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第一節學會做人(2 / 3)

懂得放棄對於青少年的青少年尤為重要,學會放棄昨天,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學會放棄,讓自己的生命旅程更加從容暢然!

3做個有誌向的人

“你打算將來幹什麼?”這是生活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之一,尤其是朝氣蓬勃的青少年。的確,理想和未來對每一個人來說即是一個讓人傷腦筋又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羅曼·羅蘭曾說過:“沒有誌向的青年,就像斷線的風箏,隻會在空中東搖西晃,最後必然喪失前程。”人隻有有了誌向,生活才會有芳香,人生的價值、意義和境界,才能在對誌向的追求過程中得到好的體現。所以,要敢於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到成才的坐標之上並為之不斷地去努力。隻有這樣,自己的青少年活才會更加豐富而充實;隻有這樣,才能更加完善自己的人生。

凡事遇則立,不預則廢

人們常把“人無誌不立”、“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之類的話語當作自己的座佑銘,這裏所說的“誌”其實就是人們心中那個確定目標,以及要為之奮鬥的決心與堅持。立誌就是讓一個人從大地上站立起來;從懵懵懂懂中清醒過來;從渾渾噩噩中悔悟過來;從艱苦之中卓然挺立起來。立誌是一種自我警醒,是成就自我關鍵也是最基本的一步。或許你目前一無所有,一無所成,這些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有誌向。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心裏定義的人生成功都是不一樣的。但無論這個定義有多廣泛,有一點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在相同的條件下,不管選擇了怎樣的人生道路,事先有沒有目標其結果是大不一樣。有些人的生活完全沒有目標,有些人隻計劃眼前幾天的日子,但現實的生活總會神奇的將它與那些有明確目標並且能持之以恒的人區別開來。所以,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首先須要立誌。

古語有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觀察你的周圍就不難發現,很多同學不單對自己沒有什麼要求,而且還沉淪在迷惑巔倒中。有同學喜歡打網絡遊戲,隻要一碰觸到鼠標,精神狀態就能一下子進入忘我的境界,可以廢寢忘食,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們有著無比的決心,強大的意欲,不“打到痛快”誓不罷休,希望創出紀錄,來肯定自我的價值。相反一位高考狀元曾經這樣說:“人要樹雄心,立大誌,當我上中學時,就立誌將來上重點大學;當我選擇了文科後,就立誌上北京大學;當我名列前茅時,就立誌拿文科狀元;當我拿到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時,就立誌繼續深造,向更高的學位攀登。”他就是在這樣一種不斷確立目標、不斷追求、不斷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所以,立誌的人和沒有誌向的人在各個方向都不大相同,正因為如此,立誌才把人區別開了,也才有了成功與失敗之分。

鳥貴有翼,人貴有誌。人的一生絕不能隨波逐流,這樣的生活方式對自身無任何好處,死後也會默默無聞不能為世人留下些什麼。正因為如此,就要在年輕之時給自己定下誌向,時刻保持激情的去追求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努力去做旁人不敢做也無法做到的事情。隻有擁有這種可貴的自強自立精神才能報效國家,光耀門楣。

有誌向方能成大事

一個人即便是出身貧寒,饔飧不繼,但隻要有遠大的誌向、崇高的抱負,也能奮然前行,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相反,如果沒有遠大的誌向,就不可能成就大業。一般情況下,對自己的要求高,取得的成就越大;對自己的要求低,取得的成就則小,甚至會一事無成。

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法拉第確定電磁感應的基本定律,從而奠定了現代電工學的基礎。此外,有磁致光效應等多項重大發現。然而,這位被大思想家恩格斯稱作是“到現在為止的最大電學家”,卻連小學大門都沒有進去過。當同齡的夥伴都坐在教室時,他卻一邊賣報,一邊認字。後來又自學了電學、力學和化學知識。他立誌要在科學領域作一番成績,於是就給赫赫有名的戴維教授寫信表示:“極願逃出商界入於科學界,因為據我想象,科學能使人高尚而可親。”而當時的法拉第僅僅是一個裝訂圖書的學徒工。

