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錢觀與幸福觀·第二節幸福觀(2)(1 / 3)

第三章金錢觀與幸福觀·第二節幸福觀(2)

4.擁有自己的信仰

美國是個充滿機會的國度。換句話說,隻要能力與精力許可,人人都能達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標。

雷納·川伽住在密蘇裏州獨立市的雷德街。1928年,川伽先生繼承了一筆價值10萬美元的遺產。但到了1938年,他卻宣告破產。請聽他是怎樣說的:

“我的父親是個成功的商人,他為人十分慷慨,對我用錢也從不加以限製。在我高中的時候,隻要我需要錢,他隨時都允許我用銀行賬號開票。到了上大學的時候,我更是精於此道了。我完全不知賺錢的艱難,更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去賺取,我隻知道如何去使用那輕易就到手的紙幣。

“我這樣揮霍浪費的生活一直繼續到父親過世。父親去世的時候,留給我一塊相當大而且十分值錢的土地,位置就在密蘇裏河下遊靠近萊新頓一帶。我開始以農莊主自居,但不多久,大蕭條橫掃全國各地,我第一年的財務便呈嚴重赤字。我抵押了一片土地去償還債務和填補銀行存款。但不景氣繼續維持下去,使我不得不把那片抵押的土地以極低的價格賣出。由於我的花費很大,在不得已便又以同樣的方法陸續把田地抵押出去,並最終賤賣。

“賣土地的錢花完後,我開始了恐慌。我知道我已一無所有,要繼續活下去,必須要出去找一份工作——那是我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我非常害怕,夜晚都不能入睡。我唯一的技能是開支票,但開支票能夠賺錢嗎?我茫然不知所措。

“有一天夜裏,當我從夢中再度醒來時,我終於明白自己必須麵對事實。我對自己說,滑雪橇的童年日子已經過去,現在你已長大成人,當然行事也要像大人。你應該出去工作!

“端正了自己的思想,我又開始考慮自己究竟信仰什麼,究竟能夠做點什麼。以前,我一直人雲亦雲地認為美國是個充滿機會的國度,隻要努力,便能達到追求的目標。

“如今,雖然正值蕭條得刻,工作機會不多,但我並不是一無是處:我身體健康,受過大學教育,有一定的商業知識;更主要的是,我又有從失敗和錯誤中所得到的經驗和體會。現在,我需要的是采取行動,而不是浪費時間去感歎自己的不幸遭遇。

“經過反思,我對自己有了充分的了解,我深知對我來說,找份工作並不容易。但是,我不能讓自己頹喪下去,我必須強迫自己用信心來取代恐懼和疑惑。我相信這個國家是個充滿機會的地方,隻要有決心,人人都可爭得一席之地。憑著這份信念,我踏上了人生的征程。

“這份信念終於得到證實。我在堪薩斯一家財務公司找到了工作,並在那裏愉快地工作了4年。後來,我辭去職務,再度回故鄉。這一次,事情進行得順利多了。慢慢地,我建立起自己的信用,並逐漸擴大事業的範圍。我買進賣出,生意進行得得心應手,不久便獲得不少利潤。感謝多年來失敗給我的教訓,我終於走上了成功之路。

“我用自己賺的錢,再度把我產業買了回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但更重要的是把這些寶貴經驗都傳給了我的兩個兒子。這比我的父親僅僅隻給財富的做法要有意義多了。”

從這裏我們可以明白,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信仰,但是,僅有信仰而不采取行動,一切仍然無用。隻有信心而沒有作為,是無濟於事的。

川伽先生的故事是邁向成熟的最佳例證——他從一個被嬌寵、不知責任為何物的男孩,在一夜之間認清了自己的責任,並立即采取行動挽回自己的過失。在此之前,川伽先生像孩童一樣逃避現實,但是,他對美國的信心,使他能像成人一樣再度麵對現實。

約翰·席勒寫過一本叫《如何度過一年365天》的書,他在書中寫道:“成熟必須靠學習得來。”而且,必須經過痛徹心扉的苦難才能學到。這也正是李莉安·赫德裏所學得的教訓。

