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快樂比金錢更重要。當你被忙碌包圍的時候,當你被金錢左右的時候,當你拿著高薪做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換一種方式,重新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開始過簡單快樂的生活呢?
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幸福
隨著社會體製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自主選擇職業乃至生活方式的“漂一族”,他們之所以做出如此選擇,原因隻有一個:他們喜歡。在計劃經濟時代,一份工作可能從二十幾歲一直幹到退休,不管這份工作你是否喜歡。人們習慣了服從“上麵”的安排,而忘記了自己也有選擇的權利。或許,“漂一族”不曾被他們那習慣了計劃經濟的長輩所認可,但正是這種“不被認可”的生活,在“漂一族”眼中,卻是幸福的。
一個沒有名氣的自由畫家,他原來一直是一所高校的美術老師,但他不喜歡教學。就辭了學院的工作,當起了自由畫家,開始了朝不保夕的日子。別人替他惋惜,他卻滿不在乎。“為賺錢而工作?那是上一代人的選擇;為興趣而工作,才能更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才能做得更精彩,也會過的更開心更快樂,這樣豈不更好?”當他過到山窮水盡時,就臨摹名家的畫兒去大街上賣。他的日子過得很簡單,很苦,但他的精神卻是充實的,心裏是快樂的,因為他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一位姓張的園藝師,他在成為園藝師前是軟件工程師。他聽從父母之命選擇了計算機專業,而且在軟件行業中做得不賴,但自己感到心力交瘁。他喜歡大自然,喜歡園藝。賣了兩套自己設計的專業軟件後,他在市郊買下十多畝地建了一個苗圃,自己從修剪花草開始,過起了自己喜歡的園藝師生活。
在就業模式和擇業觀念不再是單一呆板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至少已經開始學會寬容這樣的生活方式。不知是誰說過,如果一個人一生中,能夠一直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這份工作還能養活他,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3主動出擊,不要等待
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很多的青少年腦子裏有各種理想和夢想,一說起來就是天花亂綴,心潮澎湃,但卻一樣也沒能成為現實。原因何在?其實並不是不願去實現,而是生活中總是有太多的繁事瑣事,這些都使夢想的實現一次次被推遲,人們總是在想:明天再做吧。然而,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這一推往往就與夢想失之交臂了。
其實有時候所謂的“沒時間”隻不過是一種借口,關鍵還是要看你是否願意為之付諸行動,要知道行動遠比靜止有意義,坐著不動永遠都不會有機會。所以,不管周圍的環境是怎樣的,隻要心中還有信念,就要排除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哪怕每天隻是向夢想邁出一小步。當然,夢想不在於這麼一小步,但夢想卻又離不開這麼一小步,它所代表的是你為夢想所付出的行動,有行動就有希望。如果一個人隻會高談闊論而從不付諸行動,那他和紙上談兵的“趙括”又有什麼區別呢?
生命不能等待,不要讓夢想落空
一個老人回顧了自己忙碌的一生:他在學生時代曾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走遍全世界,像徐霞客那樣踏遍山水,做個像馬可·波羅那樣的旅行家和冒險家,去感受一下大海一望無際的壯闊,體會一下沙漠高低起伏的雄渾,探索落日下尼羅河畔金字塔的奧秘,追尋雲霧中喜馬拉雅之巔的神聖。但是那時,他覺得自己還不具備實現這個夢想的條件,比如缺少金錢、沒有時間、體質不夠健壯、知識不夠廣闊等等。於是,這個夢想就一再地擱淺。大學畢業後,他又要急於找工作來養活自己,等工作走上了軌道後,他戀愛了,兩年之後又自然而然地結婚了。結婚就代表著自己要對妻子負責,對孩子負責,承擔家中的大小事務。於是,他拚命地掙錢養家,養老婆孩子。他想,等孩子再大一些吧!等到自己事業更上一層樓時,就可以在金錢的基礎上,抽出時間來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就這樣,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這個學生時代就熱衷於追求心中的夢想的如今成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但他還是被各種各樣的瑣事困擾,於是夢想逐漸變的更加遙不可及。即使這個時候他可以放下一切,但他的身體已經不容許他去走南闖北了。最終,他為自己的夢想打了折扣,決定放下一切,帶著老伴去歐洲旅遊,也算是了了一樁心願。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像這位老者一樣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他們總在想著等到有錢了再做吧,等到時間充裕了再做吧,等到心情好了再說吧,等到……結果他們的一生都浪費在了無謂的等待上,生活再也沒有走出過精彩來。雖然他們的心中一直都有夢想,但卻從未對夢想做過些什麼,空有一腔的熱情又有什麼用呢?估計這個世界上向往馬可·波羅的人大有人在,但真正像他這樣的旅行家、冒險者還真少有,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馬可·波羅那樣拿根棍子拿隻碗,一路要飯也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的決心與勇氣。
青少年們要以此為借鑒,不要總想著當擁有一切時再去做,凡事有得必有失,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也許你擁有了這個,就失去了那個,永遠也無法達到共有。況且,無盡的等待或多或少地都會消磨掉心中對夢想的那份熱忱與激情。因此,青少年們如果心中有夢想,就要馬上付出行動,一刻也不要等待,逐步行進,要知道每走一步就離成功更近一步。
