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買專利(1 / 2)

對於劉炳成的這點心思,張晨還真不是太在意。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做慈善也好,做這種教育基金也罷,資助人雖然對錢款的使用有一定的話語權,但真正的主導權一定在主管單位手中。

就像國內十幾年後有諸多富豪給美國名校排隊捐款,同樣無法左右錢款的具體流動,最多就是這些學校的賬務相對比較公開透明罷了。

星火學者獎勵計劃張晨本來就隻負責獎金部分,按人頭發放,賬目清晰無比。而計劃的運營費用又都是通過預算方式由財政部直接向教委撥款,和張晨一點關係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隻要評審委員會能夠秉承公正原則對每一個候選者進行審核,張晨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華夏大飯店。

“哦,對了,比亞笛的那筆投資已經搞定了,兩千萬人民幣,0%的股權。我又幫他們做了三千萬人民幣的擔保貸款,如果再等一等,可能會有更好的結果。”沈南朋吃掉最後一片火腿,擦了擦嘴。

張晨喝了口牛奶,“不用了,就這樣吧。對了,他們目前還在做鎳氫電池?他們對我們提出的購買貝爾實驗室鋰聚合物電池專利的事情怎麼看?”

沈南朋沉吟道:“王傳富似乎對鋰聚合物電池的興趣不大,他們現在自己也在開發鋰電池,他更加看好去年問世的鐵鋰技術,認為鐵鋰技術才是未來的方向。”

張晨讓服務生撤掉餐盤,“兩項都是新技術,不過,我聽有些公司更看好鋰聚合物電池,認為理論能量密度更大,雖然在電源管理上要求更高,但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研發解決的問題,能量密度的理論上限才是無法攻克的難關。當然,如果貝爾實驗室要價太高,也就算了。”

沈南朋笑了笑:“貝爾實驗室的要價倒是不高,不到十萬美元。”

張晨有些不解:“貝爾實驗室肯這麼便宜就把專利授權出去?”

沈南朋聳了聳肩:“價格確實不高,但受讓方每賣出一塊電池還要給貝爾千分之三的專利使用費。”

張晨想了想:“就算如此,這也是一筆不錯的生意啊。”

沈南朋搖了搖頭:“貝爾實驗室搞出這個技術的時候,確實挺熱門的,有十幾家公司都購買了貝爾的技術授權。但最近半年幾乎沒有廠家再向貝爾詢價了。”

張晨微微皺眉:“為什麼?有其他人搞出了類似的技術?”

在張晨前世,電池行業的老大AL曾經也是他的客戶,因此,張晨多少了解一些電池行業的內幕,AL就是購買了貝爾實驗室的專利發家的,證明貝爾實驗室的東西確實有相當的潛力,又怎麼會賣不出去呢?

沈南朋神秘的笑了笑:“我之前在花旗法務部的一個同事跳槽去了三洋做專利律師,他跟我上半年陪著三洋電池技術部門的人一起去了一趟貝爾實驗室,談的就是這個專利。當時三洋花了大價錢購買了專利授權,據高達上百萬美元。結果買回去後沒兩個月,就把這個專利扔到垃圾堆了。”

張晨奇道:“為什麼?”

沈南朋賣關子,“因為這個技術隻是看上去不錯,但沒有實用性。三洋拿回去後,按照專利生產出來的電池封裝後充放電不到十次就會鼓包,怎麼調整生產方案都不行。於是又找到貝爾,結果你猜怎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