赫德裏太太住在加拿大的沙卡契文市,是個快樂、平凡的家庭主婦。她的生活一直平安無事,直到有一天發生一場可怕的車禍,使她毫無防備地掉入一個災難裏。

據初步診斷,醫生認為赫德裏太太的脊椎骨斷裂,但經X光照射,發現她的脊椎骨並沒有碎開,可骨骼表麵仍因擦傷而長出刺狀物。醫生吩咐她臥床靜養3個星期,並且還帶來另一個壞消息——

醫生告訴她,由於她的脊椎骨有嚴重的僵硬現象,也許在五六年之後會全身癱瘓。赫德裏太太描述當時的心情時說道:

“聽到這個消息,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向活潑好動,又從沒遇到過不順利的事。但現在,不幸終於發生了。臥床靜養的時間3個星期延長到4個星期,然後是5個星期、6個星期……我的勇氣和樂觀此時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恐懼……我隻覺得我的一生是不會再有希望了。

“但是有一天,我從夢中醒來,發覺自己的思緒如水晶般清澈透明。我告訴自己,5年的歲月不算短,我可以做許多事情來幫助家人。隻要我繼續用藥物治療,並且有信心,有決心戰勝病魔,說不定還能改善自己的狀況。我不想毫無、鬥便宣告投降,我一定要盡可能勇往直前。由於我樹立了自信心,並且想有所作為,這恐懼和無力感立刻消失不見。我掙紮著起床,想要立刻開始新生活。

“我找了兩上字當成座右銘,時刻不停地提醒自己:向前,向前,向前!

“時間已經過去了5年半,現在我再度身體檢查,醫生認為我脊椎骨的情況生長良好,看起來可以繼續維持另一個5年。醫生要我保持愉快的心境、對生命充滿信心,並且繼續向前行。這正是我的信念。隻要我身上的肌肉還能活動,我一定不會放棄。”

赫德裏太太的故事,證明了信念的力量,她的成熟是信念支撐起來的,並且根據這個信念采取行動。

當然,要想變得成熟,僅有信仰是不夠的。信仰的好處是能增強勇氣,使我們在接受考驗的時候,不至於臨陣退縮。我們隻有以信仰做基礎,然後付諸行動,才能達到我們理想的目的。

有位會計師,他在應聘一家公司的職位時,曾受到品格的考驗。由於這個職務須處理極大的款項,公司便派了一名心理學家來與他麵談,借此詳細觀察他的品格與誠實度。那名心理學家問了他一個問題:“假如你有機會可溜進一家戲院看電影,不用付錢,你會這麼做嗎?”心理學家知道,假如一個人不能在小事上表現誠實,則在有機會獲取大利益的時候,他的舉動就更加令人驚訝。

每個人的思想都會借他的行動表現出來。耶穌曾說過:“憑他們所結果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是的,行動是檢驗思想的試金石。如果沒有行動,其哲學理論叫得震天動地,對我們也沒有絲毫益處。我們所結的果子將是苦的,我們的生命也是假冒偽善的。

隻要有了堅定的信念,就應當付諸行動。

夏威夷有一名叫保羅·瑪哈的建築承造商,麵對任何艱難困苦都不輕言放棄。因此事業做得十分成功。

1931年,瑪哈先生在建築和工業界四處打聽,想要找一份工作。當時因為他年輕沒有經驗,因此處處碰壁,好久都沒有一個企業錄用他。當時各行各業都很不景氣,沒有公司需要增聘工程或製圖人員,就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也是朝夕不保。

“我感到非常失望。”瑪哈先生很坦誠地說,“但後來我決定,假如沒有人願意雇我,我就自己來做。我從親友那裏借了500美元,然後成立了一家小小的建築承造公司。

“就這樣起步,當然有很多困難,想要蓋房子的人,誰會願意找一名沒有經驗又沒有名氣的人來做呢?但無論如何,我鼓起勇氣,下定決心要幹到底。就憑這麼一種信念和堅持,我終於找到了幾份小生意做。”

“我的第一單生意是承造一棟2600美元的房子。由於缺乏經驗,估價不準,結果賠了200美元。但是,有了這次失敗的經驗,接下去的幾樁生意便彌補過來了。由於我堅定信心,不言放棄,終於度過了一生中最大的難關。”

