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依利來,牛根升的驕傲之情溢於言表。
劉艾佩服的看著牛根升:“我家裏每年都買依利的雪糕,苦咖啡是依利的吧?我上個月在鬆江吃了一塊,真好吃。哦,對了,還有那個火炬,也特別好吃。”
牛根升哈哈笑道:“我就是冷飲這塊的負責人。”
劉艾頗為吃驚:“啊,真的?那下次我再買雪糕就買依利的了。”
牛根升笑了笑:“姑娘,你貴姓?做什麼的?”
劉艾懊惱的敲了敲頭,“忘了跟您介紹自己了,我姓劉,劉艾,在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上班。”
“風險投資?”牛根升第一次聽這個詞,挺陌生的。
劉艾解釋道:“白了就是有人要開公司的話,如果缺錢,可以找我們合夥,我們出錢,然後占這家公司一部分的股份。”
牛根升好奇:“不收利息?”
劉艾搖頭道:“當然沒什麼利息,相當於合夥做生意嘛,賠了也不用還。”
牛根升吃驚道:“那你們要是遇到騙子,不是賠慘了?”
劉艾笑道:“我們當然也要審核,其中很複雜,總之吧,能夠獲得我們投資的,基本是已經被篩查過很多遍的,遇到騙子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不大。”
牛根升若有所思:“哦,原來是這樣。那你們怎麼盈利呢?”
劉艾想了想:“一般來,在國際上,風險投資的退出獲利主要來自IP、並購、回購和清算。”
牛根升聽得有點懵,劉艾笑道:“依利在年初的上市就是IP,公司上了市,那麼風險投資機構投進去的錢,比如原本占總股本的0%,上市後可能占10%或者5%,但由於資本總額也就是總股本上市後大了好多倍,我們仍舊能有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獲利。”
“並購呢,也比較好理解,就是公司被其他公司收購,收購價格隻要高於我們投資時的價格,那肯定就是賺錢的嘛。”
“至於回購,就是創始人出於種種原因,想要收回我們手中的股份,那麼就可以談嘍,談一個合適的價格,就好了。”
“清算的話,比較麻煩,現在我國規定必須要資不抵債才能清算,往往企業會錯過最佳的清算時間,所以如果清算的話,基本就是賠了。”
牛根升挺感興趣:“那你們這行,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啊。”
劉艾笑嘻嘻道:“也沒那麼誇張,我們這一樣一樣有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利潤由百分之二十的項目提供,投十個,可能其中八個都賠了,隻有兩個賺錢。在美國,風投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也隻有15%,做的好的可能有0%以上。”
牛根升似懂非懂,“你你最近倒黴,想來燒香,是怎麼回事?”
提起這個,劉艾的情緒就低落下來,把最近遇到的事情跟牛根升了一遍。
牛根升聽了後,沉吟道:“劉,我這麼叫你沒問題吧?我比你年紀大一些,有些經驗可能比你要豐富些,有些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牛根升很有人格魅力,會讓人產生一種不由自主的信賴感,再加上他在劉艾困難的時候對劉艾施以援手,劉艾自然不會拒絕,“看您的,我還求之不得呢。”
牛根升平靜道:“我八十年代初,從一個洗奶瓶的工人,到今成為依利集團負責運營的副總裁,這麼多年,在工作中最大的感悟之一就是,工作中99%的困難都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得到解決。”
“比如你剛剛跟我的江寧的那個項目,也許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如果你的反應再快一些,不是拖了三才給他答複,而是當場就讓他把協議簽掉,是不是這個項目就成了呢?”
“再比如學習機的那個項目,他們老板是車禍身亡了,但這個老板是不是這個組織的核心?他的團隊中是否有人有能力把他的事業繼續下去?這其中未必沒有機會。”
“如果窮盡自己的努力,仍然是不好的結果,那這個不好的結果本身,可能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