試想一下,如果法拉第沒有遠大的誌向,世界也就少了一位如此矚目的科學了。當然,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性格、不同的氣質、不同的愛好也決定著每一個人不同的誌向,即“人各有誌”。但不論有多麼不同,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文天祥曾說的“丹崖翠碧千萬丈,與公七上上上上”,胸有大誌,或者說胸有“鴻鵠之誌”才能使個人的天賦得到最大化發展。

有誌向雖然是人生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但不要忘記在立誌與成功之間,還需要堅持不懈、努力奮鬥。如果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那麼再宏偉的好誌向也隻能是海市蜃樓。唐代的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曆盡磨難,前五次均告失敗,但他並沒有放棄,屢敗屢起,直到第六次,終於到了日本,把唐朝的文化帶到日本,他本人也成了日本佛學中律宗的創始人。所以,在為自己立下誌向之後,一定要堅定信念,將理想化為現實。

一個人將來能不能有作為,決定於他青年時期有無誌氣。誌氣的來源並不是他少年時是否是有成就大事業的氣質,而在於他有沒有成就大事業的方向和一顆相信自己、永不退縮的心。所以說,盡早的指定一個屬於自己的誌向,是獲得成功的最有效的方法。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拿時間來仔細的考慮一下這個問題,甚至是和老師家長共同探討,都將是大有收獲的。

4.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愛心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如果一個人沒有愛心,那他就是一個冷漠的人,一個與社會脫節的人。愛心就是關心他人,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並蘊含著深廣豐富的內涵。由於青少年處於身心不成熟的發展階段。因此,青少年必須通過一係列的社會實踐和行動相結合才可能使他們真正了解愛心的含義。

青少年為何會缺失愛心

青少年缺失愛心原因如下:

★★★狹隘的生活空間。狹隘的生活氛圍使青少年的交往範圍隻限製在班級同學之間。這種生活空間使他們沒有足夠的交往空間,他們的煩躁情緒不能正常的釋放出來,所以,他們把這種不良的情緒和心理轉向周圍的人或事物上。

★★★不會表達內心的愛。在這個富裕的時代,青少年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這些是促使他們缺乏愛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以為親人的付出是天經地義的,從來都不去想去關愛他們,同時也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別人及關愛他人;有些青少年即使心中有一份純真的愛心,卻不懂得應該如何表達出來,久而久之,也就不懂的去愛了。

★★★不良的家庭氛圍。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有些家庭中因為親人之間的關係不和睦,經常吵架或冷戰,有時還會出現粗暴的打罵行為,這些不良行為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德,長期生長在這種家庭氛圍中的青少年會缺少親情、缺少愛,所以,失去愛心也是在所難免的。

★★★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由於狹隘的生活空間使青少年沒有足夠的活動範圍。星期天因為父母在為自己的事情忙碌沒時間陪他們去玩,他們除了對著電視或網絡來打發自己的時間就別無他事。長久下去使他們缺乏與親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因此,環境的影響埋沒他們的愛心和同情心。

★★★父母過分的溺愛。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因此,過分的溺愛和包容,無私地為他們打理好生活中一切事情,這樣不僅剝奪了讓他們回報愛的機會還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應該接受別人的關愛,所以,他們為所欲為,不知道體貼和關愛他人。

小案例

李小飛和李慧茹曾是某中學的同班同學。他們兩個的成績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性格活潑開朗的李慧茹是班中的班長。在高一、高二時她都是寒窗基金的獲得者,家境貧寒的她如此才得以保證在校學習的機會。然而,高三那年她的父親因病去世了,而她家裏的所有錢幾乎都給父親治病了,其母親的收入也不高,家裏還有個小妹妹在讀小學,因此,她的生活十分困難。雖然李慧茹的高考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但是,家中已經沒多餘的錢供她讀書了。李慧茹家境困難的事情很快就在班裏傳開了,身為學習委員的李小飛第一個站出來,組織班級同學為她湊了1800元的學費。後來,林小飛的爸爸知道了此事,非常支持兒子的行為,他積極聯係一些企業單位為李慧茹捐款,總共籌得1多萬元,為李慧茹支付了兩年的學費,李慧茹在眾多人們的愛心和支持久下,才得以繼續在在學校深造。