是的,人不會因為沒有信心而跌倒,但是若不能把信念化成行動,並且不顧一切地堅持到底,理想就無法實現。

5.要保持心平氣和

獲得快樂的心理的方法是什麼呢?最直接且最有效的辦法是矯正個人的想法,努力培養心平氣和的心態。

任何人無論在待人處事方麵或個人的生活感受方麵,都與本身的想法息息相關。

讓心靈留下一片空白

要想獲得充滿平和的心,有一項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讓心靈留下一片空白。

通常,每個人都盡量使自己的心靈呈現一片空白,一天至少兩次。而所謂心靈的空白,主要是指將憂慮、憎惡、不安、罪惡的情緒徹底消除掉,做到神清氣平。

事實上,刻意地使心靈空白的確能有效地為人們帶來心安的感受。當人們將壓抑在心頭的煩惱吐露一空,或暫拋腦後時,往往能體驗到解脫的快感。能夠把心中的煩悶向知心朋友傾吐的人,通常即是能夠把握快樂的人。

卡耐基在一次前往檀香山的旅程中,曾在拉賴因號輪船上舉辦過一場個人演講會。演講最後,他這樣建議道:“內心有煩惱的人,不妨走到船尾去,把煩惱的事一一說出來,然後把它們拋擲到茫茫的大海中,不再管它飄向何方,不再想它。”

這個建議乍聽起來或許仿若稚語,但是當晚卻有一個人跑來對他說:“我按照你的話去做了,結果覺得心中非常舒暢,這實在是件令人驚喜的事呀!”這人還繼續說道:“待在船上的這段時間裏,我將天天在日落黃昏的時刻,把一切惱人的煩憂拋諸大海,直到自己覺得完全沒有一絲煩惱為止。同時我將日日注視著這些煩惱消失於時間的大海裏!”

當然,僅僅使心靈空白是不夠的,必須加進一些內容才可以。因為人的心靈不能永遠呈現空白,而毫無內涵;否則,曾經丟棄的消極想法極有可能又重新竄入你的思想之中。

因此,我們必須在心靈呈現空白的同時,立即注入富含健康、快樂的想法。如此一來,那些負麵的想法將無法再對你造成任何影響。久而久之,那些重新注入腦中的新想法將在你的思想中生長,而且能擊退任何負麵的想法。屆時你的心靈將永遠享有平和。

溫和的映像與聲音的療效

美好或溫暖的畫麵,也有助於淨化心靈。在每一天當中,你抽出一點時間,5分鍾或10分鍾,在頭腦中幻想這樣的景象:夕陽西下時分,美麗的晚霞襯映著翠綠的山巒,夕陽映照在湖麵下,銀光閃閃,溫柔的白色浪花衝擊著細軟綿密的沙灘等等。諸如此類的平和畫麵,能產生有如良藥般的神奇功效。

通常,當人們說出溫和話語的時候,行為必然也會自然地反映出溫和的態度,於是平和之心的力量也將從中孕育而生。因此,培養自己說話溫和的習慣,這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良方。你不妨一再重複那些具有激動性、積極有力的溫和話語,自然而然的,你便能體會到其中的奧妙變化。相反,如果你不斷說出一些令人畏懼、恐慌的話語,你的心靈必將會逐漸進入神經過敏的狀態,甚至意誌將不由自主地日益消沉,而這種情形也將對你的身體發生負麵影響。

語言創造思考

使心情平靜,或者產生平和的心態,當然還有其他多種不同的做法。譬如,不同的談話方式及語調也會使心靈產生不同的變化。有時當我們在言談之間傾向神經質般的感動或失常的表現時,往往會導致情緒上的反麵影響。但若能經常保持積極的言談態度,則將會帶來正麵的影響。

當你發現自己在言談間有消極或失常的傾向時,不妨警覺性地立刻加入正麵和溫和的語調及內容。這些內容對於振奮精神,以及克製緊張的情緒具有巨大的作用。譬如,早餐時消沉的談話即常常成為當天不愉快的情緒來源。其實,當你的言談一再傾向消沉或不吉利時,情況便可能趨向惡劣,因為言談會影響考慮的方向,進而引導行為。因此,在一天的開始,最好以平和的言談作為序幕,如此,相信在這一整天你將享有愉快的心情與感受,生活也必然趨向成功與充實。

