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立了一家太空技術公司,名叫Spae ,有興趣嗎?”張晨目光炯炯的注視著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是真的太喜歡太空了,從幾歲大的時候,他就對無盡的宇宙產生了強烈的向往。在其他朋友怕黑的時候,他已經能出黑暗隻不過是沒有光線,沒什麼可怕的,黑暗才是宇宙的常態這種不合年齡的話語。
平時他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製作各種航飛機和火箭的模型,家裏擺的到處都是。這樣一個人,聽到張晨要投資太空探索事業,又怎麼可能不感興趣?
埃隆馬斯克完全被張晨所的話震驚了,太空技術公司?你成立的?私人的太空科技公司?難道除了NASA,還有其他機構有實力從事太空科技的研究?能盈利嗎?
從這裏就能看出東西方在不同環境下的思維差異。
如果是東方人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往往是——吹牛逼吧?就算你有錢,政府也不讓你一個私人搞啊。
但在西方,則根本沒人關注政府同不同意私人來搞,隻要你是美國的公司,隻要從事的是不違反法律的業務,沒人管你做什麼生意。
別你搞火箭或航飛機,就算你搞個核工業公司,隻要過程合法,你的公司就是合法的。
當然,會不會有FBI或IA、NSA這種情報機關關注,派臥底搜集你的不法證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法無禁令即為行與法無許可即為不行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思維邏輯,這裏不探討兩種思維邏輯孰優孰劣,但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所以,馬斯克兄弟根本沒想到質疑張晨是否能開設這家公司,真正讓他們難以置信隻有兩個問題。
錢和錢景。
太空探索可是能與戰爭相提並論的燒錢大戶,幾百萬上千萬的費用投進去,可能水聲都聽不到一個,錯了,是爆炸聲都聽不到一個。
戰爭至少還有戰爭紅利可拿,太空探索有什麼?
月球上的氦?別開玩笑了,這東西拿出來純粹是忽悠經費和為科幻家提供素材的,核聚變的技術難關一沒被攻破,這玩意兒就一文不值。
至於核聚變什麼時候能被攻破?嗬嗬,沒聽過永遠還差五十年嗎?
總之,太空探索短期內能夠見到利潤的可能性太低了,基本隻有運送人造衛星上賺點高風險的運輸費這一條路。因此,在任何國家,基本都是國家財政來維持開支,私人資本基本連碰都不碰。
不是不讓碰,是不值得碰。
張晨的傳奇故事早就傳遍了整個美國,矽穀裏麵的創業者更是對張晨的履曆耳熟能詳,埃隆馬斯克也同樣如此,他很清楚張晨自從出現以來,從未做過賠錢的生意。這樣的一個人,突然跟自己要開發太空科技,這實在太難以理解了。
看到馬斯克兄弟的表情,張晨揮了揮手:“埃隆,時代已經變了。的確,現在太空探索的熱潮已經過去了,各國都削減了太空探索方麵的預算。但正因如此,現在才是我們私人資本介入航空領域的大好機會。”
“一來,羅刹金融危機和NASA預算削減後,美俄兩國大量科研人員會被裁掉,大量科研機構丟掉了NASA和RKA的合同,我們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從中挑選合適的人才來做研發。”