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克服心態弱點

1.減輕情緒的壓力

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苦。”因此,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

眾所周知,青少年正處於生理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而其心理發展相對滯後,這種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是產生各種心理衝突的根源,而這些衝突又往往是青少年情緒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任何情緒的產生主要取決於外部環境、自身的生理變化及其自身對事物的認知狀況。由於青少年的心理還不夠成熟,因此當他們麵臨一些衝擊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某些不良的情緒,如緊張、焦慮、抑鬱等。這些不良情緒對人的身心傷害很大,青少年應該認識消極情緒,消除不良情緒,這將有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

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情緒、情感是可以把握和控製的,隻要我們能夠走出固有的守舊的思維模式,從另一方麵來看待問題,就一定能保持良好的情緒,改善不良的情緒,擁有健康的自我。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情緒更是豐富多彩,但由於他們往往不懂得如何運用和操控情緒,總是使好情緒離自己遠去,壞情緒卻如洪水般如影隨行。時間一長,生活和學習勢必會受到不良的影響,對身體也沒有半點好處。所以,情緒需要疏導,需要用理智對其進行調節。

俗話說:“笑口常開,青春常在。”愉快,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它使人的大腦處於最佳的覺醒狀態,使體內各種器官協調活動,能提高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持久力和效率,同時還能激勵人們熱愛生活的熱情,保持開闊的視野。而急躁、憂傷、驚恐、悲痛、憤怒等不良情緒,常常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古人早就發現不良情緒對身體的嚴重傷害,古書上說:過喜傷心、過怒傷肝、過憂傷肺、過思傷脾、過恐傷腎。範進中舉後喜瘋的場麵就是明證。因此,科學地調適不良情緒,對於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科學研究和生活實踐都告訴我們:輕鬆、樂觀、愉快的情緒可以使人精力集中,記憶力增強,思維敏捷活躍,學習效果倍增。有人研究過人的情緒與記憶的關係,對不同情緒下學生的記憶效果進行比較後發現:在相同時間內,情緒低落的青少年,忘記了內容的1/4,而心情好的人隻忘掉內容的1/20。對於學習任務繁重的青少年來說,身心愉快,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條件。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開心的事常常是十有八九。也許是不小心犯錯而懊悔;也許是違反紀律遭到老師的批評甚至責罵;也許是一時的大意而考試失敗;也許時因為小小的誤會而不被父母、老師、朋友等最親近的人理解。總之,孤獨、寂寞、焦躁不安的情緒,總是時不時地悄無聲息的襲來,複雜的生活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不管怎樣,隻要你能夠學會適當地調節一下心情,這些難題便不成為難題。

自我緩解壓力,健康成長

近年來,由於受到不良情緒影響而選擇自殺的青少年屢見不鮮。據媒體報道:2005年7月的一周內,深圳某一中學的兩名學生跳樓自殺,警方認定自殺者分別有心理障礙及憂鬱症,2004年10月,常州一名16歲的青少年,因情感問題而自殺。精神病學專家認為應加倍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據某教育科學研究所對500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發現,約有496%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問題,有108%的青少年存在各種明顯的心理問題。這些並不隻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它更是青少年心裏的一個魔鬼,它影響了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阻礙了學習,甚至成了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長的絆腳石。

適當的壓力會激發人的潛力,催人奮進。但是,對於青少年來說,壓力過大,不僅不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反而會帶來許多負麵影響。其中之一就是誘發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在調查中發現,青少年的壓力除來自於身心發展不平衡外,更多的來自於學校、家庭和社會在學習、就業方麵所施加的壓力。家庭方麵,父母往往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要求過高,個別父母甚至為孩子製定了不切實際的奮鬥目標,使孩子時時感到實現目標無望,長期處於失敗的煎熬中。而社會上對所謂的學習明星、高考狀元的追捧,以及商家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所進行的各種推波助瀾的廣告宣傳,也讓青少年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些壓力,對於尚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不但不能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相反,會成為他們成長的絆腳石,使他們的心靈受到傷害,產生諸多情緒問題。同時,家庭和學校往往注重學生學習和品德而忽略了向他們傳授調控情緒、情感的技能技巧,許多青少年在遇到情緒、情感問題時手足無措。

因此,對於青少年來說,對自身情緒問題的模糊認識妨礙了他們正確把握和調控自己,而能夠正確地認識和調控自己的情緒往往是防止不良情緒發生的重要前提條件。

青少年要想克服脆弱的心理,調節不良的情緒,就需要不斷加強自己的心理素質,真正了解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掌握控製和調節情緒的有效方法,以便形成喜怒有常,哀樂有度的良好心理素質。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終點,追求內心的快樂和幸福也是如此!在人生的旅途上,每個人都可能碰到坎坷,遭遇失敗,但是如果你懂得保持和培養良好的情緒,就會少些憂愁與煩惱,多些開心和快樂。