用沉默和想象進行休息

在每天24小時中,至少抽出15分鍾作為個人沉默的時間。每日都堅持片刻的絕對沉默,對保持心態平和很有作用。在這段時間中,你不妨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在那裏或坐、或臥、或躺,安靜地享受屬於你個人的沉默時間,既不與人交談,也不讀寫任何東西,盡量摒除考慮,把你的心靈置於虛空的狀態中,有時難免會產生思緒擾亂的狀況,但隻要你努力嚐試,終能使自己的心靈如同靜止的水麵一般波紋不起。

緊跟著要做的是“傾聽”。通常,在沉默時聽到的聲音大多是諧和的、美麗的。這種情況正如托馬斯·克萊爾所言:“沉默是形成自然、偉大之事的要素。”

噪聲越來越嚴重地影響我們的心靈平和。根據一項科學的實驗結果顯示,人們若長期處在充滿噪聲的環境中,其工作休息等效率均將明顯降低。如果沒有適度的調養生息,將使反麵的影響加大、加深。

此外,遠處的汽車喇叭聲,即使對於睡眠中的身體狀態也會構成負麵影響。這是因為這些聲響會直接傳達至人體的神經組織,使肌肉細胞產生反應,而這種反應經常降低人們真正的休息程度。相反,沉默卻具有鎮靜情緒、健康身體的療效。事實上,從全部的沉默之中所得到的休息,才可稱得上是完全的、真正的休息。在當今社會,想要爭得片刻的沉默安靜,實非易事,尤其是現在製造噪聲的媒介普遍充斥,使得人們的居住空間與時間似乎永遠壓縮於緊張的狀態中,盡管如此,假使你有時能使自己的心思沉浸於祥和、美好的想像畫麵中,也是很好的。在這種情況下,你心中原有的一些不高興,往往能因此而淡化,甚至可使心靈產生奧妙無比的變化!

讓意念飛向夏威夷

站在位於海灘邊的“皇家夏威夷飯店”的陽台上俯望著被海風吹拂得搖曳生姿的椰子樹叢;空氣中滲含著淡淡的花香;別致的庭院中種滿木槿樹,種類達到2000多種;熟透的木瓜果實也映入眼簾。此外,森林樹火焰般的深紅色襯托著美麗的風光;而刺槐樹在雪白的花間忽隱忽現,形成深具魅力的景色。

圍繞這個島嶼的是一片令人無法置信的漂亮海洋,放眼望去,盡是一片水天相接的天成美景。岸邊,白色的浪花來回地衝擊拍打著。而海灘上,三三兩兩的夏威夷居民或慕名遠來的觀光客悠閑地享受著自然景色。他們或者衝浪、或者嬉玩獨木舟……構成一幅悠遊自得的輕鬆圖畫。

這些無法以筆墨捕捉的動人畫麵會奇跡般地產生一種溫和的感受,會使往日那些在心中不時羈絆的煩惱退離千裏之遙。當你的心中充滿著這美麗的一切,也會因而感到和諧安詳。

創造並珍惜平和經驗的寶庫

在紐約市區有一座餐廳,吸引很多慕名而來。這個餐廳最為別致之處就在於它的四周牆壁分別掛有男主人童年生長的鄉村景觀圖片。圖片中除了一一反應男主人的童年生活外,還有高低起伏的丘陵、暖陽照耀的山穀、漣漪蕩漾的小河……從圖片中令人仿佛感受到小河中的水在靜靜地流淌著,尤其在陽光之下更顯得閃閃發亮。清澈的水流爬緣著岩石,在彎彎曲曲的徑道中曲折而行。河流旁邊則不規則地散落著許多小房子,而房子的中間聳立著外形如塔狀的高尖教堂。

當大夥用過早餐之後,男主人欣然指著壁上的畫,對大家講起他從前的快樂回憶:

“我偶爾坐在餐廳中,看著壁上的畫,不禁置身於往事之中。譬如,想起小時候的我總愛赤著腳在小溪中走來走去,即使時日已遠,但我仍然清楚記得在我腳下的那些泥土是多麼的細軟純潔。夏天時,我們在小河邊釣魚;春天時節,我們則坐著木板從丘陵上一路滑下去。“在童年的記憶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有那個高高尖尖的教堂……”他臉上漾滿微笑繼續說著:“教堂裏時時會舉辦盛大的布道會。盡管當時我什麼也聽不懂,隻會靜靜坐著。

