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第一節學會做人
學生青春期正確處世的教育藝術學生青春期教育與培養藝術
1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自卑是對青少年有害的心理因素中比較突出的一種心理特征,是性格上的一個缺陷。它的表現是對個人的能力評價過低,總覺得這也不如人,那也不如人。自卑往往與膽怯、憂傷、失望的情緒相聯係。
但自卑和謙虛不能混為一談。謙虛是一種美德,受人尊敬。實踐證明那些有強烈自卑感的青少年是很難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的,個別的甚至會自暴自棄、悲觀失望、破罐破摔,對生活前途、學業失去信心,走上輕生或者犯罪的道路,所以戰勝自卑心理對青少年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相信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如果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從而過低評價自己,產生自卑心理。對自我形象不認同,覺得自己長的不好,或者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自己沒有贏得別人尊重的本錢,於是產生了極強的失落感,原有的優越感一下子就變成了自卑感。
小琳因為在初中時行為習慣極差,所以原學校拒絕吸收她讀高中,後來轉進了別的學校讀高中。但在入學考試成績居全班之末,因此,她整天有愁容無笑臉,思想負擔很重。經班主任多次找她談話,才得知小琳認為自己成績差,而且“名聲”又不好,總擔心在班上受孤立,還擔心將來別人都考上大學而自己考不上,那麼被淘汰的就是她。為此,她整天抬不起頭,挺不起腰,上課聽講也不專心,發言不積極,整天沉默寡言,跟同學相處也很被動。甚至想輟學,幹脆放棄高中階段的學習,經常跟家長說“不讀了!好煩了!”“讀書沒意思!”家長對此也大傷腦筋。
對於小琳,其實沒有必要這麼想。別人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應該怎麼做。對此,可使用語言暗示法。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青少年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語言給自己打氣,或是在此基礎上,讓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在語言暗示之後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你並不比別人差,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
青少年自卑心的產生很多方麵的原因。比如,與成長經曆特別是童年經曆有關、自己的性格特點,意誌品質等。氣質憂鬱、性格內向者大都對事物的感受性強,對事物帶來的消極後果有放大趨向,而且不容易將其消極體驗及時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對他們心理的影響往往要比對其他氣質、性格類型者的影響大,產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應增大。而意誌品質表現為自覺性、果斷性和自製力的學生在其上進心、自尊心受到壓抑時,不是變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強烈的自尊,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以更大的幹勁衝破壓抑,努力拚出一條成功之路來。但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則正好相反,在經過一番努力後尚無效果,便會泄氣,認為自己不行,於是變得自卑起來。
另外,部分青少年由於出身貧寒,生活困難,與別人相比,覺得自己家庭經濟條件實太差而感到自卑。目前,由於這方麵引起自卑的青少年學生有增加的趨勢。
小秦從小生活在農村,家境一般。由於成績特別突出,被省裏一所重點高中錄取,他想自己的努力總上沒白費,終於有了出頭的日子。他在班上雖然成績很好,但他很羨慕城裏邊的同學,隻要星期天休息,他們就去逛商場或者出去玩,而且回來後經常向他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而小秦由於見聞少,沒有什麼可以拿到同學麵前來說的,他慢慢地變得很自卑,跟剛來學校時那個陽光帥氣的小秦來說簡直是判若兩人。針對自卑心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改進:
1改變自己的形象。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都有說話吞吞吐吐,走路畏縮的不良習慣。因此,可以從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入手,來改變自己的心態;昂首闊步的舉止以及整潔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所以,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著整潔大方的服裝,講話爽快,走路昂首闊步等。
2預演勝利法
每當孩子遇到困難,不敢接受挑戰時,就要求他們先在頭腦中想象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這種白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對於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4發揮長處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就是身有殘疾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並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5儲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的,科學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腦便有一種刻畫的痕跡——動作模式的電路紋。當人重新憶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時,又可重新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6洗刷陰影法
失敗的陰影是產生自卑的溫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與失敗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時洗刷失敗的陰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敗陰影方法很多,較為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家長要幫助孩子將失敗當作學習的機遇,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從失敗中學習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二是徹底遺忘,家長要幫助孩子有意將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徹底地忘記,或是用成功的經曆去抵消失敗的陰影。
