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也才是莊戶人開鐮的最佳時節!
不走進原野,不揮起雪亮的鐮刀,不聽到鐮刀和莊稼握手時親切而熱烈的語言,你也就無法體會到收割的真正樂趣。看到一排排莊稼身後鋪排成一片耀眼的輝煌,一份說不出的喜悅油然而生,偶爾偷閑抹一把汗甩到莊稼地裏,心裏美極了,那份自得、那份美氣,真是無法言表。再直起腰,環顧一下無垠的原野,四周洋溢著一種真正的收獲和豐收的激情,一下子便有了擁有整個秋天的感覺。對於農人,還有什麼比擁有一秋天更讓人高興的呢,那可是從春天就掐著手指頭盼,盼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日子呀!
收割的日子裏,每個農人的臉上雖然都掛滿疲憊,但那疲憊也掩不住內心的喜悅。鍾愛收割的時光,便是鍾愛秋天、鍾愛自己的勞動,更是對自己所創造的美好生活的一種無比的熱愛呀!
懷念收割的日子,我便會一次次感受到生活的美滿和生命的可愛,我的心便會浸泡在秋天那最燦爛的陽光裏……
文/致遠
央視焦點訪談,鏡頭對準了一位普通的北京市民,李淑芬。
當北京申奧成功時,她正在家賦閑,興奮之餘,忽然覺得應該為奧運做點什麼。聽說老外們挺喜歡中國的剪紙,她想,剪點紙送給他們或許不錯,剪紙是她唯一的業餘愛好。主意拿定,說幹就幹。很快,她就精心剪出了20幅作品,並裝訂成冊,第一份奧運禮品就這麼新鮮出爐了。
她打算給每個參賽的國家或地區贈送一份禮品,北京奧運會將有196個體育代表團參賽,這就意味著,至少要剪出196套剪紙作品。20張剪紙為一套,她每個月能剪出5套,一年下來就是60套,要完成全部任務,至少需要三年多時間。這的確是個浩大的工程,好在當時離北京奧運會還有好幾年,時間應該來得及。考慮到自己不懂英語,如果將來當麵給外國人贈送禮品,很不方便,她又決定同時學習英語。
為了完成任務,她製訂了詳細的作息計劃。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6點收聽英語,8點開始正式工作,一把小剪刀、幾遝紅宣紙、尺子和小酒杯,就是全套工具。還不能老剪,萬一把身體弄垮了,那就前功盡棄,每隔半個小時,她就要休息一會兒,然後坐下再剪。11點45分吃午飯,同時收看電視,下午1點午睡,兩個小時後繼續工作。一有空隙,她還要練習英語口語。
她每天按計劃工作,除了逢年過節,或者客人來訪,雷打不動。四年如一日,到2006年時,她就提前完成任務,共剪出了240套禮品,英語水平也大有長進。2006年年底,北京市委書記、奧組委主席劉淇聽到她的消息,深受感動,親自登門拜訪,當即表示,要把她的剪紙作為國家一級禮品!
她身穿大紅色的小馬夾,坐在演播室裏,與主持人談笑風生。如果不是她的滿頭銀絲再三提醒,我根本不敢相信,眼前這個熱情洋溢的奧運誌願者,竟已是96歲高齡!坦白說,看了這期節目,我心裏的感受,除了敬佩,就是不可思議。怎麼看,那都不像百歲老人,倒更像個活力四射的年輕人。或許,年輕應該是一種品質,它與年齡無關,一旦擁有,便可相伴終生。遺憾的是,有的人還很年輕,卻過早地失去了這種品質。
忘掉自己的存在
文/致遠
吳鎮宇當年報考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結果屢戰屢敗,連考三次均名落孫山。他不死心,第四次又卷土重來。考官見他剃著光頭,以為他武藝高強,能演武行,不由得另眼相看。他不敢欺騙考官,隻好如實相告,自己從小信佛,剛在寺廟參加了為期七天的短期出家活動,頭發還沒長出來。考官覺得這個年輕人有意思,問他:“做演員與出家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吳鎮宇答:“有,忘掉自己的存在。”這次,他被錄取了。
考官當時也許不知道,他錄取的是一位未來的影帝。吳鎮宇是演反派成名的,他演的壞人,總是入木三分,從骨子裏透出一股邪氣,讓人不寒而栗,既恨又怕。以至於很長時間,我以為他本人就是個陰險毒辣的家夥,不然的話,怎麼會如此傳神。後來知道,吳鎮宇其實是個好男人,親切和善,幾乎沒有緋聞。我被他高超的演技欺騙了。
演員必須忘掉自己,否則無法進入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是演員,每天都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片酬很低,收視率還不高。我們擔心被別人忽視,害怕被遺忘,於是迫不及待,想方設法想要向全世界證明自己,恨不得一年磨十劍,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因為你欲望太盛,雜念太多,從未真正投入過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