→
故事之(1)
安琪是初三的學生,近來學習成績不斷下降,而且還不時有男孩給她打電話,其父母懷疑她早戀,就偷偷撬鎖看了她的日記本,才知是安琪患了輕微抑鬱症,那個男孩是在幫助她轉移注意力。就在父母為此擔心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安琪回來後,發現日記被人偷看了,心理疾病由此加重,氣得精神失常。其父母後悔莫及。
故事之(2)
王芹最得意的就是有一個自己的小書桌,上麵帶著一把小鎖,一把小鎖就可以把自己的小秘密鎖在裏麵,所以她把自己的信件和日記全放在了裏麵。這天放學回家,王芹發現自己的書桌抽屜上的小鎖不知道怎麼被開了,打開一看,裏麵的東西全部被翻過了一遍。王芹趕緊走到廚房裏,問正在燒菜的媽媽:“媽,咱家是不是來了小偷,我的書桌抽屜上的鎖給砸開了!”媽媽卻笑著和她說:“哪來的什麼小偷啊,鎖是我打開的,我想看看你的抽屜裏到底有什麼東西。”王芹覺得自己的隱私受到了嚴重的侵犯,又氣又惱,和母親陷入了冷戰。
透視心靈深處→
這兩種情況其實在當前都不是少數。不論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其日記是個人隱私,未經允許不得閱看,否則就是侵權。何況這未成年的學生,思想尚還稚嫩,會有很多的“心靈秘密”不願讓也不需讓爸媽知道,當他們一旦發現自己的房間被父母背地裏“檢查”過,便對父母產生極度的不信任。
日記是孩子的隱私,父母經常偷看孩子的日記,是孩子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因為在他們的眼裏,這是一種嚴重的“侵犯”行為。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往往會有一些思想是不願讓人知道的,於是就有了日記這個“避難所”,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一旦這個“秘密場所”被人侵入,就等於心理上的穩定被人打亂。因此,他們會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以過激的行為來反抗父母的做法。
人人都有不願告訴別人私事,這便是隱私。個人隱私應得到尊重,但是青少年的隱私權受侵犯是常見的事。偷看青少年的日記並不是一件小事,與法與理均有過錯,而由此引起的後果也不隻是一時的不愉快。
破壞青少年的人際關係。青少年的日記裏往往會涉及到他的朋友與同學,裏麵往往記錄著他們一些不願讓別人知道的秘密。但是當家長和老師知道後,往往會將其公諸於眾,這便會招致朋友和同學的怨恨,破壞了青少年與別人的友誼。
降低青少年的自省力。寫日記是一種自省方式,偷看青少年的日記,又把日記的內容宣揚出去,是不可取的。青少年會因此受到打擊,對父母產生極度的不信任感,也因此就會放棄這種自省的方式,不再寫日記了。這樣會使他們自省的欲望和能力大大削弱,妨礙其健康成長。
打擊青少年的自信心。隨著青少年獨立意識的蘇醒,他們都希望自己的某—領域不受幹預,這正是有自信心的表現。青少年寫日記是其思想獨立的一種體現。做錯了事,想偷偷改;學習落後了,想暗自追上去,這也正是不喪失自信心的表現。而侵犯他們這方麵的隱私,是對他們自信心的最大打擊。
影響親子關係。青少年的隱私常被侵犯,家長又不善於補救,其結果必定是青少年對父母反感,不信任。一旦雙方形成隔閡,再對青少年進行有效教育就困難了。
解開心結→
當你的日記被父母偷看時,該如何去做呢?一旦發現,就應立即向父母討說法。當然,討說法並不是暴跳如雷、痛不欲生,既要據理力爭,又要冷靜應對。