有了夢想就去大膽地去做
劉翔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他在田徑賽場上取得的成績不僅讓中國人賺足了麵子,也給整個亞洲贏回了不少喝彩。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上,他一舉奪得男子110米欄金牌,以1291秒的成績打破了英國人科林·傑克遜1993年在斯圖加特創造的世界記錄,全世界的人都被這個20歲的中國小夥子震驚了,一時間劉翔的身價倍增,成為中外商家的寵兒。劉翔能夠取得如此矚目的成績,並不是偶然,也不是運氣,這與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年少時的劉翔就對奧運健兒們有著一種特殊的好感與熱情,夢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不過劉翔並沒有將自己的夢想藏在心中,而是化成了力量與行動。當然,在各項條件都還不成熟時,他所能做的並不多,他隻是一心想把自己的身體鍛煉好,這是一個運動員的基本,沒有強健的體魄,要想進奧運為國爭光便都將成為無稽之談。劉翔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他堅持做好每一項鍛煉,就像他自己所說的,他的成功隻是他為了夢想按部就班,做好應做的事,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得來的。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劉翔的夢想在行動與艱辛中實現了,這個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創造了讓全中國人,甚至是全世界人民震驚的成績,為國家贏得了一份光輝與榮耀。
劉翔用事實告訴人們,實現夢想的關鍵是能否果斷地采取行動,行動才是最強大的力量。如果說理想是成功的藍圖,那麼行動就是成功的基石。倘若隻是空有一腔報國熱情,卻總是坐等機會,那麼成功永遠也不會來光顧你!
斯賓塞說過一句話:“我們必須記住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不隻是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對於現在的青少年來說,更應該為自己的理想付諸行動,即使最終的結果不那麼成功,不那麼盡如人意,但至少自己努力了,至少做到了問心無愧。生命有限,人生苦短,隻要心中有夢想,就要用心用行動去做,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有很多人帶著夢想活了一輩子,卻從來沒有認真地去嚐試實現夢想,而且對於做不成的事情或者還沒有做的事情,總是來找一個理由或借口來為自己開脫,很少有人把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然後繼續過平庸的日子,讓夢想躺在身體裏的某個角落呼呼大睡。如此態度,機會怎麼可能會不招自來呢?更何況現在社會競爭是那麼的激烈,對於新時代的青少年來說,不僅要有遠大的理想,還要有付諸於行動的勇氣,把握每一次機遇,最終走向成功。
4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現實生活中,人們總習慣去走別人走過的路,少數服從多數的理念認我們偏執地認為大多數人走過的路是不會錯,這也是為什麼成功者比失敗者少之又少的原因。追風、跟隨者、隨大流,傳統的想法隻會凍結人的思維,阻礙前進的腳步。
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想不尋常的問題,走不尋常的路,凡事快人一步,是獲得成功的保證。所以,青少年們要想為成功揚帆起航,就要多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於思考,敢於創新,才能抓住機遇。對於渴望成功的青少年來說:“敢走別人沒走過的路”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成功的人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總是先例的破壞者。而正是敢嚐試別人沒嚐試過的東西,才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人生。
敢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有一個糖果商,雖然擁有自己的糖果廠和經銷部,但由於規模太小,加上各大廠商的競爭激烈,生意很是蕭條,如果不改變現狀,工廠將麵臨倒閉。糖果商每天夜不能寐,但還是想不出有效的辦法。一天,他實在是想不出好辦法,就一個人到街上轉,不遠處看到一群孩子在玩遊戲,就走過去在旁邊觀看,馬上就被吸引住了。
孩子們在做一個“幸運糖”的遊戲,規則是:把一些糖果平均放在幾個口袋裏,由一個人把一顆大家選出來的“幸運糖”隨意的放進其中一個口袋裏,然後所有人再隨意選一個口袋,從中拿出一顆糖果,如果誰有幸拿到“幸運糖”,他就能享受特權,即他就是皇帝,其他人都是臣民,每人要上供一顆糖給他……看完這個遊戲,他的腦子靈光一閃,想出一個好辦法。
在當時,糖果的價錢隻要1分錢,糖果商把自己的糖果改名為“幸運”,並在糖果包裏包上1分錢作為“幸運品”,誰如果有幸買的裝有錢幣的糖果後,就可以免費得到裏麵的錢。而在其他的糖果包裏放上眾多可愛的小動物形象作為獎勵。隨後,糖果商開始不惜一切血本的做廣告,大量投入生產,並在報紙、電台打出口號:“打開,它就是你的!”把“幸運”糖描說成是一種能給人帶來幸運、帶來驚喜的物品。果然,由於方法奇特新穎,又抓住孩子們的心理,他的糖果一時聞名全國,銷量也迅速漲了幾百倍。就在“幸運”糖果走紅時,其他的一些糖果商也都紛紛模仿,雖銷量也有所提高,但都無法與之相比,很快的,“幸運”糖果就為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成為糖果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