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海底佬和小肥羊代表了餐飲行業的兩種模式。
小肥羊的路線是通過資本市場,加快融資速度,降低資金時間成本,快速大規模的占領市場。短短的2年中,小肥羊擴展到了全國,頂峰時期開了七百多家店,當然其中600家都是加盟店。快速的擴張,使小肥羊能夠做到快速占領市場,但同時,對加盟店的管理不善,也造成了小肥羊盈利能力下降、客戶滿意度和品牌美譽度下降的嚴重問題。雖然在後期,小肥羊開始集中清理有問題的加盟店,向直營模式轉變。但由於前期的決策失誤,效果並不理想。
海底撈則是另一種模式
海底撈94年就已經創立,但直到99年才走出簡陽這個小城市。並且,海底撈徹底拋棄了加盟連鎖這種餐飲業非常普遍的擴張形勢。從一開始,就采用所有店麵均為直營的方式進行運營。
海底撈的所有店長,都需要從最底層做起,都是海底撈自己培養出來的忠誠員工。從客觀上來說,保證了海底撈不同店麵服務的一致性。同時,保證海底撈的品牌美譽度和客戶的滿意度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但由於培養人才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市場發展的速度,加上創始人團隊並不積極尋求資本的介入,使海底撈的擴張速度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擴張速度不盡如人意。
張晨的想法是,結合這兩種模式的優點。一方麵通過小肥羊的口味和服務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另一方麵,在自己的直營店鋪達到一定數量的前提下,尋求資本的介入,和全國各地區的資本進行有效聯合,采用加盟的方式迅速擴張市場。
按照張晨的規劃,小肥羊麵世兩年後,就會在全國鋪開自己的渠道網絡。這兩年的時間,就是張晨打磨自己的小肥羊模式和培養人才的時間。
想要給員工洗腦,首先就要給管理層洗腦。現在小肥羊剛剛成立,所謂的管理層就是張國強夫婦和小姑這三個人。
張晨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全麵的管理,隻能寄希望於通過填鴨式的洗腦,改變眾人的思維理念和加強他們的管理水平。隻有這樣,小肥羊才能按照張晨的預期登臨餐飲業的王位。
而這本《小肥羊管理細則》就是張晨要灌輸給眾人的理念之一。
在這份細則中,張晨首次將自己的管理思路梳理了一遍,從企業目標、服務宗旨、用人原則、崗位設定、崗位描述、員工的日常行為規範、獎懲製度、人事管理條例、公司高壓線、員工發展路徑等等做出了詳細的描述。
固然現在其中有很多東西都是紙上談兵,涉及到應用層麵還需要再實際工作中進行修改。但從根本的精神上,這本細則定下了小肥羊未來的核心文化,就是“以人為本、服務至上”。
張晨特意嚴肅的給父母和小姑開了一個會,把《小肥羊管理細則》交給他們。張國強和蘇文錦翻看了一遍這個管理細則,不由得麵麵相覷。完全無法理解自己兒子的腦子是怎麼長的,居然會拿出一個比自己原來單位的員工規定還詳盡和龐雜的管理措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