2.敞開心靈接受失敗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喜歡成功,不想失敗。可是生為世人,需要為自己的追求而奔波四海,在這個過程中,多多少少的總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致使你失敗、一無所有,也許你會因此而喪失信心,因此而一蹶不振。

古人雲:“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失敗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關鍵是你要怎樣正確的看待失敗,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把失敗當作成功的階梯,在這樣的勇敢者麵前就永遠不會有失敗;反之,被失敗壓垮或在失敗中消沉,失敗將緊隨於你,使你的人生一事無成。所以,麵對失敗,不要害怕,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希望就在前方。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看待失敗,隻有這樣你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失敗是人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人活世間,我們所走的曆程,大部分是由層層疊疊的挫折、失敗所堆積起來的。其實,失敗都是常事,很多人們都是在起落不定、得失無常中,感受著皆大歡喜、痛心疾首。或許我們很迷惘,或許我們很墮落,但在迷惘和墮落後,必須要恢複理智,好好麵對現實、應變生活。

王健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學生,在大學裏他所學的專業是食品工程,而且他對於整合食品營養方麵都頗有見識和看法。

20世紀80年代末,他剛剛畢業就找到—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而且還是對口的食品廠的科研工作。但是他不甘於就這樣為別人做事,他想有自己的工廠,有自己的事業,於是,他放棄了這份高收入的工作,搞起了粉絲加工生意。很快,他的工廠就建起來了,沒想到的是,由於選擇的產品其工藝技術有問題,生產出的粉絲質量不過關,極容易斷,雖然已經找到了解決的方法,卻沒錢把粉絲廠繼續辦下去。就這樣,他把自己所有的積蓄和借來的十幾萬元賠得一幹二淨,他的第一次創業則以失敗而終止。

失去事業的王健還是不服輸,又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這次他重新選擇一種效益不錯的項目——開發新品種肉鬆。剛開始的時候生意還不錯,獲得或多或少的利潤,還還清了以前所欠下的債務。但好景不長,肉鬆市場的假冒偽劣產品也越來越多。當時,在他廠裏所做的肉鬆一斤的成本價格就需13元左右,而市場上的一些假冒偽劣肉鬆才賣9元錢,這樣一來他的產品就沒有了市場,很快第二次生意又以失敗而關門。

“屢戰屢敗,越挫越勇”,這八個字用來形容他是最好不過的。在經受前兩次打擊之後,他仍不服輸,不向失敗低頭,再次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創業。這一次,他開了一家早餐配送中心,正應驗了“失敗是成功的積累”這句話,他終於成功了,而且還在當地小有名氣。

沒有輸過的,不算贏家;常在江邊走的,哪能不沾濕鞋跟。事實告訴我們:失敗是人走向成功不能缺少的經曆,失敗是人必須學習的一件事,不要用“不可能”、“不行”來否定自己,更不要害怕失敗,挫折是暫時的,鼓起勇氣,去戰勝新的困難,去迎接新的明天。隻有仔細回味把握人生挫折,才能真正領會感悟人生的樂趣;隻有敢於挑戰艱難挫折,才能真正地改變自己的命運;有起起落落的成功與失敗,有輸有贏,才是完整的人生。也隻有在戰勝了人生挫折以後,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真正走向成功。

而那種自甘墮落的態度隻是對失敗的一種逃避。在遭到驚濤駭浪的襲擊時,越是拚命掙紮,越容易被巨浪所吞沒。身處挫敗之中就必須以最大的勇氣去作拚搏。人生的困難和挫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難得的考驗。越是抱有宏大的理想的人,越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和失敗。困難和挫折是自己的一麵鏡子,隻有照到你,你才會看清自己、認識自己,並從而得到進一步的成長。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失敗是人生中的引路燈,是指明成功方向的大坐標。

正確地看待失敗,允許自己失敗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風平浪靜的,總會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阻止自己前進的障礙物。至於是搬開石頭繼續向前走,還是絆死在一塊石頭上,完全在於他自己的態度。同樣是一次失敗,有些人開懷大笑,認為那是自己最成功的事情,因為他很清楚,同一種錯誤他不會再犯第二次,所以他們總以“失敗是成功之母”為座右銘;另一部分人,麵對失敗便心灰意冷,不斷的回想著自己的失誤,生活在回憶的陰影之中。所以他們總會就:“我的天空在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