愛心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也是一種純潔不需要任何回報的善舉。其實,愛心不隻是捐款、捐物,它主要是擁有一顆助人為樂的博愛之心,它不是用金錢或物質來衡量的。因此,青少年的愛心不能靠強行灌輸培養,更不是用沒有理智的溺愛換來的。這種行為是他們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逐漸形成的,就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從外到內的發展過程,需要父母和教師的直接愛心才能播種出來的。

如何培養你愛心

青少年如果擁有愛心將會受益一生,因為,在這個世界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會得到更多的快樂和自信。所以,青少年要想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那就從以下幾點入手:

★★★強化自身的友好行為。如果青少年在日常中幫助別人或者給貧困生捐款,父母或老師一旦知道,要及時地給予他們鼓勵,久而久之,青少年就會形成尊老愛幼、相互幫助並富有愛心的友好行為。

★★★多接觸大自然。青少年要多與大自然中的花草、植物和動物接觸,這樣可以鍛煉自己愛心遷移的能力。學會愛護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你會覺得世界上的愛心無處不在。

★★★學會關心他人。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要學會幫助和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當你的同學生病了,你可以去看望他並給予他安慰,必要時還可以為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質或精神上的幫助。

★★★多參加一些有益的愛心公眾活動。學校或社會上有很多獻愛心的公益活動,青少年可以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比如捐款活動,為那些貧困的人,獻上一份屬於自己的愛心,這樣,愛就會融入到你的生活當中。

5.注重自己的儀表

如果一個人有一個好的儀表,是否會增加別人對他的喜愛和友好呢?事實證明,如果其他方麵都相同,人們更喜愛漂亮,英俊的人。儀表對初次交往的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叫做第一印象或首要效應。正如人們在買商品之前,首先看到的是包裝。這種由表及裏的認識程序不一定完全是對的,但這確實是我們生活中的事實。為了事業,為了幸福,為了博得別人的第一印象,請注意自己的儀表美。青少年也應該注重自己的儀表。

一起來擁抱青春陽光般的潔淨

儀容儀表是反映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首要因素。

青少年朋友一定要注意儀表美。修飾打扮應以清雅素淡,大方自然,灑脫活潑為主。要顯出青春的朝氣和魅力。同時更要適合自己的身份,提倡簡樸,注意經濟耐用,老舍先生曾經說過:“真正美麗的人不多施指粉,不亂穿衣的”。還要結合自身條件,揚長避短,要整潔寬鬆,有利於健康,要注意場合,不標新立異。

在一些大眾的,高雅的場合儀表顯得更為更要,青少年也應了解一些。

★儀容

在初次見麵時,一個人的儀容會首先引起交往對象的特別關注,並可能成為深深地烙印。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一些刻板印象,盡管它很容易讓人形成偏見,但人們仍然深受其影響,比如相貌好看的人內心善良,相貌醜陋的人內心險惡等等。既然如此,何不稍稍修飾一下呢?

◇頭發張揚個性

在生活中,隻要看一下某個人的頭發就可以對他有一個大致的判斷,一個長發飄飄的女性可能是一個內心細膩的人,一個男性的頭發過肩一定是一個比較另類的人,一個滿頭“雪花”的人可能比較邋遢……不管一個人頭發如何修飾,必須注意一些禮儀規範。

△保持頭發幹淨整齊;

△長短適宜;

△發型考慮個人條件。一個人的發型要與他的發質、臉型、身高、胖瘦、年齡、著裝、職業、身份等因素相結合。

◇臉麵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臉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眼睛,依次是鼻子和嘴。

眼睛無論大小,一定要幹淨、有神,尤其是眼部的分泌物要及時清除。

嘴的修飾要做到牙齒清潔、口腔無異味。

◇手的修飾

手在肢體語言的表達方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初次見麵的人,最先接觸的部位就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