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生觀與理想觀·第一節人生觀
學生青春期人生觀的教育藝術學生青春期教育與培養藝術
1.人生觀指的什麼
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於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決定的。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曆史條件和社會關係的產物。
什麼樣的人生觀才是正確的人生觀呢?
要學會謙讓,學會關愛,要學會用一種博愛的心胸去對待宇宙的一切。所以,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思考,努力做自己的本職工作。
我們應該努力,幸福,快樂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平平淡淡,知足而常樂,保持一顆博愛的心,與世界同行!
人活著是為了讓別人活得更好,隻有為了這個目的,去不斷努力中找到樂趣,人生才有意義。
用國學大師季羨林的話說:人活著就必須要傳承文明,承擔責任。
為自己構建一個清晰和自信的道德框架。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一定要有為大眾服務、為社會獻身的精神;要時時處處想到別人,想到國家和社會,從而能設身處地、推己及人、與人為善、服務他人,體現自己人格的魅力;要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和遵守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為根本準則。
青少年要做有道德的人,就要學習和深刻領會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標準與要求,要學習做有道德的人。這將使你在麵臨兩難處境時能果敢抉擇。而不必每次遇到令你迷惑的道德決定就束手無策。它將使你戰勝可能經曆的道德失落,砥礪你高摯心中指路明燈,照亮自己,輝映他人。
2.如何樹立正確人生觀
正確的人生觀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人生業績,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高尚的人。錯誤的人生觀將導致人背離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為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罪人。
當代青少年大多求實務虛,在中國社會轉型時期他們受到的影響最大,受到金錢的迷惑致使他們失去理智看待社會和人生的能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青少年應該多接觸社會,感受人情冷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當代青少年作為思維活躍、行動敏捷、最少傳統觀念的知識階層群體,自然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極敏銳的感受力,並相應地逐步調整、更新自己的觀念係統和行為習慣,他們是一個國家的精英,擔負著未來領導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任,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水平和人生境界,學識、能力、作風和綜合素質直接關係著國家和民族興旺,因此,一定要牢記使命重托,加強修養曆練,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當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必須以觀念的更新推動實踐的創新,腳踏實地,真抓實幹,通過長期實踐先進性要求的努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人的正確的世界觀是從哪裏來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經過理性認識,再上升到實踐,這樣循環、形成人們對世界的總認識和總看法。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人的理性認識的提高重在教育,開展廉政教育,是我們執法人員樹立正確世界觀的前提,是一項經常性的基礎工作。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每個執法人員必須牢固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要認真學習。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矛盾。還要學習經濟、政治、法律、科技、曆史、文學等方麵的知識。學習主要靠自學,當然,必要的灌輸也是不可少的。
要認真進行思想改造。除認真學習外,最重要的是要經常進行自我改造,這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而這個改造最主要的在“內因”。要想認真地自我改造,就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標準,不斷檢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必要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任性和偏私。還要敢於向一切錯誤的思想觀念、腐朽的生活方式宣戰,要勇於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改造的目的。象周恩來同誌那樣“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要善於區分觀念的正確與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比如享樂主義,這種人生觀認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貪圖安逸,追求吃喝玩樂。對諸如此類的觀念,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區分,對錯誤的東西必須要堅決抵製,否則,你原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慢慢會被這些所謂的“新觀念”所替代。
要提高認識水平,重建認知結構。我們當前正處於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健康文化與腐朽文化同時並存。青少年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而且也要掌握必要的哲學、邏輯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麵的知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用辯證唯物主義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建造自己的認知結構,提高自己認識水平,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把握社會思想意識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確辨識社會現象中的是非、善惡、美醜,確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相一致的人生價值目標。
牢固樹立回報社會、服務祖國人民的科學高尚的人生觀。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指導自己的行為,自覺把個人價值追求融入民族振興,國家發展的偉大實踐,把個人理想抱負化為勵誌國強、創建嶄新業績的實際行動。
強化個人能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青少年不但要認真地學習書本知識,還應當積極地培養自己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操作能力,特別是創新和科研能力,對青少年適應未來的社會工作和環境、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加強自身修養,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人生觀,形成允公允能、勤學善思,奮發進取、樂觀堅毅、忠實執著的良好風貌。
珍惜難得的曆史機遇,把自己的人生價值目標建立在正確把握當今中國社會發展所提供的條件的基礎上,努力、充分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樹立科學的目標,製定合理的計劃。有了科學的目標,再製定出合理可行的計劃,青少年就可以按照正確的方向堅定不移地努力,奮鬥的喜悅會促使我們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
3.世界觀指的是什麼
世界觀人們對世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由於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觀。也叫宇宙觀。哲學是其理論表現形式。世界觀的基本問題是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根據對這兩者關係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基本類型,即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種觀點是生活實踐的結果,在一般人那裏往往是自發形成的,需要思想家進行自覺地概括和總結並給予理論上的論證,才能成為哲學。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有怎樣的世界觀就有怎樣的方法論;方法論對世界觀也有一定影響。
在階級社會裏,世界觀有鮮明的階級性。各種不同的世界觀,歸根到底不是唯物主義的,就是唯心主義的,並對社會的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一科學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哲學的樸素形態。
世界觀,也叫宇宙觀,是一個人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觀建立於一個人對自然、人生、社會和精神的科學的、係統的、豐富的認識基礎上,它包括自然觀、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曆史觀。世界觀不僅僅是認識問題,而且還包括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行動。例如,共產主義世界觀就不僅僅包括對共產主義的認識和知識,而且包括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和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奮鬥精神和積極地行動。
作為一個人來說,世界觀又總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機聯係起來的,世界觀總是處於最高層次,對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導向作用;同時世界觀也是個性傾向性的最高層次,它是人的行為的最高調節器,製約著人的整個心理麵貌,直接影響人的個性品質。可以講,世界觀決定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價值觀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需求所表現出來的評價,它包括對人的生存和生活意義即人生觀的看法,它是屬於個性傾向性的範疇。價值觀的含義很廣,包括從人生的基本價值取向到個人對具體事物的態度。人生觀被認為是對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根本觀點。一個人的世界觀是否正確,將直接影響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者是統一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觀,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
世界觀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和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同時任何世界觀的形成和確立都要利用先前遺留下來的現成的思想材料,這樣,新世界觀和舊世界觀之間存在著某種曆史的繼承關係。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態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終是由世界觀決定的。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可以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提供正確的方法,錯誤的世界觀則會給人們的實踐活動帶來方法上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