首先,要用一顆理智的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慮。要知道天下沒有不愛子女的父母,他們的用心是善良的。他們在沒有征得你們的同意下偷看了日記,這種行為肯定是不合法的,但也有情可原,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大都是好的,他們的初衷並不是要揭你的老底,給你點顏色看,也不是為了懲罰你。主要是想了解並掌握年幼的子女心理動態,總怕自己的心肝寶貝思想滋生“病苗”,以便及早“醫治”,確屬“好心辦了壞事”。子女更要相信父母不會用信中的內容取笑你,不會輕率地將信中內容外傳使你難堪。你們得諒解他們。隻要看一看他們為你操心受累而頭上添的白發和臉上增的皺紋,你們就會有一種感動,他們因為關愛而出的種種過錯其實真的是可以原諒的。
其次,要向父母講道理。在私翻日記、信件的事情發生後,你千萬不要發脾氣、耍態度,不問青紅皂白扣上“私拆信件違法”、“偷看日記可恥”的大帽子,向父母明確指出此事的違法性和對自己的傷害,希望他們尊重你的隱私權。否則,大發脾氣不但不能使事情得到緩和解決,反而會讓父母認為他們的自尊與權威受到了傷害,激化矛盾。
第三,與父母訂一個君子協議。與父母商定家庭製度來避免類似事情的再次發生。不僅是日記本,還有電腦文檔、同學來信、鎖在抽屜和箱子裏的“體己”等,均應得到保護。可同父母約法三章,未經許可不準翻看,更不準“偷看”,對自己有什麼問題,可以要直接提問,或在本人許可的情況下翻看。
第四,要增強對父母的信任。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增強,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加上學習階段與外界交往的日益增多,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並且輕易不願向人吐露。由於年齡的差異,代溝現象日益嚴重,許多的青少年擔心內心的秘密會遭到父母的誤解,於是便將自己封閉了起來,這種不信任感首先會使自己在感情上逐漸疏遠父母,產生距離,但是這樣做反而會使父母對青少年更加擔心,他們迫切希望能了解青少年的想法,於是便有了日記事件的發生。其實,青少年畢竟還年輕,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在生活中為什麼不主動爭取父母的幫助呢?如果你能經常與他們交流思想,溝通感情,父母也就不會采用你不高興的方式“了解”你了。所以,加強兩代人之間的溝通,是化解信任危機的根本途徑,青少年在生活中要盡量做到這一點。
總之,當你的日記被父母偷看了後,要學會彼此的諒解,理智的處理。
4.為什麼要停止“單戀”那顆心
你的困惑:我有了自己喜歡的人,卻一直不敢向他(她)告白,我害怕被拒絕,但終於有一天,我不安於暗戀而勇敢地說了出來,結果我還是被拒絕了。從此,見到他,我就像老鼠見了貓一樣,我覺得很丟臉,不敢再看他,但是看到他和其他女生一起說笑,我就會很生氣,就好像男朋友背叛了我一樣。
我來為你疏導:
心靈故事之→
我喜歡著一個男孩子,他是我的同班同學,他對我的感覺很好,總是那樣微笑著對我講話。
那天,我終於鼓起勇氣向他告白了,可是,他卻隻對我說了聲謝謝。他對我說,以後再也不要對他說這樣的話了,否則連好朋友也做不成了。我知道,他根本就不喜歡我。後來,我經常發現,他和我們班另外一個女生開心地談論著一些問題。
自從那次表白後,不知道同學們都怎麼知道了我的事情,現在總覺得他們看我的眼光都變了。我現在,真的失去了一個好朋友了嗎?我真的很後悔那天不應該一衝動就向他表白。我好想退學,我沒有辦法再麵對同學們看我的眼神,再也不想再見到他和別的女生在一起有說有笑了……我討厭生活裏的一切,我該怎麼做,才能回到以前的生活?