“但是現在想來,這也不失為一項幸福的回憶。現在,父母雖然均已永眠於教堂旁的墓地;但是,在回憶中在墓地旁,均能清晰地喚起過去的甜蜜光景,而父母的叮囑聲音也仿若近在耳邊。有時,當我累了或精神緊張時,我便坐在這兒安靜地觀賞教堂的畫,它讓我重回舊時那段純真無瑕的時光,它真的能帶給我平和的心靈!”

或許並非每個人都能擁有這般美麗的童年回憶,但是任何人卻都可在自己的心中描繪這樣的圖畫,而圖畫中所呈現的必須是你生命中最美的回憶。不妨試著采用這個方法,使你的生活變得更為美麗吧!不論你是怎樣的忙碌、疲累,使用這個簡易而獨特的方法,必能為你的人生帶來光明與希望。

自責之心的後遺症

有關平和心靈的課題還有一項問題需要加以討論,那就是“自責之心”。那些心中缺乏平和之心的人,往往都是自責過重的人。其實,隻要他們心中存有寬恕之心,那麼情況就會有所改觀。

事實上,這種類型的人多半認為自己應當受到懲罰,因此對於任何事均抱持不安感。在這樣反麵的預期心理之下,經常很難尋求平和之心,於是,如何從罪惡感的深淵中解放出來,便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之道。

曾有位醫生發表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根據他的實驗經驗與觀察發現,絕大多數精神病患者的病因都是因為本身罪惡感作祟所引起的。此外,此類病患時常會在無意識之中憑著過量消耗體力的疲勞活動來試圖彌補自己的罪惡感。

如此一來,就造成了一種後果,那就是病患者所遭遇到的挫敗及打擊,其主因反而不在於舊時的罪惡感,而是由於後來非正常性的疲勞因素居多。同時這位醫生強調,假如這種類型的病患能夠極力排除本身的罪惡感心態,將可避免變相的自我疲勞,或將遇挫的程度減至最低。

6.追求淡泊的意境

在無意誌的夜晚,一個被生命所覺醒的意誌,化成個體,它從廣漠無涯的世界中,從無數正在努力、煩惱、迷惑的個體間,找出了他自己:然後又像做了一場噩夢一般,迅即回歸以前的無意識中。但是,在未走到那裏之前,他有無限的願望、無盡的要求,一個願望剛獲得滿足,又產生新的願望。即使賜予他們世界上可能有的滿足,亦不足以平息他的欲望、壓抑他的需求、滿足他內心的深淵。並且,試想縱使能獲得所有種類的滿足,那對人們究竟將會形成何種局麵呢?不外仍是日月辛勞以維持生存。為此,他仍須不斷地辛苦、不斷地憂慮、不斷地和窮困戰鬥,而死亡總隨時在前頭等待他。

我們要能明確了解幸福原是一種迷妄,最後終歸一場空,如此來觀察人生萬事,才能分明。其中道理存在於事務最深的本質中,大部分人的生命所以悲慘而短暫,即是因為不知此理。人生所呈現的就是或大或小從無間斷的欺瞞,一個願望遙遙向我們招手,我們便楔而不舍地追求或等待,但在獲得之後,立刻又被奪去。“距離”這一魔術,正如天國所顯示的一般,實是一種錯覺,我們被它欺騙後便告消失。

因此,所謂幸福,通常不是在未來,便是業已過去,而“現在”,就像是和風吹拂陽光普照的平原上的一片小黑雲,它的前後左右都是光輝燦爛,唯獨這片雲中是一團陰影。所以,“現在”通常是不滿,“未來”是未可預卜,“過去”則已無可挽回。人生之中的每時、每日、每周、每年、都是或大或小形形色色的災難,他的希望常遭悻逆,他的計劃時遇頓挫,這樣的人生,分明已樹起使人憎厭的標記,為何大家竟未把這些事情看透,而認定人生是值得感謝和快樂、人類是幸福的存在呢?實在令人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