7逆向比較法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要認識自己就得拿別人來做比較。我們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較,即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但對於“羨人之長,羞己之短”的孩子來說,采用逆向,選擇別人的短處作為比較的對象,對於消除自卑心理,達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降低追求法
一位哲人說過:“追求越高,才能的發揮就越充分。”對於後進孩子來說,與其空談立誌,還不如讓這些孩子適當降低追求,讓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小目標,做到一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尋。目標變得小而具體,就易於實現,這樣一來孩子會經常擁有成功感,可以更快地進步。
2放棄是做人的智慧
從出生到現在,幾乎所有的青少年都對長輩們的這些話不陌生:刻苦學習,力求上進,長大後才能擁有令人羨慕的事業。在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仿佛隻有擁有知識,擁有財富,擁有愛,擁有……甚至擁有自私,才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可人的一生,麵臨無數選擇,失落,得意,成功,失敗,健康,疾病,我們為了真正擁有,需要放棄的東西太多了。
古人雲,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泰戈爾也曾說:當鳥翼係上了黃金時,就飛不遠了。人這一生,想擁有的太多了,但並不是擁有越多就越好,如果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我們就要學會放棄;對於生命中不好的事物,要懂得放棄。麵對人生路上的各種選擇,意味著你需要放棄其中一樣,選擇適合自己的,果斷放棄其他,是為了更好的成功。
人隻有懂得放棄身上的種種包袱,才會活得更加充實、坦然和輕鬆;隻有根據自身特點,揚長避短,明智的隻選擇對自己有用的。處在人生開端的青少年,隻有懂得選擇與放棄的大道理,掌握做人的大智慧,才能不使自己的人生走彎路,擁有屬於自己的海闊天空。
放棄造就成功
選擇與放棄猶如一對形影不離的朋友,有選擇就必定伴隨放棄,而所有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各個方麵,都離不開選擇與放棄。人們的情感總是希望無窮盡的獲取,認為放棄就是失敗,是逃避,青少年在父母、老師灌輸堅持下去,不要放棄,終會獲得成功的思想下,遇事時總是不甘放棄,總是盲目的堅持,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放棄,因為放棄是為了成就更快的成功。因為沒有放棄,就不可能有其他的選擇,也不會有創新,更不會獲得成功。
比爾·蓋茨,一個製造商業奇跡的數字英雄,更是所有少年人心中的偶像。他在人們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上到大三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退學,也正是這一放棄,成就了他今天的成功。
在哈佛大學中,渴望成為數學教授的他花費一年裏三分之一的時間去刻苦學習數學和物理,但結果並不盡滿意,比爾·蓋茨發現自己並不是最好的。他認為這條充滿枯燥研究路可能並不適合自己,於是他輟學離開哈佛,全力投入自己的另一個愛好計算機中。
試想,如果他沒有選擇退學,而在在哈佛深造,也可能會成為一名成功人士,但他還能成為革新電腦界,改變世界的人物嗎?
正如三毛的放棄成就了她傳奇般的一生;魯迅放棄了學醫,才成了文學界的泰山北鬥,為世界留下膾炙人口的文章;居裏夫婦放棄了對鐳製法專利的申清,將製鐳的技術無償提供給全人類,才擁有了全世界的尊敬。如大地放棄絢麗斑斕的黃昏,才會迎來旭日東升的曙光;春天放棄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進累累碩果的金秋。其實,成與敗,得與失,榮與辱,往往與“放棄”兩字有關。隻是他們知道自己如何放棄,又該放棄什麼,堅持什麼?
人的生命是美好的,但也是短暫的,所以在遇到不能夠實現的人生目標時,果斷的放棄更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倘若知道堅持沒有結果,固執便隻是徒勞,放棄又何妨?放棄是對生命的過濾,對追求方式的放棄,是對自己的重新認識和發現。常言道:“不要一條道走到黑”,“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放棄並不是自認失敗,不是懦弱的表現,它是為了更好的積蓄力量,尋找成功的契機。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麵麵俱到,要得到一切的人,最終可能什麼也不會得到。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的得到,所以青少年朋友要明白,懂得放棄,放棄你不需要的,放棄不屬於你的,要敢於放棄,敢於重新選擇。
勇於放棄者精明,樂於放棄者聰明,善於放棄者高明,在適當的時候要學會放棄,是為了集中精力為下一個成功儲蓄力量。所以該追求的追求,該放棄的放棄,隻有在不斷的放棄與選擇中才能真正的展現自我,才能向成功再靠近一步。
放棄是為了擁有更多
曾有一個小男孩,在山上砍柴時,不小心被毒蛇咬傷了腳趾,毒液在頃刻間擴散,可這裏離醫院又很遠,也沒有人來幫自己,男孩在猶豫片刻後毅然舉起鐮刀砍斷了自己受傷的腳趾,然後忍著傷痛硬撐到醫院,也因此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放棄對自己有害的腳趾,而獲得生命,就如樹木為了長高,必須放棄多餘的枝葉;花朵為了結出果實,必須放棄迷人的美麗;蝌蚪為了變成青蛙,必須放棄天生的尾巴一樣,每個人在必要的情況下要懂得放棄,要舍得放棄,放棄是為了去擁有更多。
每個人都有著有許多責任和欲望,青少年也不例外。麵對大千世界的誘惑,如果不懂得放棄就會在欲望的旋渦中喪生;麵對自己太多的欲求,如果不懂得放棄就會成了欲望的奴力;麵對生活的太多無奈,如果不懂得放棄就隻能愁苦一生。是,在麵對坎坷和困難時,要堅強,但也不能太固執,必須學會適當放棄,因為自己以後的人生路還長著,機會還可爭取,但青春的時間卻是眨眼即過,青少年必須在這青春的大好光裏,尋找適合自己的,應該放棄的,勇於放棄;應該擁有的,努力爭取,才能讓短時間的青春收獲豐碩的果實。
青少年可能認為,放棄是最遭的選擇,但有時放棄比堅持更重要。有這樣一句話:當你緊握雙手,裏麵什麼也沒有,當你張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放棄不僅是為了去贏取更多的機會與時間,在放棄的同時也會得到很多。在學習上,隻有放棄對昨天失敗的懊惱,才能認識到今天的差距,明確明天的目標,最終擁有成功的喜悅和勝利的微笑。
學會放棄吧,放棄哪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和欲望,放棄過去的失敗和糾葛,放棄那些你不需要的,不屬於你的東西。生命的價值在於它的一次性,不管是快樂和憂傷,還是微笑和淚水,過去了就不可能重新回去。在明智的放棄時,也便是選擇了成功和獲得,人隻有能放棄,才能輕鬆的腳踏實地的開始去拓展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