透視心靈深處→
發生在文中這個女生身上的事,在青少年身上是比比皆是,青少年的年齡也到了主動尋求戀愛關係的年齡。因此,文中的女生不必過於介意,16歲的少男少女還沒有對愛情的承受力,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從告白失戀的狀態盡快跳出來,開始新的生活。
受“單戀”困擾的心理分析
一、單戀的現象比比皆是
生活中,一味地單戀的現象比比皆是,幾乎每一個人都經曆過這種心理狀態。患單戀心理的人總是會覺得對方有一天會愛上自己,常常把對方的言談舉止納入主觀需要的軌道去理解。對方的一句無意的話語、眼神或表情,引起其長久的喜悅和激動,即便遇到嚴辭拒絕,仍毫不置疑。如果能夠看見對方,就會盡可能地注視著對方的一舉一動;如果見不到對方,就會猜測或巧妙地打聽對方的去處;如果別的人無意中談起對方,會非常注意地傾聽,表現出極大興趣。以為隻要自己大膽努力地追求,對方終有一天會被自己感動,一想到這裏,就覺得應該用加倍真摯熱忱的愛去喚醒對方。看那些電視劇中陷入單戀無法自拔的悲情女主角,她們為了得到對方的愛,就不惜變成一個壞女人,然而,最後她們什麼都得不到。
民間有一句俗語最值得單戀者好好玩味一下:強扭的瓜不甜,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終究不是你的。
二、單戀的心理過程
單戀的心理過程是一個怎麼樣的情況呢?英國某著名心理學家認為單戀的模式大多是:起初雙方僅是精神交流,接著其中一方萌生愛意,並陷入自己編織的情網中難以自拔,不時用隱晦的語言和行動暗示對方。如果對方年齡在25歲以下,通常會直接拒絕單戀者,30歲以上的人則大多“默不作聲”,這往往使單戀者產生誤解,兩人陷入尷尬關係中。單戀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但在14~18歲時更常見,因為少男少女此時正處於愛幻想的青春期,不善於自我控製。而在適婚男女中,60%的人“單戀”過,20%的“多情種子”還可能每年單戀他人2~3次。另外,60歲以上老人也不時出現單戀。
單戀是一種心病,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心理狀態。陷入單戀的人通常自卑感很深,這些人雖然總是進行愛的自我陶醉,但真正麵對對方時,會表現出極度的緊張和不安,並且試圖掩蓋自己的真情,以至出現語塞笨拙的舉動,使對方感到莫名其妙。這樣,往往引起事後的懊悔。他們對相思的人懷有高不可攀的畏懼心理,盡管對現實的戀愛十分向往,但卻不敢輕易地向對方表白,深怕對方說出“不”字。於是將深情藏在心裏,卻又急切、焦灼不安地期待著對方的愛情吐露。長時間的感情壓抑和失望,會加重憂鬱和苦悶。因而,可以說,單相思很容易加深自己的心理負擔,影響正常的生活。但當他們真正地表白了自己的感情後,一旦得不到回應,就會更加痛苦。
三、單戀的優缺點
很多陷入單戀的同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會感到壓抑和疑慮,給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帶來無盡的煩惱。像這種“落花有意,怎奈流水無情”的感情,同學們最好跳出來,否則長期下來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作為一名學生,如果讓自己的學業及前途淹沒在單戀中,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然而,單戀就百害而無一利嗎?其實也不盡然,敢於表白自己的愛,就說明你是一個敢說敢做的人,敢於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許表白讓你更學會如何去關注、關心一個人,如果你將這種感情加以升華、擴展,那麼你將學會無條件地關懷人、幫助人。你可以利用這種體驗來提升你愛的能力,相信,隻要你能夠麵對單戀適可而止,就說明你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懂得不把自己的愛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歌德就是在放下痛苦的單戀後,寫出了偉大的名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書中,他將單戀者的感情與細膩全部轉化了文字的美麗。
解開心結→
人們的傳統觀念認為女生比男生文靜、乖巧、懂事,可以讓老師、家長少操心。相對男生而言,女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強,對自己需求的表達方式上也要含蓄些,正因為這樣,在老師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容易被忽視。事實上,花季少女的心理健康問題更需要老師家長的關注。花季女生的情感較為細膩,就像上文中的女生一樣,表白無果後就開始胡思亂想,因此,我們要更加關注女花季少女的情感世界。
花季女生如何與異性交往
第一點,應特別注意與男生的相處方式,最好是以集體交往為宜。課堂上的討論發言,課後的議論說笑,課外的遊戲活動等,為大家創造了異性交往的機會。集體交往一方麵使一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的同學,免除了獨自麵對異性的羞澀和困窘,同時也滿足了喜歡交際的同學的交往需要。而且在集體性的異性交往中,每個女生所麵對的都是一群異性同學,他們各有所長,或幽默健談,或聰明善良,或樂觀大度,或穩重幹練……這就使花季少女在吸收所有男生的優點的同時,開闊了眼界和心胸,從而避免了隻盯住某一位異性而發展“一對一”的戀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